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春战

作品数:21 被引量:63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金属学及工艺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0篇机械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12篇速度传感器
  • 12篇六维加速度传...
  • 12篇加速度
  • 12篇加速度传感器
  • 12篇感器
  • 12篇传感
  • 12篇传感器
  • 5篇动态特性
  • 5篇并联机构
  • 3篇贴片
  • 3篇惯性质量
  • 3篇并联式
  • 2篇圆台
  • 2篇灵敏度
  • 2篇敏度
  • 2篇机器人
  • 2篇各向同性
  • 2篇硅油
  • 2篇苯基硅油
  • 2篇

机构

  • 13篇山东理工大学
  • 8篇北京邮电大学
  • 6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燕山大学

作者

  • 21篇于春战
  • 11篇张新义
  • 8篇刘剑平
  • 4篇孙治博
  • 4篇刘晋浩
  • 4篇贾庆轩
  • 1篇阚江明
  • 1篇于翠芳
  • 1篇宋吉江
  • 1篇韩进宏
  • 1篇宋美春

传媒

  • 4篇仪器仪表学报
  • 3篇润滑与密封
  • 2篇电子测量与仪...
  • 2篇北京邮电大学...
  • 1篇煤炭技术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中国机械工程
  • 1篇机床电器
  • 1篇山东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2
  • 7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5
  • 1篇2000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维CAD建模技术在工程图学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2年
三维CAD建模技术是数字化设计时代的关键技术,将其引入到工程图学的应用中,彻底改变设计思维,其重要性已经得到国内外专家的认可,但是在如何引入的问题上却存在着分歧。在没有成功的引入经验之前,作者在实践中将三维CAD软件和三维建模技术引入到传统的工程图学应用中,通过现时操作让大家了解和熟悉三维CAD软件,并初步认识三维建模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于翠芳于春战
关键词:三维建模工程图学CAD制图
空间用氯苯基硅油的弹流牵曳特性被引量:1
2011年
基于Carreau剪切稀化非牛顿流变模型,针对一种空间用国产氯苯基硅油(CSO)弹流牵曳特性进行了完全数值解,CSO相关流变参数值为拟合实验数据所得.采用球-盘式弹流牵曳试验装置,测定了CSO在不同工况下弹流牵曳系数.将理论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表明,随着滑滚比的增大,CSO弹流牵曳系数经历了由急剧增加到缓慢增加,直至逐渐减小的过程.与其他2种润滑油相比,CSO弹流牵曳系数对载荷敏感度低,且在大滑滚比工况下弹流牵曳系数随滚动速度增大而减小.因此,在高速重载工况下,用CSO润滑的空间摩擦学部件寿命更长,动力消耗更低.但是,CSO在宽温度范围内,粘度变化幅度为5个数量级,因此,不适合在低温工况环境下使用.
刘剑平张新义贾庆轩于春战
基于NDE-FLNN与零极点配置法的六维加速度传感器动态性能补偿
2024年
六维加速度传感器可广泛应用于类人机器人领域的动态全息检测,从而保障机器人运动柔顺性与稳定性。现有六维加速度传感器存在响应速度慢、响应范围窄等动态特性差的问题,限制了传感器对测量载体实时动态位姿信息的敏锐、宽范围响应。针对这一问题,开展六维加速度传感器时频域动态性能补偿研究。利用差分方程建立传感器的动态模型,提出一种基于NDE-FLNN的高精度动态模型参数辨识算法,并进一步推导动态补偿模型补偿传感器的响应速度,提升传感器的时域动态性能。之后,基于零极点配置法设计传感器各通道动态补偿器,消除原极点并引入新极点,拓展传感器响应范围,改善传感器频域动态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DE-FLNN算法,改进后的NDE-FLNN算法能够更高精度地辨识传感器动态模型参数,传感器补偿后各分量的调节时间减少至原先一半左右,均在150 ms以内,工作带宽由22 Hz拓展至84 Hz,传感器时频域动态性能得到显著提升。
