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付朝华

作品数:9 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江门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门市科技局立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疗效
  • 4篇疗效分析
  • 4篇临床疗效
  • 3篇腰椎
  • 3篇腰椎间盘
  • 3篇腰椎间盘突出
  • 3篇腰椎间盘突出...
  • 3篇置换术
  • 3篇突出症
  • 3篇切口
  • 3篇全髋
  • 3篇全髋关节
  • 3篇全髋关节置换
  • 3篇全髋关节置换...
  • 3篇椎间盘
  • 3篇椎间盘突出
  • 3篇椎间盘突出症
  • 3篇髋关节
  • 3篇髋关节置换
  • 3篇髋关节置换术

机构

  • 9篇中山大学

作者

  • 9篇付朝华
  • 7篇陈忠羡
  • 7篇梁胜根
  • 6篇谢清华
  • 6篇范全
  • 5篇赵振东
  • 5篇雷洪俊
  • 5篇原向伟
  • 4篇薛忠林
  • 4篇秦英
  • 1篇谭凤珍
  • 1篇刘一涛
  • 1篇郑少梅
  • 1篇殷文珍
  • 1篇付兆宗
  • 1篇李超群
  • 1篇梁俊

传媒

  • 3篇岭南现代临床...
  • 2篇颈腰痛杂志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 3篇2008
  • 1篇200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小切口与传统切口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早期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本文通过采用后外侧小切口和传统切口施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比研究,探讨后外侧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特点、注意事项及短期临床效果,力求对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更加全面、深入的认识,为以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
付朝华
关键词:后外侧小切口传统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疗效
文献传递
前路跳跃式减压在4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评价前路跳跃式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4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4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跳跃式减压,保留颈5椎体,切除颈4、6椎体的分节段减压。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6个月植骨融合率、JOA评分改善率,节段性前突角度。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18个月。手术时间130~260min,平均180min;术中失血约300~800ml,平均650ml;术后颈椎X—RAY提示均恢复颈椎生理曲度,及椎间高度;6个月植骨融合率93.75%。无植骨块脱m或钛笼下沉、钢板螺钉断裂松脱、脑脊液瘘及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3、6个月及术后1年JOA评分为(13.6±1.3)、(13.9±1.1)、(14.O±0.8)分(P〈0.05),术后3、6个月平均改善率为56.4%、60.2%、61.5%。节段性前突角度术前(9.38+3.0),术后(16.22+1.9)。(P〈0.05)。结论颈椎前路跳跃式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四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是较好的手术方式,具有更多优点。
陈忠羡付朝华梁胜根范全薛忠林谢清华原向伟雷洪俊秦英
关键词:手术植骨
椎管内肿瘤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因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分析椎管内肿瘤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因,降低临床误诊率。方法回顾18例被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椎管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史,发病特点,病程,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分析发生误诊的原因,以及纠正误诊的方法。归纳出两类疾病的各自特征及鉴别要点和方法。结果临床上椎骨内肿瘤容易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原因在于忽视详细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过多地依赖影像学检查、以诊断收集资料而不是以分析收集资料推导诊断,违背了正常的诊断程序。结论椎管内肿瘤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史、疼痛特点以及临床表现有明显不同,只要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和仔细的体格检查并结合必要的影像学资料,两者是可以鉴别的。
陈忠羡付朝华梁胜根赵振东原向伟谢清华雷洪俊梁俊秦英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胸腰部误诊肿瘤体格检查
经X-tube与椎间盘镜下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探讨X—tube与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白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收治86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经X—tube行髓核摘除手术46例,经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切除40人。按Nakai评分标准评价临床效果,同时记录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失血量、并发症、住院天数及术后恢复情况。记录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术前、术后末次随访时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2~30个月,平均18个月。X-tube组与MED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X—tube组切口长,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少。经X-tube组与MED组的住院天数、恢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及ODI评分的术前、术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出现1例患者伤口皮肤周围坏死,给予对症换药及缝合治疗后愈合;术中静脉丛给予双极电凝止血,未见神经根损伤、硬膜撕裂等并发症。结论两种微创技术均可达到满意的临床效果,经X—tube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操作相对简便,学习曲线短,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付朝华陈忠羡梁胜根范全薛忠林付兆宗谢清华赵振东原向伟秦英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腰椎间盘切除术
