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龙

作品数:6 被引量:50H指数:6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化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6篇吸热型碳氢燃...
  • 4篇裂解
  • 4篇结焦
  • 3篇裂化
  • 2篇烃类燃料
  • 2篇结焦抑制
  • 2篇结焦抑制剂
  • 2篇催化裂解
  • 1篇渗碳
  • 1篇碳氢燃料
  • 1篇氢碳比
  • 1篇热沉
  • 1篇热降解
  • 1篇热裂解
  • 1篇飞行
  • 1篇飞行器
  • 1篇SAPO-3...
  • 1篇EHF
  • 1篇HZSM-5
  • 1篇催化

机构

  • 6篇浙江大学

作者

  • 6篇林瑞森
  • 6篇何龙
  • 3篇潘富敏
  • 3篇郭永胜
  • 1篇朱万良
  • 1篇宗汉兴
  • 1篇王彬成
  • 1篇高涵
  • 1篇方文军
  • 1篇蒋武

传媒

  • 4篇推进技术
  • 2篇燃料化学学报

年份

  • 2篇2003
  • 1篇2002
  • 3篇200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吸热型碳氢燃料的结焦研究(Ⅰ)测焦装置及结焦抑制剂被引量:7
2001年
建立了一套脉冲微型反应色谱系统 ,用以研究吸热型碳氢燃料结焦性能和结焦抑制剂效果。以正庚烷为裂解原料 ,在所研究的四种结焦抑制剂中 ,首次发现噻吩效果最好 ,加入质量分数为 1× 10 - 3 的噻吩可以抑制92 %的结焦。该系统具有设备简单、停留时间短、操作方便、参数容易变更的特点 ,所测定的数据合理 ,重复性好 ,适于快速评价结焦抑制剂。
朱万良潘富敏高涵何龙林瑞森宗汉兴
关键词:裂化结焦抑制剂吸热型碳氢燃料
吸热型碳氢燃料热裂解焦的性质研究被引量:7
2003年
采用挂片测焦的方法,测定了吸热型碳氢燃料S-1结焦速率随裂解时间的变化,结果显示随反应时间的延长,燃料的结焦速率基本呈现增加趋势。利用能量弥散X射线分析对金属挂片渗碳现象的考察结果显示,挂片焦中明显有金属原子的迁移。还利用仪器分析手段对吸热型碳氢燃料S-1在700℃时裂解所生成焦的性质进行了考察,元素分析结果显示随反应时间的延长焦的氢碳比变低,扫描电镜对焦表面形态结构的研究结果显示热处理温度对焦的结构有着很大的影响。对可溶焦的分析结果显示,S-1裂解结焦并不是单一历程,结焦过程的中间产物基本分芳烃类与非芳烃类两种。
郭永胜何龙方文军林瑞森
关键词:结焦氢碳比渗碳吸热型碳氢燃料
吸热型碳氢燃料裂解催化剂结焦研究被引量:18
2002年
建立了一套可以同时进行吸热型碳氢燃料催化裂解研究和催化剂结焦评价的装置。选用SAPO 34、HZSM 5以及USY型不同孔径的分子筛催化剂对自行研制的吸热型碳氢燃料S 1进行催化裂解反应 ,采用注氧烧焦的方法考察了改变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实验条件对催化剂结焦性能的影响 ,结果发现 ,当温度达到 70 0℃时 ,三种催化剂都有最大的结焦量 ,而USY型分子筛高达 5 5μL/mg。同时还考察了作为结焦母体的小分子烯烃在裂解产物中的分布与催化剂结焦的关系 ,对燃料S 1在三种分子筛上裂解结焦的规律有了初步的了解 ,从而为筛选适用于吸热型碳氢燃料催化裂解的催化剂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郭永胜何龙蒋武林瑞森
关键词:裂解吸热型碳氢燃料结焦飞行器SAPO-34HZSM-5
吸热型碳氢燃料催化裂解的研究述评被引量:12
2001年
概述了吸热型碳氢燃料裂解催化剂、引发剂、抑制结焦的研究进展 ,分析了超临界流体对吸热型碳氢燃料催化裂解反应的影响 ,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何龙潘富敏林瑞森
关键词:烃类燃料催化裂解EHF吸热型碳氢燃料
吸热型碳氢燃料催化裂解热沉测定被引量:7
2003年
报道了一套高温下测量吸热型碳氢燃料催化裂解热沉的稳态热导型流动热量计,仪器常数标定结果线性关系良好,符合Tian's方程,可以正常工作;测定了500℃和600℃下吸热型碳氢燃料RL7及NNJ 150在SAPO 34分子筛催化剂上的催化裂解热沉,并与相同条件下热裂解热沉相比较,结果表明,吸热型碳氢燃料在SAPO 34分子筛催化剂上发生催化裂解能够比热裂解获得更高的热沉,燃料吸热工作温度可降低100℃。
何龙郭永胜王彬成林瑞森
关键词:烃类燃料催化裂化热沉
吸热型碳氢燃料的结焦研究(Ⅱ)结焦抑制剂的性能评价被引量:10
2001年
为解决吸热型碳氢燃料裂解结焦的问题 ,在自制的脉冲微型反应色谱系统上以吸热型碳氢燃料NJ15 0为裂解原料 ,研究了三苯基膦 ,亚磷酸三苯酯 ,二硫化碳 ,噻吩 ,乙酸钾五种结焦抑制剂的性能及抑制机理。并在此基础上调配出不同比例的复合剂三苯基膦 +二硫化碳 ,亚磷酸三苯酯 +二硫化碳和乙酸钾 +二硫化碳。实验结果表明 ,单剂中二硫化碳的效果优于其他类型 ,但复合剂更具优势 ,能将结焦量控制在 1%以内。
潘富敏何龙林瑞森
关键词:碳氢燃料热降解裂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