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义涛

作品数:481 被引量:1,393H指数:16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鼓楼临床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81篇期刊文章
  • 68篇会议论文
  • 23篇专利
  • 8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27篇医药卫生
  • 6篇生物学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17篇细胞
  • 117篇肝移植
  • 79篇衰竭
  • 72篇人工肝
  • 66篇肝细胞
  • 62篇肝功
  • 62篇肝功能
  • 58篇功能衰竭
  • 56篇肝功能衰竭
  • 55篇肿瘤
  • 54篇肝癌
  • 51篇切除
  • 48篇生物人工
  • 48篇生物人工肝
  • 48篇术后
  • 47篇肝脏
  • 44篇急性肝
  • 43篇手术
  • 38篇干细胞
  • 35篇胆管

机构

  • 434篇南京大学医学...
  • 48篇南京大学
  • 4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0篇东南大学
  • 4篇南通医学院附...
  • 3篇江苏省肿瘤医...
  • 3篇中国科学院遗...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江苏省人民医...
  • 2篇南京中医药大...
  • 2篇南通大学
  • 2篇宁夏医学院附...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匹兹堡大学
  • 2篇南京市第二医...
  • 2篇南京鼓楼医院
  • 1篇宁夏医学院
  • 1篇南京理工大学
  • 1篇南京军区南京...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480篇丁义涛
  • 111篇施晓雷
  • 101篇仇毓东
  • 75篇吴亚夫
  • 61篇江春平
  • 60篇徐庆祥
  • 42篇周建新
  • 41篇顾劲扬
  • 34篇孙喜太
  • 34篇朱新华
  • 34篇余德才
  • 29篇任昊桢
  • 28篇韩冰
  • 24篇肖江强
  • 24篇谢敏
  • 24篇张炜炜
  • 23篇吴星宇
  • 23篇李强
  • 21篇陈钟
  • 21篇张悦

