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丽
- 作品数:9 被引量:53H指数:3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短方案超促排卵后卵泡晚期黄体生成激素对体外受精结局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9
- 2008年
- 目的探讨在超促排卵时卵泡晚期血清黄体生成激素(LH)对体外受精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至10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基础促性腺激素正常的不孕症妇女,212个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均采用超促排卵方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短方案降调节方案,卵泡刺激素(FSH)225IU/d起进行超促排卵患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血清LH水平对IVF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HCG日血清LH≥1·58IU/L者妊娠率(58·33%)明显高于LH<1·58IU/L者(34·48%),比较低LH组(A组)和高LH组(B组)的临床情况发现,A组的Gn用量高(2218·5IU对1938·0IU)、Gn使用时间长(12·32d对11·03d),HCG日的雌二醇(12854·96pmol/L对15022·55pmol/L)、孕酮(3·12nmol/L对3·69nmol/L)水平低,经统计学处理,P均<0·01。结论在超促排卵过程中,卵泡晚期的LH水平过低(<1·58IU/L)将会导致临床妊娠率下降,可能与获卵数多,而相应的雌、孕激素水平较低有关。
- 路英丽李蓉乔杰王丽娜丁丽
- 关键词:受精体外黄体生成激素控制性超促排卵
- 浅析优质护理在淋巴瘤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 2021年
- 探究优质护理在淋巴瘤患者护理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对60例淋巴瘤患者进行治疗,60例患者采用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一组为30例患者。常规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将两组进行对比,并对其实际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更为明显,无论是患者的生活质量还是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上来看,都占有极大的优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淋巴瘤患者中的效果更为显著,实施优质护理是值得推广和广泛应用的。
- 丁丽
- 关键词:优质护理淋巴瘤患者满意度
- 特色化产前健康教育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被引量:18
- 2010年
- 目的探讨产前健康教育对初产妇的分娩方式意向和分娩过程的影响。方法选择定期孕期检查直至分娩的初产妇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仅做定期产前检查,观察组除定期检查外还接受系统的孕期教育和产前培训,观察记录其分娩方式意向、分娩方式、分娩时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初产妇的顺产率显著增加(P〈0.01),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产妇分娩时的疼痛程度比对照组明显改善。结论接受特色化产前健康教育的初产妇的剖宫产率明显降低,保证了母婴健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吕春光蔡敏丁丽蔡郁
- 关键词:初产妇自然分娩
- 多元化护理干预对血液肿瘤老年患者化疗期并发症、情绪的影响分析
- 2023年
- 王贺徐婷张莹丁丽侯艳惠
- 达英-35联合诱导排卵及卵泡穿刺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性排卵障碍的效果被引量:12
- 2009年
- 目的:观察达英-35联合诱导排卵及卵泡穿刺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性排卵障碍患者的临床妊娠率。方法:多囊卵巢综合征性排卵障碍的不孕症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达英-35治疗3~6个周期,睾酮基本降至正常后,继续用克罗米芬或尿促性素诱导排卵治疗,近卯泡发育成熟肌注HCG 5 000U,无穿刺组共47例次日同房,穿刺组共45例次日卵泡穿刺后同房。结果:无穿刺组周期排卵率为63.5%,临床妊娠21例,临床妊娠率为44.7%(21/47),三胎妊娠3例,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4例;穿刺组周期排卵率100.0%,临床妊娠31例,临床妊娠率为68.9%(31/45),中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1例,无多胎及重度卵巢过度刺激征出现,停用穿刺治疗后6个月内,继续有4例妊娠。结论:达英-35联合诱导排卵及卵泡穿刺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性排卵障碍,不仅可以提高排卵率和临床妊娠率,而且可以相应降低卵巢过度刺激的风险。
- 徐耀宏王玲邹颖刚丁丽蔡敏李凌云
- 关键词:达英-35诱导排卵卵泡穿刺多囊卵巢综合征
- 老年白血病患者的心理分析及个性化护理效果分析
- 2023年
- 丁丽侯艳惠高佳顺王贺马跃
- 临床护生实习质量的影响因素与对策被引量:2
- 2009年
- 临床护生实习的成效,不仅关系到临床教学医院对护生的培养质量,而且关系到医学院校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分析了影响临床实习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 吕春光蔡敏丁丽蔡郁
- 关键词:影响因素
- 临床路径式护理对老年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希望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 2023年
- 分析老年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开展临床路径式护理对希望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12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62例老年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31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临床路径式护理,观察效果差异。结果 术后1天两组健康希望评分差异小(P>0.05),出院时、术后1个月观察组希望水平分数(29.42±3.64)、(32.58±4.06)和对照组相比更高(P<0.05);观察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总体健康分数(86.74±4.02)、(86.25±4.12)、(85.34±4.08)、(85.68±4.35)、(86.16±3.98)和对照组比较更高(P<0.05)。结论 临床路径式护理在老年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护理服务中发挥出明显优势,显著提升患者的希望水平和生活质量,降低疾病对机体健康的负面伤害,优势显著。
- 于巍韩旭张颖刘静静丁丽
- 关键词:生活质量
- 阴道分泌物中白假丝酵母菌蛋白酶的致病性和耐药性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检测阴道分泌物(白带)中白假丝酵母菌对人体的致病性,探讨其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采用沙堡葡萄糖琼脂平板法对阴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的218株白假丝酵母菌进行蛋白酶活力测定。然后用Rosco纸片扩散法检测218株白假丝酵母菌对伊曲康唑、氟胞嘧啶、二性霉素B、酮康唑、氟康唑、制霉菌素、益康唑、咪康唑等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218株白假丝酵母菌全部检出蛋白酶,其中蛋白酶活力高的为177株,占81.20%;活力中等的为32株,占14.68%;活力低的为9株,占4.13%。患者组蛋白酶阳性菌株的检出率及其蛋白酶的活力均显著高于携带者组(P<0.01)。白假丝酵母菌对制霉菌素、二性霉素B和氟胞嘧啶的敏感率均较高,分别为95.00%、89.00%和84.50%;其次为酮康唑和伊曲康唑,其敏感率分别为30.70%和11.90%;益康唑、咪康唑和氟康唑的敏感率较低,分别为7.30%、5.00%和1.80%。结论:蛋白酶是白假丝酵母菌的重要毒力因子,蛋白酶活力可直接反映人体感染毒力强弱和致病程度的客观指标。白假丝酵母菌对抗真菌药物易产生耐药性。因此开展对白假丝酵母菌的鉴定及药物敏感性检测,为指导临床抗感染治疗和合理选择药物,有效控制和减少真菌感染而奠定理论基础。
- 曹岩沙春蕊卢晟晔丁丽
- 关键词:阴道白假丝酵母菌蛋白酶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