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永山

作品数:8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吉林省地方病第一防治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疫菌
  • 8篇鼠疫
  • 8篇鼠疫菌
  • 7篇质粒
  • 2篇地理分布
  • 2篇鼠疫杆菌
  • 2篇鼠疫菌质粒
  • 2篇抗原
  • 2篇杆菌
  • 2篇F1抗原
  • 1篇毒素
  • 1篇芽胞
  • 1篇芽胞杆菌
  • 1篇遗传学
  • 1篇诱变
  • 1篇制备法
  • 1篇质粒图谱
  • 1篇苏云金芽胞杆...
  • 1篇农杆菌
  • 1篇吖啶

机构

  • 8篇吉林省地方病...

作者

  • 8篇赵铭山
  • 8篇何永山
  • 6篇张春华
  • 4篇张贵斌
  • 1篇宋志忠
  • 1篇赵志海

传媒

  • 4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中国地方病学...
  • 1篇地方病通报
  • 1篇中华地方病学...

年份

  • 1篇2003
  • 3篇1992
  • 1篇1991
  • 2篇1990
  • 1篇198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鼠疫菌携带的质粒种类、地理分布及其功能的研究被引量:13
1992年
本实验证实鼠疫菌含有6、13、36、45、52、65,92Mdal 7种质粒。其中6、13、45、65Mdal 4种质粒分布于大多数鼠疫自然疫源地中。而52和92Mdal两种质粒各自分布于特定的生态系统中,具有分类属性。通过质粒消除试验证明6和45Mdal质粒分别决定鼠疫杆菌素的产生和钙依赖。而鼠疫菌大质粒的功能表现较复杂。长爪沙鼠疫源地的鼠疫菌株147008携带的66Mdal质粒能调节F1抗原和鼠毒素的产生;喜马拉雅旱獭疫源地的鼠疫菌株02051携带的52Mdal和32001携带的92Mdal质粒、家鼠疫源地鼠疫菌株610携带的63Mdal质粒,则与F1抗原、鼠毒素产生无关。
赵铭山何永山张春华张贵斌
关键词:鼠疫菌质粒地理分布
鼠疫菌质粒缺陷株的建立及66Mdal 质粒的功能被引量:2
1992年
本文报道了应用吖啶黄诱变鼠疫菌获得了53株缺失66Mdal 质粒的鼠疫菌突变株。经反相间接血凝试验证实66Mdal 质粒决定 F1和 F2抗原(鼠毒素)的产生。
张春华赵铭山何永山张贵斌候霞
关键词:鼠疫菌质粒F1抗原
鼠疫菌质粒研究进展被引量:3
1991年
自1981年发现鼠疫菌质粒以来,鼠疫菌质粒研究进展很快。相继发现新质粒。明确了鼠疫菌某些毒力决定因子是由质粒介导的。对某些质粒作了遗传学分析,一些基因被定位。
赵铭山何永山赵志海
关键词:鼠疫菌质粒遗传学
鼠疫菌及苏云金芽胞杆菌等标准质粒DNA的制备法
1986年
应用改进的 Casse 法可以制备鼠疫菌和苏云金芽胞杆菌、大肠杆菌 V_(517)、根癌农杆菌携带的各质粒。该方法简单,可重复性好。所制备的质粒 DNA 中,开环区带和染色体线性片断都较少。
公允赵铭山何永山
关键词:苏云金芽胞杆菌根癌农杆菌基因载体鼠疫菌DNA制备法
鼠疫菌66Mdal质粒与鼠毒素及F_1抗原的关系被引量:2
1990年
本文报道了在对147008号鼠疫菌及各突变株鼠毒素(F_2)和F_1抗原的检测中发现,66Mda1质粒决定鼠毒素和F_1抗原的产生。
赵铭山张春华何永山李宏伟
关键词:鼠疫杆菌F1抗原
鼠疫菌6Mdal质粒二聚体的发现及初步鉴定被引量:1
1990年
云南省一株鼠疫菌,所含的6Mdal质粒可形成二聚体,其功能不变。
张春华赵铭山何永山
关键词:鼠疫菌质粒二聚体
鼠疫菌携带的质粒种类、地理分布及其功能的研究
赵铭山何永山张春华张贵斌
内容简介:该成果发现了四种鼠疫新质粒。建立了中国各鼠疫菌质粒谱。成为分子流行病学的基础,也是鼠疫菌和疫源地分类及演化等的遗传学指标之一;研究了鼠疫菌质粒的功能,以及与毒力的关系,为菌苗的研制提供了依据;建立了用于不同目的...
关键词:
关键词:鼠疫杆菌质粒图谱
吖啶黄诱变鼠疫菌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1992年
本文报道了应用吖啶黄诱变鼠疫菌的实验研究。通过二个浓度吖啶黄比较,证明300μg/m1比50μg/ml的吖啶黄效果更佳。前者质粒消除率为12.5%,而后者则是0.86%。并证实6Mdal质粒决定PstI的产生,45Mdal质粒决定Ca^(2+)依赖,65Mdal质粒决定Fra的产生。
张春华赵铭山何永山张贵斌宋志忠
关键词:鼠疫菌质粒吖啶黄诱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