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丁
- 作品数:37 被引量:77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卫生厅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38例负压辅助愈合系统治疗心脏开胸手术难愈性切口的效果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负压辅助治疗系统(Vacuum-assisted closure,VAC)治疗心外科难愈性切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外科2015年2月至2018年8月期间行心外科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患者38例,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VAC治疗组(18例)和普通换药组(20例),比较两组患者全身情况、切口感染、创面大小、创面细菌培养、实验室检查结果、疼痛评分、抗生素应用、住院花费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全身情况、白细胞、血红蛋白及白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VAC治疗组换药次数、抗生素使用时间、治疗时间均少于普通换药组(P均<0.01),两组患者治疗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C治疗组疼痛视觉评分低于普通换药组(P<0.05)。并且VAC治疗组患者治疗2~4次,可使创面新生大量新鲜肉芽组织。结论VAC治疗比传统换药更能有效促进心外科难愈性切口的愈合。
- 闫芳刘艳兵刘杰于丁陈子英王华君李培豪吴青浓
- 关键词:心脏外科疗效分析
- USP1调节心肌细胞肥大的效果研究
- 2020年
- 目的研究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USP1)在心肌肥厚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的小鼠心肌肥厚模型并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USP1在正常小鼠心脏组织及心肌肥厚小鼠心脏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离大鼠原代心肌细胞,并用腺病毒的方法干扰USP1的表达,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USP1的干扰效率;应用Image J软件统计干扰USP1后心肌细胞的面积,并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下调USP1的表达对心肌肥厚相关基因Anp及Bnp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ISO诱导的小鼠心脏组织中心肌肥厚标志性基因Anp、Bnp及Myh7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提示心肌肥厚小鼠模型建立成功;USP1在小鼠心肌肥厚的心脏组织中其蛋白水平及mRNA水平均显著上调(P<0.01);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在大鼠原代心肌细胞中USP1得到有效敲低;干扰USP1的表达后,原代心肌细胞面积减小,并且抑制心肌肥厚标志物Anp及Bnp基因的表达。结论干扰USP1可以抑制心肌肥厚的发生。
- 高伟年张文立郭娜陈子英赵曙光于丁闫芳廖红娟崔红占孙涌泉
- 关键词:心肌肥厚异丙肾上腺素
- 黄连素预处理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抗氧化保护作用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研究黄连素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采用在体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35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黄连素小、中、大三个剂量组。监测各组如下指标:用试剂盒检测各组血清MDA、CPK的含量和SOD的活性;试剂盒检测各组心肌组织NO含量和NOS活性。结果黄连素可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清MDA和CPK含量,提高SOD的活性;黄连素可提高心肌组织NO含量和NOS活性。结论黄连素预处理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 于永燕于丁
- 关键词:黄连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 红外摄像导航技术在心脏术中探测及保护方面的应用初探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我们自主研发的Hoptic医用红外长波摄像导航系统,初次应用于心脏外科术中心肌保护,通过不断完善相关摄像参数,探讨该技术在预判心肌保护方面不良事件和指导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3年9月-2013年12月,随机选取行胸骨正中开胸心脏冷灌注停跳手术的患者30例,术中全程行红外摄像实时监控,通过采集并分析热图,导航术中操作。结果获取了能够呈现最佳红外热图的相关机械参数,通过热图分析发现了术中心肌保护相关不良事件,实现了红外摄像的实时术中导航。结论 Hoptic长波红外摄像技术在心脏外科术中心肌保护方面具有指导意义,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赵曙光于丁唐闽陈子英
- 关键词:红外心肌保护
-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围手术期血浆脑钠素水平变化与心功能的关系
- 2006年
