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龚永生

作品数:9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肺癌
  • 2篇手术
  • 2篇结节
  • 1篇蛋白
  • 1篇碘伏
  • 1篇定位技术
  • 1篇多学科综合治...
  • 1篇胸部
  • 1篇胸部手术
  • 1篇胸膜
  • 1篇胸膜粘连
  • 1篇胸膜粘连术
  • 1篇胸外
  • 1篇胸外伤
  • 1篇早期非小细胞...
  • 1篇增殖
  • 1篇诊治
  • 1篇生物信息
  • 1篇生物信息学
  • 1篇生物学

机构

  • 9篇南京医科大学
  • 3篇湖北师范大学
  • 2篇武汉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遵义医学院附...

作者

  • 9篇龚永生
  • 5篇丁学兵
  • 4篇成刚
  • 2篇孙慧
  • 2篇汪发九
  • 2篇吴献华
  • 2篇周益
  • 2篇王长兴
  • 1篇张志炜
  • 1篇刘迎梅
  • 1篇李发恩
  • 1篇王洁
  • 1篇刘达兴
  • 1篇刘鑫根
  • 1篇徐刚

传媒

  • 2篇生命科学研究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航空航天医学...
  • 1篇湖北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17
  • 3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α-1-酸性糖蛋白1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功能探究被引量:1
2022年
α-1-酸性糖蛋白(alpha-1-acid glycoprotein 1, AGP1)属于orosomucoid家族成员,主要由肝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分泌,是相对分子质量为23.51 kD的酸性糖蛋白。前期研究发现, AGP1蛋白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血清中含量下降,有望作为NSCLC早诊标志物,但其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具体生物学作用及临床意义尚不清楚。本研究运用GEPIA数据库分析肺癌组织中AGP1 m RNA的表达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AGP1蛋白在肺癌组织和血清中的含量,利用cBioPortal数据库分析AGP1在肺癌组织中的DNA改变频率,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与AGP1蛋白相互作用的蛋白质网络,利用HPA和Kaplan-Meier数据库分析AGP1的表达水平与肺癌患者生存的关系;同时,构建过表达AGP1基因的A549和H157肺癌细胞系,通过CCK-8实验检测过表达AGP1对A549和H157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AGP1的m RNA水平在486例肺鳞癌组织中显著下降,在早期肺癌组织和血清中AGP1的蛋白质表达水平也下降,而且AGP1低表达的肺癌患者生存时间短。在肺癌细胞中过表达AGP1基因后, A549细胞和H157细胞中AGP1蛋白的表达量显著增加,且过表达AGP1后A549和H157细胞的增殖受到显著抑制。在cBioPortal数据库的1 144例肺癌样本中, AGP1基因总的改变率是1.10%,其中在肺腺癌中的突变比例为0.91%,扩增比例为0.30%,缺失比例是0.30%;在肺鳞癌中的突变比例为0.41%,缺失比例是0.21%, DNA水平的改变可能是AGP1表达水平降低的原因之一。AGP1与ALB、FGG、A2M、FGB、FGA、HRG、SERPINA1、ORM2、AHSG和HP有相互作用。本研究阐明了AGP1基因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对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功能及其与生存的相关性,为其可能用于肺癌生存评估或作为治疗靶点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
王卫东艾丽丝詹艳王雪晴孙慧龚永生金艳霞
关键词: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
专科门诊和多学科综合治疗门诊肺结节患者就诊特点的调查研究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调查并分析综合医院专科门诊和多学科综合治疗(MDT)门诊肺结节患者的就诊特点。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4月就诊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肺结节患者114例进行调查,将就诊于本院心胸外科、呼吸内科及肿瘤科门诊的患者记为专科组(n=73),就诊于MDT门诊的患者记为MDT组(n=41)。对每位确诊的患者进行访谈(约30 min),主要记录内容包括首诊科室、性别、首发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首诊时间(指患者自发病到就诊的时间)、家庭人均月收入、婚姻状况、既往史(肺部疾病)、就诊首要目的、对肺结节的理解程度(包含对所患疾病的理解、对相关检查的理解、对诊断的接受情况、对治疗方案的理解)、对此次就诊过程满意度。结果 114例患者均完成调查,全部进入结果分析。专科组患者各专科门诊就诊满意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首发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首诊时间、家庭人均月收入、婚姻状况、既往史、就诊首要目的、对肺结节的理解程度、对此次就诊过程满意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性别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DT组肺结节患者较专科组患者年龄偏大、多伴有肺部疾病,对此次就诊过程满意度较好,建议肺结节患者尽可能在MDT门诊就诊,而专科组患者对肺结节认识有限,需要加大宣传力度。
丁学兵龚永生成刚吴献华严卫亚王长兴周益
关键词:肺结节门诊部
肺小结节定位技术在肺癌手术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1
2022年
