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晓瑜
- 作品数:18 被引量:62H指数:4
- 供职机构:新疆大学纺织与服装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艺术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服装设计基础”课程思政建设思路及实施路径被引量:4
- 2022年
- “服装设计基础”课程是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具有理论与实践结合、艺术与工程融合的特色。基于该课程的特色及教学目标,明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开展思政内容组织与教学设计,以促进学生自我成长为导向,制定课程思政考核评价方式,实现育人与育才同向同行,培养德才兼备的服装专业人才。
- 饶蕾信晓瑜
- 关键词:教学设计
- 新疆红花染色工艺探索与文创开发
- 2024年
- 文章以新疆红花传统染色工艺为研究对象,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对比实验,对新疆红花进行色素提取、染液制备和染色实验,考察了料液比、提取时间、染色时间、酸碱浓度、不同媒染剂及投放顺序对织物染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新疆红花可提取黄色染液染黄,亦可提取红色染液染红,但实际应用中主要用于红色的染色。在染色工艺实验基础上,利用红花染色过程中形成的不同染色效果,结合扎染、型糊染、絣织、拼布等传统工艺手法,完成具有区域特色的旅游文创产品设计开发,尝试探索新疆传统植物染色工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期为未来的相关产品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 吕欣阳信晓瑜梁顺利阿地来·阿不都海外
- 关键词:染色工艺
- 《影梅庵忆语》服饰三考被引量:1
- 2015年
- 本文就明末才子冒襄《影梅庵忆语》一文中所提到的"半臂"、"方空"及"跳脱"等三件服饰品分别进行了考证,分析了该服饰品的历史演变及其在文中所指代的特殊意涵。"半臂"为古代女子日常着装之一,文中指代姿容靓丽之女子;"方空"为古代丝质面料"方孔纱",文中指代董氏所穿着之夏衣;"跳脱"则为古代臂饰或腕饰,在文中指代冒董二人的爱情信物金手镯。本文通过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服饰的考证,从另一角度体现了服饰对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塑造的重要意义。
- 信晓瑜
- 关键词:《影梅庵忆语》半臂跳脱
- 新疆传统制毡工艺发展初探被引量:4
- 2015年
- 以考古证据、历史文献以及田野调查为依据,对新疆地区传统制毡工艺的起源和发展进行了系统回顾,将新疆传统制毡工艺的发展历程分为产生、初步发展、全面发展、高峰和对外发展5个阶段,并分别分析了不同阶段制毡工艺的特点。得出新疆传统制毡工艺经历了一个从素色到染色、从无裁到有裁、从单一擀压工艺到刺绣拼补等多工艺结合、从单一毛毡到多面料混搭的循序渐进发展过程这一结论。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新疆传统制毡工艺在现代家居、服饰、旅游纪念品设计开发等领域可能存在的应用空间。
- 信晓瑜卞向阳
- 柯尔克孜族传统纺织品图案基元解析及应用被引量:10
- 2021年
- 柯尔克孜族纺织品图案体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征,具有传承和保护价值。目前针对柯尔克孜族纺织品图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文化方面,数字化传承与创新不多。文章通过深入柯尔克孜族自治州进行实地调研,收集大量当地传统纺织品图案,结合图案基元的概念,提取出具有柯尔克孜族典型特征的图元,并建立图案基因库。运用文献调研、图案归类及图元分析法,对柯尔克孜族传统纺织品图案进行梳理,并对其图元、配色和构图特征深入分析。利用CAD软件提取典型图元,通过基元组合变换设计了三个具有柯尔克孜族风格的现代图案系列,以期为数字化传承和保护柯尔克孜图案提供思路和方法。
- 钱娟钱娟信晓瑜尤力吐孜·热普开提肖爱民
- 关键词:柯尔克孜族图元
- 基于新疆纺织品文物元素的设计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探索被引量:2
- 2022年
