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何建立

何建立

作品数:2 被引量:10H指数:1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1篇多层膜
  • 1篇乙烯
  • 1篇四氟乙烯
  • 1篇微组装
  • 1篇离子束
  • 1篇离子束溅射
  • 1篇离子束溅射沉...
  • 1篇力学性能
  • 1篇聚四氟乙烯
  • 1篇溅射
  • 1篇溅射沉积
  • 1篇氟乙烯
  • 1篇复合材料
  • 1篇复合材
  • 1篇力学性

机构

  • 2篇清华大学

作者

  • 2篇李文治
  • 2篇李恒德
  • 2篇何建立
  • 1篇王立铎
  • 1篇王英华
  • 1篇刘长洪
  • 1篇贺小明

传媒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真空科学与技...

年份

  • 2篇199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微组装纳米多层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被引量:10
1998年
为研究探索新材料,采用离子束溅射沉积的方法制备了子层厚度为纳米量级的陶瓷/金属以及陶瓷/高分子多层膜。对这些纳米多层膜的结构和硬度、韧性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纳米多层膜的硬度行为强烈地依赖于材料系统,在某些系统中出现了超硬度效应,而在某些系统则没有这一现象。纳米多层膜的韧性比单相的陶瓷材料有明显提高。硬度、韧性等力学行为与多层结构的组分比例、调制波长等参数有关。研究表明纳米多层结构是获取具有优良力学性能新材料的有效途径。
何建立刘长洪李文治李恒德
关键词:多层膜微组装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离子束溅射作用下聚四氟乙烯薄膜的制备方法
1998年
在多功能离子束辅助沉积装置上采用交替溅射和冷却聚四氟乙烯靶材的方法制备了薄膜。由XPS的结果可知,所得薄膜主要由CF2结构组成;FT-IR的结果表明,所得薄膜由C-F的最强吸收峰和聚四氟乙烯的特征吸收峰构成。所得薄膜的这些结构特征与聚四氟乙烯的结构是一致的。试验结果表明,用这种离子束溅射沉积方法可以获得聚四氟乙烯薄膜。
王立铎何建立贺小明王英华李文治李恒德
关键词:聚四氟乙烯离子束溅射沉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