郝喆于春战张佳林孙治博
关键词:六维加速度传感器差分方程
一体化六维加速度传感器的误差分析
2012年
应用并联机构作为弹性元件研究了一种一体化六维加速度传感器,将影响传感器测量精度的各种误差分为基本特性误差和影响误差,并把这两种误差分别与传感器的加速度雅可比矩阵和弹性连接杆的输出应变矩阵相关联,建立了分析误差的解析方程,据此优化弹性元件的尺寸参数值.标定实验结果表明,该种误差分析方法能够获得很高的传感器测量精度.
于春战张新义刘剑平
流变模型对剪切稀化流体弹流油膜厚度影响的研究被引量:9
2011年
基于Carreau流变模型和Ree-Eyring流变模型,对剪切稀化流体线接触弹流润滑进行了完全数值分析,得到了同一种润滑油在不同流变模型下的弹流油膜厚度。将理论分析得到的油膜厚度、经典弹流膜厚公式计算的油膜厚度以及实测的油膜厚度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基于Carreau流变模型的理论分析结果更能反映剪切稀化流体的实际弹流油膜厚度;在相同工况下,基于Ree-Eyring流变模型的理论分析结果低估了剪切稀化流体的油膜厚度,经典弹流膜厚公式过高地估计了剪切稀化流体的油膜厚度。研究结果表明:幂函数形式的流变模型更能反映剪切稀化流体的流变特性。
刘剑平张新义贾庆轩于春战
变幅轮腿机器人智能越障步态规划与平稳性分析被引量:9
2015年
为了实现机器人林区伐根的智能越障,保证机器人搭载扫描设备时的越障平稳性,该文设计了一种主动摆臂六轮腿式机器人结构,它具备2个独立的摆臂轮腿运动单元以及4个复合的摆臂轮腿运动单元。该文运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机身智能越障过程中的摆臂轮腿动力学模型,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推杆的速度函数,通过ADAMS动态仿真以及样机试验,得到该变幅轮腿机器人在智能越障10 cm高度的过程中,机身的最大侧倾角与纵倾角较被动碰撞越障的右倾4.5°和前倾2.5°减小到左倾0.75°和前倾0.4°,验证了智能越障理论建模的正确性以及该系统的可靠性。该研究为该机器人在人工林区扫描作业的平稳越障提供了理论基础。
孙治博刘晋浩于春战阚江明
关键词:机器人计算机仿真动力学
基于Stewart平台的六维加速度传感器研究
类人机器人灵巧手在抓取物体的过程中,手抓的惯性力会影响抓取的鲁棒性,惯性导航系统中需要测量空间加速度经过积分计算获得载体的位置和姿态,武器制导、汽车碰撞、医学和体育等领域也都对六维加速度传感器有着迫切的需求。但是沿x、y...
于春战
关键词:六维加速度传感器柔性铰链并联机构应力集中系数STEWART平台
文献传递
空间液体润滑剂弹流牵曳特性的研究
2011年
基于Johnson-Tevarrwerk模型对空间液体润滑剂的弹流牵曳特性进行理论研究,并采用高速球-盘式弹流牵曳力试验装置进行相同工况下的试验研究,证明Johnson-Tevarrwerk模型的理论分析很好地反映了空间液体润滑剂的弹流牵曳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入口区的热效应不能忽略,等温牛顿模型不能用于空间液体润滑剂的弹流牵曳特性理论分析;在高滑滚比工况下,空间液体润滑剂弹流牵曳系数的非线性行为非常明显,高黏度空间液体润滑剂的流变行为必须由非牛顿流变模型描述。
刘剑平张新义于春战
剪切稀化对空间液体润滑剂弹流油膜厚度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基于Carreau剪切稀化流变模型,对空间用液体润滑剂的弹流润滑油膜厚度进行理论分析,将计算结果与牛顿模型、Ree-Eyring流变模型和实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相同工况下不同种类的空间液体润滑剂剪切稀化流变特性不同,给出判断润滑剂发生剪切稀化条件;Carreau剪切稀化流变模型比Ree-Eyring剪切稀化流变模型更能反映实际工况;基于Carreau剪切稀化流变模型,得到空间用剪切稀化润滑剂的弹流油膜厚度修正系数公式。
刘剑平张新义于春战
数控机床柔性制造系统刀具监测法被引量:2
2000年
宋美春宋吉江于春战
关键词:柔性制造系统数控机床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