传媒

  • 44篇肝胆外科杂志
  • 39篇中华肝胆外科...
  • 31篇世界华人消化...
  • 28篇中华实验外科...
  • 23篇江苏医药
  • 2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2篇2012中国...
  • 1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1篇2013中国...
  • 9篇中国医院
  • 7篇中华普通外科...
  • 6篇中华外科杂志
  • 6篇中国普外基础...
  • 6篇江苏卫生事业...
  • 6篇中华肝脏病杂...
  • 6篇国际外科学杂...
  • 5篇腹部外科
  • 5篇中华消化外科...
  • 4篇肠外与肠内营...
  • 4篇南京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7篇2020
  • 5篇2019
  • 4篇2018
  • 17篇2017
  • 12篇2016
  • 12篇2015
  • 23篇2014
  • 41篇2013
  • 36篇2012
  • 26篇2011
  • 39篇2010
  • 28篇2009
  • 33篇2008
  • 22篇2007
  • 20篇2006
  • 29篇2005
  • 30篇2004
  • 19篇2003
4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腹放置TFE胆道内支架治疗不能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被引量:5
2001年
目的 探讨手术中经腹腔放置四氟乙烯 (tetrafluoroethlene,TFE)胆道内支架对不能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行姑息性减黄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 15例经手术探查证实无法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 ,于手术中找到并切开梗阻以下的胆总管 ,向肝内胆管探查 ,开通被肿瘤阻塞的胆管 ,放置 TFE胆道内支架支撑肿瘤狭窄段胆管 ,做姑息减黄治疗。本组共放置Wilson- Cook公司的 ST- 2胆道内支架 2 0根。其中 5例于左、右肝管各放一根 ,引流全肝 ;7例仅放置 1根 ,引流半肝 (右肝管 6例 ,左肝管 1例 )。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黄疸消退顺利 ,生存质量好。术后无黄疸生存时间 3月~ 2年以上。没有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手术中经腹腔放置 TFE胆道内支架是对不能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行姑息减黄治疗的有效方法。本手术操作简单 ,内引流效果确切 ,患者生存质量良好 ,值得推广应用。
周建新尹卫民丁义涛
关键词:肝门部胆管癌姑息治疗内支架
肝移植术后早期激素撤离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免疫抑制治疗方案中激素的撤离。方法58例肝移植患者,术后采用环孢素A和激素预防排斥反应,10例患者加用霉酚酸酯。术后2~3周,患者的肝功能正常,无排斥反应发生时,试行逐步撤离激素。结果术后随访(9.3±5.5)个月,存活54例,死亡4例,死亡原因为非免疫因素。存活的54例中,术后3个月的激素撤离率为72.2%(39/54),6个月时为76.2%(32/42),12个月为77.8%(21/27)。3例在激素撤离过程中出现排斥反应,恢复减量前剂量,排斥逆转后再次撤离激素;10例加用霉酚酸酯者,术后3~4个月均成功撤离激素。结论术后采用以环孢素A为基础的免疫抑制方案的肝移植患者,部分患者能安全撤离激素。
丁义涛江春平仇毓东徐庆祥吴亚夫周建新吴星宇李强谢亭陈莉
关键词:术后早期肝移植患者免疫抑制方案霉酚酸酯肝功能正常非免疫因素
超声在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诊治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探讨超声在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诊治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6例实施肝移植术后临床拟诊胆道并发症的患者 ,以二维超声检查移植肝及肝周情况 ,以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肝动脉、下腔静脉血流 ,并与其他影像学检查相对比。结果 :胆系梗阻 3例 (2例合并肝内多发胆汁肿 )、胆管内胆泥形成 1例、胆漏 2例 (在超声引导下置管引流 )。肝动脉血栓 2例。肝流出道狭窄合并血栓 1例。结论 :超声在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诊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张炜炜孔文韬周建新邵宁一徐寒子丁义涛
关键词:超声诊断肝移植术胆道并发症手术方式
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与调节性T细胞在移植免疫研究中的新进展
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pDC)are type-I IFN-producing cells which aye known for their capacity to promote a...
沈晓菲杜峻峰管文贤丁义涛
肝细胞大规模培养的一种简便方法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 探讨肝细胞大规模培养的简便方法。方法 采用改良Seglen原位两步胶原酶灌注法分离乳猪肝细胞 ,将肝细胞悬液接种到预先用 1%多聚赖氨酸被覆的培养瓶中 ,置于 37℃普通培养箱低速旋转培养 ,定期测定其活率、葡萄糖合成功能、G 6 Pase活性及上清中白蛋白、LDH浓度 ,电镜观察培养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 旋转培养肝细胞保持较高的活率 ,葡萄糖合成功能和G 6 Pase活性明显增高 ;电镜下肝细胞形成紧密连接和胆小管样结构。结论 采用普通培养箱旋转培养能保持良好的肝细胞功能 。
丁义涛陈钟张鹤云
关键词:肝细胞生物人工肝急性肝衰竭
生物人工肝中细胞材料的研究进展
2008年
急性肝功能衰竭是一类死亡率极高的综合症候群。近年来,虽然临床治疗手段不断改进,死亡率仍然高达50%~80%,暴发性肝功能衰竭者甚至可达90%以上。目前,肝移植是治疗肝功能衰竭最为有效的手段,但由于供肝短缺使众多病人失去移植的机会,或由于等待时间过久造成移植前病人全身状况过差给手术本身带来极大风险。生物人工肝(bioartificial liver,BAL)是近20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人工肝支持系统,其基本原理是将体外培养增殖的肝细胞置于生物反应器中,使病人血清通过反应器内的纤维半透膜与培养的肝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顾劲扬施晓雷丁义涛
关键词:生物人工肝急性肝功能衰竭暴发性肝功能衰竭人工肝支持系统生物反应器体外培养
一种离体器官体外灌流保存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离体器官体外灌流保存装置,包括装置箱体,内含器官容器舱、灌注液舱、设备舱和废液舱;器官容器舱内设器官保存槽和器官温控装置,器官保存槽上分设灌注入口和回流出口;灌注液舱内设若干灌注液容器提供不同类型灌注液...
巫国谊丁义涛袁杰
文献传递
无血清培养高密度乳猪肝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变化被引量:9
2002年
本文研究了无血清培养高密度猪肝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变化。将分离的肝细胞以高密度(1×10~7/ml)培养在含激素、多种生长因子和营养成分的无血清培养基中,动态观察培养7天中肝细胞形态、活率、蛋白质合成功能、G-6-Pase活性、安定转化功能及LDH含量;同时以无血清培养低密度(5×10~5/ml)肝细胞作为对照组。研究结果表明:高密度培养的 肝细胞各项功能较低密度培养的肝细胞为低;高密度培养的肝细胞的形态、蛋白质合成功能在培养7天中保持稳定;活率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但均高于90%;安定转化功能在培养第2、3天最强;G-6-Pase活性在培养1天后明显下降,然后维持在较低水平;LDH含量在第1、2、3天较高。
陈钟丁义涛张鹤云
关键词:无血清培养
高通量组织芯片制作及其免疫组化结果可靠性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陈骏吴鸿雁孟凡青孙喜太丁义涛
关键词:组织芯片免疫组化可靠性
大鼠融合型干细胞的分离及功能鉴定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肝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体外融合得到融合细胞的分离方法和功能。方法体外分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肝细胞。通过聚乙二醇(PEG)化学融合方法融合两种细胞,流式细胞仪无菌分选,再进一步体外培养观察融合细胞的形态及增殖。检测融合细胞白蛋白及代谢、合成功能。结果融合细胞获得后可以继续生长传代,形态失去MSC梭形漩涡状生长特点。融合细胞合成白蛋白功能存在,但较肝细胞弱;融合细胞具有一定代谢、合成功能,均较正常肝细胞略低(P〈0.05或P〈0.01)。结论通过红绿体外荧光标记、流式细胞仪分选能得到纯化融合细胞,融合细胞具有一定代谢、合成功能。
徐庆祥朱卫仇毓东江春平丁义涛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肝细胞细胞融合
共4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