胸部CT的普及使越来越多的肺癌病人在早期被发现。肺癌早期在胸部CT上往往以肺小结节的方式呈现,而肺小结节在临床上常采用肺楔形或者肺段切除术。肺小结节直径较小、密度较低,无法确定切除范围是否足够。随着科技的发展,肺小结节定位的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每种方法在肺癌手术中的具体作用尚不明确。我们回顾了CT引导下经皮穿刺定位技术、支气管镜辅助定位技术、CT虚拟三维辅助定位技术以及术中解剖定位技术等临床相关研究,总结各种定位技术在肺癌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黄安康龚永生
关键词:肺小结节定位技术肺癌手术
加温稀释碘伏和高渗葡萄糖联合微创胸膜粘连术治疗顽固性自发性气胸25例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胸部微创术后用温稀释碘伏和高渗葡萄糖联合治疗顽固性自发性气胸的效果。方法:25例自发性气胸经肺大疱切除后,加温热稀碘伏水保留0.5h,吸尽后加入50%高渗葡萄糖60ml均匀喷洒脏壁层胸膜,0.5h时开放引流。结果:本组患者总有效率100%,随访未见气胸复发。结论:胸部微创、加温稀释碘伏水和高渗葡萄糖联合胸膜粘连术治疗顽固性自发性气胸安全、有效、价廉,值得推广。
丁学兵龚永生汪发九成刚李发恩
关键词:高渗葡萄糖胸膜粘连术顽固性自发性气胸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探讨CD59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22年
CD59为含128个氨基酸的糖基磷脂酰肌醇锚定的糖蛋白,是膜结合性补体调节蛋白的重要成员,在血液和多种组织中表达。本研究通过转录组测序数据分析发现,CD59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中表达下调,在此基础上,利用Oncomine、GEPIA、UniProt、COMSIC、SWISS-MODEL、STRING和Kaplan-Meier Plotter等数据库探讨了CD59在肺癌中的表达、蛋白质结构变化及其与患者生存之间的关系,并利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分析了CD59在早期肺癌组织和血清中的水平。Oncomine和GEPIA数据库分析发现,CD59的m RNA在肺癌组织中表达下降;Western-blot实验证实,CD59蛋白在早期肺癌组织和血清中的水平也下降。COSMIC数据库分析发现,肺癌患者中的CD59蛋白有3个氨基酸位点(即8、87和128位)存在突变,其中第8和128位点的突变属于同义突变,而第87位的氨基酸由酪氨酸(Y)突变为苯丙氨酸(F);进一步的SWISS-MODEL同源模建结果显示,第87位酪氨酸仅与第53位异亮氨酸(I)有氢键作用,突变成苯丙氨酸后,其与53位异亮氨酸之间的氢键并未发生变化。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分析发现,CD59蛋白与CD55、C9、C3AR1、C8A、C8B、INS、PLAUR、CD47、ITGAM和CEACAM8有相互作用。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发现,CD59低表达的肺癌患者生存时间更短。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CD59在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为进一步探索CD59参与肺癌发生机制和预后判断提供了参考依据。
王卫东董婧珂龚永生孙慧王洁金艳霞
关键词:肺癌生物信息学数据库
三角平面建立在食管癌根治术防瘘中的应用
2017年
目的:探讨在食管癌根治术中胸腔胃近吻合口处建立三角平面以减少吻合口瘘发生。方法:游离食管和胃,食管残端斜行吻合于胸腔胃后壁,形成His角和人工胃底,食管癌根治术后在胸腔胃近端缝合形成一个三角平面,此时吻合口上方已形成"生理性高压区"和His角。结果:30例术后感觉良好,无吞咽及进食后不适,无吻合口瘘的发生。结论:食管癌根治术后在胸腔胃建立三角平面可有效地减少吻合口瘘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
丁学兵成刚吴献华严卫亚王长兴周益龚永生
关键词:食管肿瘤吻合口瘘外科
CD55蛋白在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23年
检测肺癌血清中CD55(complement decay-accelerating factor,CD55)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采集42例良性患者和48例肺癌患者的血清和临床病例检测指标,检测CD55在肺癌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分析CD55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参数之间的关系,检测CD55诊断良恶肿瘤和生存评估效果。CD55 mRNA表达水平在肺鳞癌组织中下降;CD55在患者血清中表达水平显著下降。TISIDB数据库分析发现,在LUAD中CD55表达水平与CD8+T细胞呈负相关;在LUSC中CD55表达水平与NK细胞、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呈显著正相关。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发现,CD55区分良恶肿瘤的效果比CEA、CA125、SCCA等临床肿瘤标志物,AUC值达到0.744.相关性统计分析表明,CD55表达与患者血清中甲胎蛋白、糖类抗原CA724和高尔基蛋白73呈显著相关,且CD55表达与肺癌患者凝血指标呈显著相关。此外,生存分析发现CD55低表达的肺癌患者生存时间更短,在早期肺癌中更明显。进一步用TISIDB分析发现CD55 mRNA表达LUAD和LUSC患者的生存和分期无显著相关性,与免疫亚型有显著相关性,与LUSC患者的分子亚型也有显著相关性。本研究表明CD55有潜力作为肺部良恶肿瘤诊断和预后生存评估的标志物。
金艳霞张月洋王峥黄安康陈颖潘继承王卫东龚永生
关键词:肺癌
Muscle spare开胸术在胸部手术中特殊情况下的应用
2012年
目的:探讨Muscle spare切口在胸部手术中特殊情况下的应用。方法:对2011-01~2011-12收治必须或最适宜进行muscle spare开胸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总结。结果:6例术中顺利,出院后随访2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Muscle spare切口对术后引流量减少,平均住院日缩短,对肺功能较差的患者和老年患者具有更为重要的临床价值。
丁学兵龚永生刘迎梅汪发九成刚张志炜刘鑫根
关键词:胸部手术MUSCLE
肺贯通伤与肺盲管伤的对比分析
2012年
目的:对比并分析肺贯通伤与肺盲管伤。方法:肺贯通伤组采用肺裂伤修补术式肺叶切除术,肺盲管伤组采用单纯清除术和胸腔闭式引流。结果:两组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确定盲管伤还是贯通伤患者可有利于诊治,从而提高损伤的治愈率。
丁学兵龚永生徐刚刘达兴
关键词:胸外伤诊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