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江辉
- 作品数:39 被引量:154H指数:6
-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高温胁迫对爪哇稻剑叶光合特性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被引量:27
- 2013年
- 以耐热能力不同的两个爪哇稻Oryza stavia L. ssp.javanica品种IRAT109(耐热)和19 D(热敏感)为试验材料,对两种水稻在人工气候室进行日平均气温为33.5℃的高温处理,研究了高温胁迫对耐热能力不同的两个爪哇稻光合特性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旨在揭示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耐热能力不同的爪哇稻品种对高温热害的生理代谢变化规律及响应机制。试验结果显示,高温胁迫引起爪哇稻气孔导度下降,胞间CO2浓度升高,叶绿素含量降低,最终导致净光合速率下降,并随着胁迫时间延长而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但耐热品种IRAT109与热敏感品种19 D相比仍能维持较高的光合作用。两种水稻中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在高温胁迫12 d后与自然温度下的植株相比差异显著。同时,高温胁迫造成两爪哇稻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且随着高温胁迫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热稳定蛋白随高温胁迫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脯氨酸含量随高温胁迫时间延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耐热品种IRAT09在高温胁迫过程中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下降幅度小于热敏感品种19 D,热稳定蛋白和脯氨酸含量的上升水平高于热敏感品种19 D。高温胁迫6 d后两爪哇稻中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热稳定蛋白含量与自然温度下植株相比差异显著,在高温胁迫第3、6和9天两爪哇稻中脯氨酸含量与自然温度下的植株相比差异显著。研究结果表明,耐热爪哇稻品种在高温胁迫下维持较高的光合特性和较高的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是其耐热的生理基础。
- 赵森于江辉肖国樱
- 关键词:爪哇稻剑叶光合特性渗透调节物质
- 高产一晚杂交稻组合的农艺性状分析
- 2020年
- 以14份高产一晚杂交稻组合和C两优343(对照)为材料,在常德市农林科学院水稻试验站进行大区品比试验,研究了各组合与对照之间农艺性状的差异,分析了各农艺性状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4份高产一晚杂交稻组合的株高均极显著高于对照(P<0.01);单株有效穗数均极显著低于对照;单株平均穗长均长于对照,其中13个组合与对照的差异达显著(P<0.05)或极显著水平;有13个组合的千粒重高于对照,其中8个组合与对照的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有8个组合的结实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78.6%组合的单株总粒数低于对照;所有组合的单株产量均高于对照,其中1个组合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余差异不显著;各水稻组合间株高、单株平均穗长、千粒重、结实率的变异较小,而单株有效穗数、单株总粒数的变异较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单位面积产量与穗长、结实率、单株总粒数呈无显著性正相关,与株高、日产量分别呈显著、极显著正相关,而与有效穗、千粒重、全生育期呈无显著性负相关;株高与单株有效穗数为呈著负相关,与穗长呈极显著正相关,单株有效穗数与穗长呈极显著负相关,千粒重与单株总粒数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全生育期呈显著正相关,而日产量与全生育期呈显著负相关。通径分析表明,各性状对产量的直接作用大小为日产量>全生育期>穗长>千粒重>单株有效穗数>单株总粒数>结实率>株高。
- 彭建钟许成周小平唐小美刘俊于江辉
- 关键词:一季晚稻杂交稻农艺性状
- 一种与水稻芽期耐淹水成苗基因单倍型相关的DNA分子标记
- 本发明涉及功能分子标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与水稻芽期耐淹水成苗基因单倍型相关的DNA分子标记。水稻芽期耐淹水成苗基因OsTPP7单倍型由SNP282722617、SNP282723164、SNP282723639、SN...
- 于江辉段美娟刘次桃索绍然叶能辉吴厚雄郑铖刘玲孟栓刘伯涵
- 论湖南水稻育种的主攻方向和技术策略被引量:10
- 2015年
- 当前中国水稻产业处在转型期,转型的方向是经营规模化、农民专业化、服务社会化、全程机械化、栽培轻简化。为了适应这种转变,湖南水稻育种应重点开展如下5个方面的工作:(1)主攻早、中熟期的双季稻育种,以适应双季稻面积和直播栽培面积扩大对短熟期品种的需求;(2)培育低镉、高直链淀粉含量的双季稻品种,以提高稻米健康品质;(3)培育苗期耐5℃低温的早稻和开花期耐17℃低温的晚稻,以防止倒春寒、寒露风对直播双季稻的危害;(4)利用粳稻和爪哇稻资源以及非典型亚种间杂种优势,以提高双季稻产量潜力;(5)重点储备抗螟虫、抗除草剂的转基因水稻技术,以迎接转基因水稻时代的到来。
- 肖国樱陈芬孟秋成周浩李锦江于江辉邓力华翁绿水
- 关键词:双季稻耐冷亚种间杂种优势转基因水稻
- 草铵膦在转基因抗除草剂杂交稻栽培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 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和水稻耕作方式的革新,如何高效防除杂草成为当前水稻栽培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转基因抗除草剂杂交稻的培育成功为此提供了重要途径。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水稻组经过十多年的研究,成功培育了具有灭...