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在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经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近3年收治的37例多节段颈椎病患者采用分节段减压术的连续性资料,其中21例3节段患者采用单间隙减压+单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16例4节段段患者采用保留C5椎体的切除C4、C6椎体的分节段减压。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6个月植骨融合率、JOA评分改善率,节段性前突角度。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12个月。手术时间110~230min,平均155min。术中失血约150~650mL,平均325.5mL。术后颈椎X线照片提示均恢复颈椎生理曲度,及椎间高度;6个月植骨融合率91.8%。无植骨块脱出、钢板螺钉折断、脑脊液瘘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3、6个月JOA评分为(13.6±1.9)、(14.0±1.6)分,术后3、6个月平均改善率为53.4%、58.9%。节段性前突角度术前(9.68±3.2)°,术后(16.52±2.2)°。结论颈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是较好的手术方式,值得提倡。
陈忠羡付朝华梁胜根范全薛忠林谢清华赵振东原向伟雷洪俊秦英
关键词:多节段颈椎病分节段减压植骨
小切口与传统切口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比较外侧小切口和传统Gibson切口在THR中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6月~2005年9月,采用小切口(n=47)和传统Gibson切口(n=50)行THR97例。记录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术后的出血总量,髋臼外展角度,髋臼前倾角,术后第1、3、6个月及最后次Harris评分。结果小切口组的手术时间为84.0±17.4min,传统切口组为90.0±19.8min(P<0.05);小切口组出血量为365.5±73.5ml,传统切口组485.8±114.6ml(P<0.05);小切口组术后X线片髋臼前倾角为23.5±3.3°,传统切口组为22.8±3.2°小切口组外展角为;46.5±6.2°,传统切口组为46.8±6.6°P<0.05)。所有病人均获随访,平均随访19个月(12~30)。术后第1、3个月(随访时,小切口组的Harris评分为69.7±7.6、84.8±7.4分,传统切口组为57.4±7.3、70.6±7.3分(P<0.05);术后第6个月、末次随访时,小切口组的平均Harris评分分别为86.8±5.2、93.7±4.0分,传统切口组为84.0±4.8、92.2±4.0分(P>0.05)。结论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采用小切口手术较传统切口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功能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梁胜根付朝华陈忠羡张敏范全雷洪俊赵振东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小切口微创术
微创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不同时间开始康复训练的效果研究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 比较两组不同时间开始功能锻炼对微创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的影响,选择最佳的术后康复训练时间。方法 选择MIS-THA术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分别于术后第1天(MIS-THA1组)、第7天(MIS-THA2组)开始按统一制定的康复训练计划实施功能锻炼,并于术后第1、2、3、6个月末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法进行比较。结果 所有病人均获随访,平均随访19个月(12-30个月)。THA1组的术后第1、2个月Harris评分分别为65.7±2.6、75.6±2.4分,THA2组分别为59.2±1.6、67.2±2.7分(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术后第3、6个月随访时,THA,组的Harris评分为83.5±5.7、86.2±4.9分,THA2组为80.2±6.3、85.7±5.2分(P〉0.05),差异无显著意义。两组均无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 术后第1天开始功能锻炼对患者早期关节功能是有益的,同时有利于并发症的预防。
谭凤珍郑少梅付朝华李超群殷文珍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微创术康复护理
β地中海贫血伴椎管内髓外造血一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2010年
患者女,24岁,半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双侧下肢乏力,感觉麻木,并进行性加重。患者既往有β地中海贫血史,父母及家人均体健。体格检查:全身皮肤黏膜苍白,呈重度贫血貌,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胸廓无畸形、压痛,心前区可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腹软,肝脾触及肿大,双下肢无水肿。
陈忠羡付朝华梁胜根范全谢清华雷洪俊
关键词:Β地中海贫血文献复习髓外造血椎管内收缩期杂音下肢乏力
METRx内窥镜辅助X-Tube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评价内窥镜下经x-tube腰椎板切除减压,髓核摘除术的初步临床效果。方法自2010年1月共收治13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其中L4/5节段7例,L5/S1节段6例,均行内窥镜下经x-tube腰椎板切除减压,髓核摘除术,按改良Macnab评分标准评价临床效果,同时记录手术时间,失血量及并发症。结果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6个月。术后功能评定按改良Macnab评分分级:优10例,良3例,优良率100%。未发现手术并发症。手术时间45~105 min,平均60 min,失血量10~95 mL,平均30 mL。结论METRx内窥镜辅助X-Tube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微创直视化、管道化特点,效果满意;应严格把握手术适应症,术中仔细操作,避免手术并发症发生。
陈忠羡付朝华梁胜根范全薛忠林谢清华赵振东原向伟秦英刘一涛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内窥镜X-TUBE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