- 以新疆大学纺织与服装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等设计学专业本科生相关课程教学和大学生双创实践为基础,通过对新疆地区出土纺织品文物蕴含的丰富文化元素进行挖掘提炼,将其作为课程思政素材引入设计学专业本科课堂和双创教学实践,以此深化学生对于新疆古代文化艺术的理解,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导学生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实现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有机融合,从而为高校设计学类专业课程的思政建设和教学改革积累经验。
- 信晓瑜饶蕾饶蕾
- 基于服装数字化技术的尼雅“万世如意”锦袍复原被引量:14
- 2021年
- 为更好地传承保护出土服饰文物,解决服饰文物复原工作中研究制作周期长等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数字化技术进行考古服饰虚拟复原的方法。首先,应充分分析出土服装的形制、纹样、色彩等详细信息,在此基础上,利用三维数字化软件完成衣片绘制、裁剪,纹样图案复原、纹理效果制作等工序,然后基于CLO3D软件实现服饰文物虚拟试穿展示,最后对复原好的服装进行复原效果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还原出服饰形貌,完成出土服饰复原工作,为服饰文物保护修复及艺术考古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方法。
- 张辉信晓瑜康晓静周曼米尔扎提江·买尔旦江
- 关键词:尼雅遗址文物保护艺术考古
-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新疆尼雅出土服饰虚拟复原效果评价被引量:8
- 2022年
- 针对当前利用虚拟仿真技术进行古代服饰文物复原最终效果难于评价的问题,以新疆尼雅出土虚拟复原服装为评价对象,引入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复原效果评价。首先基于层次分析法(AHP)构造尼雅出土服装虚拟复原效果评价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与13个二级指标,按照特征向量法计算评价体系中各项指标权重值,根据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各项指标逐层评价,随后利用尼雅出土“黄蓝方格纹”锦袍虚拟复原案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AHP-模糊综合评价可以有效完成尼雅出土服装虚拟复原效果评价,这种评价方法在当前纺织品文物虚拟仿真效果评价中可发挥较大作用。
- 张辉信晓瑜马嘉琪周曼李亚男
-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
- 基于聚类算法的纺织品文物色彩提取与纹样数字化探索——以新疆巴里坤M12出土清代纺织品纹样为例被引量:4
- 2023年
- 为准确有效地提取纺织品文物的色彩,实现纺织品文物的纹样数字化处理,文章以新疆巴里坤出土的一组清代纺织品为例,设计了一种基于多变量模糊C均值(Multivariate Fuzzy C-mean,MFCM)聚类算法与K-means++算法相结合的纺织品纹样复原方法。首先,获取图像并通过双边滤波与高斯滤波对图像进行平滑降噪处理;然后采用MFCM聚类算法对平滑降噪后的图像进行分割;接着采用K-means++算法分析聚类数量,有效提取纺织品主色,并较好保留图像细节;最后通过计算机软件提取文物纹样轮廓,将提取的主色填充至纹样轮廓,完成纺织品文物纹样的数字化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提取纺织品文物色彩,并且提取效果优于传统数字化取色方法,取色效率更高,具有进一步研究应用的价值。
- 赵维一尚玉平康晓静李文瑛信晓瑜刘凯旋
- 关键词:聚类算法数字化文物保护
- 新疆洋海墓出土毛织物上花角鹿纹渊源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本文对新疆洋海出土毛织物表面花角鹿纹进行了分析,并通过与同一时期欧亚大陆其他地区类似纹样的对比,认为花角鹿纹是公元前一千年欧亚草原游牧民族的一种典型纹样,其最早应出现在黑海沿岸的斯基泰游牧族群中。之后逐渐东传,在俄罗斯米努辛斯克、南西伯利亚图瓦、蒙古和外贝加尔地区繁荣发展,并随着古代骑马人群的流动迁徙翻过阿尔泰山南下,到达东部天山地区以及塔里木盆地,后逐渐西传到达东哈萨克斯坦草原地区,其在新疆的发现体现了欧亚草原早期文明的传播与交流。
- 信晓瑜康晓静杨汝林
- 关键词:毛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