- 周浩于江辉孟秋成李锦江陈芬蒋显彬肖国樱
- 关键词:水稻转基因抗除草剂草铵膦
- 文献传递
- 高温胁迫对爪哇稻剑叶抗氧化酶及膜透性的影响被引量:3
- 2012年
- 为了探讨耐高温能力不同的爪哇稻品种在高温胁迫条件下生理指标响应的差异,设置自然温度和高温胁迫2个处理,研究不同温度对爪哇稻剑叶抗氧化酶类活性和膜通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爪哇稻剑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耐热性不同的2个品种中具有不同的变化趋势,在耐热品种IRAT109中,SOD和POD活性在高温胁迫过程中一直升高,但在热敏感品种19 D中则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高温处理过程中都表现为下降的趋势,热敏感品种19 D的下降幅度要大于耐热品种IRAT109。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在高温胁迫下呈现出上升的变化趋势,且热敏感品种19 D的上升幅度大于耐热品种IRAT109。丙二醛(MDA)和叶片相对电导率在高温处理过程中一直处于增加状态,耐热品种IRAT109的增加幅度小于热敏感品种19 D。推测耐热品种IRAT109的耐高温原因可能是由于产生较少的活性氧,且具有较高的抗氧化酶活性来高效地清除活性氧。
- 赵森于江辉肖国樱
- 关键词:高温胁迫爪哇稻抗氧化酶膜透性
- 利用分子标记筛选香稻多抗育种新材料被引量:5
- 2018年
- 为明确本课题组收集的香稻资源的香味基因突变类型,及其杂种F3代的多基因聚合情况,本研究开展了香味表型鉴定和9个基因的基因型鉴定,鉴定基因包括香味基因Badh2、抗稻瘟病基因Pita和Pib、抗白叶枯病基因Xa21和Xa23、抗褐飞虱基因Bph14和Bph15、耐涝基因Sub1、抽穗期耐冷基因Ctb1。结果表明:本课题组收集的香稻材料中12份属于Badh2第7外显子8个碱基缺失和3个碱基突变的类型。传统感官评判方法和分子标记方法鉴定香稻亲本的结果能互相印证。40个杂种F3代单株中,16F1051-1株系的1-4、1-5、1-8和1-10这4个单株成功聚合了Badh2、Xa21、Pita、Pib、Bph14、Bph15和Sub1共7个基因;共计筛选到聚合至少5个基因的单株17个,为后续优质香稻育种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和多抗育种新材料。
- 李力李锦江李锦江邓力华于江辉贺利雄
- 关键词:香稻分子标记抗性
- 抽穗开花期耐高温的爪哇稻资源筛选被引量:17
- 2013年
- 通过人工气候室鉴定和分期播种试验,对来自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95份爪哇稻进行抽穗开花期耐高温特性评价。以综合结实率为指标,通过聚类分析将95份爪哇稻分为耐热能力不同的3类。综合考虑大田分期播种的结实率和人工气候室鉴定结果,筛选出耐高温品种IRAT109(IRRI编号38563)、260(IRRI编号14888)和L 4-34(IRRI编号13403),可用于水稻耐高温新品种的选育及耐热性遗传机制研究。
- 赵森于江辉周浩孟秋成肖国樱
- 关键词:爪哇稻抽穗开花期耐高温
- 一种与水稻耐冷基因单倍型相关的DNA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 本发明涉及功能分子标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与水稻耐冷基因单倍型相关的DNA分子标记及其应用。水稻耐冷基因COLD1单倍型由SNP145938700和SNP145938916组成。上述2个SNP检出对应碱基为AG时,为C...
- 于江辉段美娟刘次桃索绍然叶能辉吴厚雄郑铖刘玲孟栓刘伯涵
- 水稻OsNRAMP5基因低镉积累突变位点功能标记的开发与验证被引量:4
- 2022年
- 为了对水稻低镉积累基因进行精准检测和世代跟踪,提高低镉积累水稻品种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MAS)选育效率,基于籼稻品种9311及其低镉积累突变体lcd1材料7号染色体上OsNRAMP5基因第7外显子单核苷酸的突变,参照四引物扩增受阻突变PCR(Tetra-primer 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PCR,Tetra-primer ARMS-PCR)原理设计了共显性功能标记nra5fun,且采用PCR方法分别对18份籼稻、18份粳稻及金23B/lcd1杂交F_(1)代材料进行分子标记特异性验证。电泳结果表明,含OsNRAMP5基因SNP突变材料lcd1可扩增出大小为723 bp、210 bp的条带,含野生型OsNRAMP5基因的材料9311可扩增出大小为723 bp、557 bp的条带,金23B/lcd1 F_(1)代杂合型材料可扩增出大小为723 bp、557 bp、210 bp的条带,共显性标记nra5fun得到的电泳条带与引物设计时预测的目标片段完全吻合;Sanger测序结果表明,电泳扩增条带片段的序列与目的基因的DNA序列和SNP突变位点的序列一致;18份籼稻和18份粳稻种质资源均能扩出大小为723 bp、557 bp 2个目的条带,说明这些材料均不含有OsNRAMP5基因的单个SNP突变,表明该标记特异性较高。因此,开发的功能标记nra5fun能够准确、高效地识别水稻低镉积累基因的纯合突变型、纯合野生型和杂合型,可在水稻低镉积累分子育种中推广应用。
- 于江辉李焱瑶秦冠男翁绿水蒋显斌邓力华
- 关键词:水稻分子标记分子育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