-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围手术期心功能和血浆脑钠素水平的关系。方法30例瓣膜置换患者术前、术中应用SwanGanze导管和REF1TM右心功能监测仪测量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和肺血管阻力(PVR),术中、术后测定血浆脑钠素浓度。结果体外循环后6h脑钠素升高,12h达高峰,术后20d恢复至术前水平。脑钠素与RVEF呈负相关,并且术前脑钠素与术后12h脑钠素浓度呈正相关。结论瓣膜置换术后患者RVEF下降,提示右心室收缩功能下降;术后脑钠素明显迅速升高,可以反映右心室功能状况。
- 马千里赵琦王宪德唐闽于丁
- 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病血浆脑钠素围手术期右心室功能不全
- Ebstein畸形的个体化手术治疗被引量:2
- 2016年
- 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Ebstein畸形较少见,由于患者瓣膜畸形程度差异性很大,不同的手术方式,其术后疗效也明显不同,手术应该个体化设计和实施。1999年2月至2015年4月,我们对32例Ebstein畸形的患者,应用个体化三尖瓣环缩技术,进行了三尖瓣成形治疗。
- 梁宜武陈子英张文立刘林力刘苏石凤梧王宪德李倩唐闽于丁刘钰廖红娟高伟年马杰安景辉
- 关键词:EBSTEIN畸形个体化手术治疗
- 婴幼儿室间隔缺损并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
- 2006年
- 马千里唐闽于丁王宪德
- 关键词:婴儿室间隔缺损心脏外科手术
- 异丙酚联合贝那普利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复制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异丙酚联合贝那普利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方法复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随机分成5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异丙酚预处理组、贝那普利预处理组及异丙酚和贝那普利联合预处理组。记录缺血再灌注前后不同时间点心率、血压及心律失常发生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以及Bcl-2和Bax表达。结果异丙酚和贝那普利单独以及联合用药对心率、血压和血压-心率指数无明显影响。异丙酚和贝那普利联合用药后作用增强,可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减少心肌梗死面积,降低心肌细胞凋亡率,增高Bcl-2表达,降低Bax表达。结论异丙酚和贝那普利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协同的保护作用。
- 李建辉侯晓敏王慧慈于丁李军霞
- 关键词:异丙酚贝那普利缺血再灌注凋亡
- 82例主动脉窦瘤破裂的外科治疗研究
- 2012年
- 目的:总结主动脉窦瘤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手术治疗方法。方法:82例主动脉窦瘤破裂患者均于体外循环下行主动脉窦瘤修补术。其中右冠窦破入右室48例,右冠窦破入右房16例,无冠窦破入右房18例。本组包括室间隔缺损39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23例。除修补窦瘤外,同时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39例,主动脉瓣置换术5例,主动脉瓣成形术16例,右心室流出道疏通术5例,二尖瓣置换术1例,三尖瓣成形术8例,肺动脉瓣穿孔修补1例,主动脉瓣下狭窄切除1例。结果:本组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术后1例因残余分流行二次手术矫治,术后主动脉瓣中度反流再次成型术1例,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4例,微量残余分流2例。随访患者无死亡,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心功能改善明显。结论:主动脉窦瘤破裂明确诊断即为手术指征。应尽早手术,采取适当、有效的手术方法,疗效满意。
- 李倩刘林力陈立华于丁马千里刘苏
- 关键词:主动脉窦瘤破裂心脏外科手术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 切割与射频对风湿性二尖瓣病变合并房颤的疗效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比较采用切割的简化左侧mazeⅢ型(SLMⅢ)与射频消融Cox mazeⅣ(CMⅣ)型手术在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病变合并房颤的疗效,以及血清心肌损伤及炎性因子IL-6、cTnI的变化,评估不同能量形式房颤手术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7月风湿性二尖瓣合并房颤患者44例,根据二尖瓣术中实施的房颤手术类型分为SLMⅢ型组和CMⅣ型组,对比2组一般临床资料、术中主动脉阻断及体外循环(CPB)时间,术后24 h引流量,呼吸机辅助等指标,监测不同时期2组心律变化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变化。结果SLMⅢ型组主动脉阻断及CPB时间较CMⅣ型组明显延长,而术后24 h引流量,呼吸机辅助时间等围朮期指标无明显差异(CP>0.05),术后2组窦性恢复率相当,而SLMⅢ型组血清IL-6、cTnI明显高于CMⅣ型组(P=0.019、0.028)。结论以切割为主的SLMⅢ型手术与射频消融Cox mazeⅣ型手术对房颤治疗的疗效相当,然而SLMⅢ型手术对心肌损伤较重,炎性因子IL-6水平较高。
- 马杰赵曙光张文立高伟年于丁陈子英
- 关键词:心房颤动风湿性心脏病迷宫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