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倪孔海

作品数:18 被引量:39H指数:3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休克
  • 5篇葛根素
  • 5篇创伤
  • 5篇创伤性
  • 5篇创伤性休克
  • 4篇结石
  • 3篇胆管
  • 3篇胆管结石
  • 3篇兔血
  • 3篇切除
  • 3篇肌钙蛋白
  • 3篇钙蛋白
  • 2篇胆源性
  • 2篇胆源性肝脓肿
  • 2篇心肌
  • 2篇血清
  • 2篇源性
  • 2篇增生
  • 2篇增生组织
  • 2篇粘着斑

机构

  • 13篇温州医学院附...
  • 4篇温州医学院
  • 2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解放军第一一...

作者

  • 18篇倪孔海
  • 7篇丁红香
  • 5篇胡云良
  • 5篇邵美娟
  • 5篇刘长宝
  • 4篇郑志强
  • 4篇秦基取
  • 3篇王宗敏
  • 3篇陈新宇
  • 3篇杜兵
  • 2篇倪仲琳
  • 2篇徐正祄
  • 2篇陈大庆
  • 2篇胡霄
  • 2篇叶兵
  • 1篇朱少俊
  • 1篇方周溪
  • 1篇应斌宇
  • 1篇徐鲁白
  • 1篇卢明东

传媒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肝胆胰外科杂...
  • 2篇浙江医学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温州医学院学...
  • 1篇浙江中西医结...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浙江创伤外科
  • 1篇全科医学临床...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09
  • 7篇2008
  • 6篇2007
  • 2篇2004
  • 1篇2002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粘着斑激酶在人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粘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在人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h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BPH发生过程中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BPH...
倪孔海
关键词:粘着斑激酶良性前列腺增生免疫组织化学
文献传递
创伤性休克兔血清肌钙蛋白Ⅰ的动态变化及其应用价值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血清肌钙蛋白I(cTnI)对创伤性休克家兔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按Lamson's法建立创伤性休克家兔模型。随机将16只大白兔分成两组(对照组和休克组)每组8只。检测休克前、休克后0.5h、1.5h、3h和4h5个时间点血清cTnI的水平,观察创伤性休克家兔在休克过程中cTnI的动态变化。并于4h后打开家兔胸腔,取部分心肌组织制成标本,电镜观察心肌细胞结构的变化。结果:休克组家兔休克后各时间段血清cTn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电镜下可见心肌肌丝元明显收缩,肌浆网扩张,部分肌丝断裂、溶解、线粒体聚集,间质血管腔内炎性细胞浸润等结构的变化。结论:创伤性休克兔存在心肌损伤,cTnI是判断创伤性休克兔心肌损伤灵敏可靠的指标。
丁红香秦基取倪孔海邵美娟王宗敏刘长宝胡云良杜兵陈新宇
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五例报告被引量:3
2002年
倪孔海郑军华闵志廉朱有华
关键词: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例报告
LYVE-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表达和意义
2015年
目的观察淋巴管透明质酸受体1(LYVE-1)的表达和癌周组织中淋巴管的生成情况在甲状腺恶性肿瘤的变化及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real—timePCR方法检测4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癌周边区和正常甲状腺组织中的LYVE-1及其mRNA表达情况.并计算淋巴管密度(LVD)。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周边区LVD高于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而正常组织中很少见LYVE-1阳性的微淋巴管;甲状腺乳头状癌周边区LVD与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P〈0.05)。结论LYVE-1是一种特异性较高的淋巴管内皮特异性标志物,对淋巴管生成促进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淋巴结转移。
倪孔海金洲祥卢明东胡霄叶兵郑志强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透明质酸受体聚合酶链反应淋巴管生成
葛根素对创伤性休克家兔肾功能及超微结构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创伤性休克家兔肾功能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4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成4组:假手术组、休克模型组、林格液复苏组和林格液加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组,每组10只。制备创伤性休克模型,复苏组和治疗组均在休克1.5 h后予林格液进行复苏,而治疗组在复苏的同时静脉滴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各组于休克前,休克后1.5 h和4 h采颈动脉血测定尿素氮(BUN)和肌酐(Cr),并于实验末处死白兔,取复苏组和治疗组肾组织作电镜标本,观察其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家兔创伤性休克后血BUN和Cr值较休克前均显著升高,且休克后4 h的值较休克后1.5 h又有明显升高(P均<0.05)。复苏组休克后4 h的BUN值较休克组无明显降低(P>0.05),而Cr值明显低于休克组(P<0.05),但仍明显高于休克前和休克后1.5 h(P均<0.05)。治疗组休克后4 h的BUN和Cr值较休克组和复苏组均显著降低(P均<0.05),而且接近于休克前水平(P均>0.05)。电镜下可见复苏后家兔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突向管腔;足细胞肿胀,有局灶性足突融合;胞浆内线粒体肿胀;肾小管上皮细胞以及胞浆内线粒体肿胀;内质网扩张;间质水肿。治疗组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无明显肿胀,内皮细胞无管腔内突起;足细胞正常,足突清晰无融合;肾小管上皮细胞无肿胀;线粒体结构基本正常;未见扩张的内质网。结论创伤性休克可导致家兔肾功能损害,葛根素能显著改善休克后家兔肾功能和保护肾组织。
倪孔海丁红香方周溪陈大庆孙震宇徐正祄
关键词:葛根素注射液休克创伤性肾功能超微结构家兔
葛根素对创伤性休克兔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创伤性休克兔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日本大耳白兔32只,随机分假手术、休克、复苏和治疗四组,每组8只。制作创伤性休克模型,复苏组和治疗组分别在休克1.5小时后予以平衡液进行复苏、静脉输注葛根素治疗。各组于休克前,休克后0.5、1.5、2、3、4小时采集血液,检测血清肌钙蛋白Ⅰ(cTnI)水平及肌酸激酶(CK)活性。结果:家兔创伤性休克90min后血清cTnI浓度明显升高(P<0.01),休克后180 min复苏组cTnI显著低于休克组(P<0.01),治疗组在休克后120min时cTnI即明显低于复苏组(P<0.01);CK在休克后180min时才出现少许的变化,治疗组与复苏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创伤性休克存在心肌损伤,葛根素对家兔创伤性休克心肌的损伤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丁红香倪孔海邵美娟王宗敏刘长宝杜兵胡云良陈新宇秦基取
关键词:创伤性休克肌钙蛋白I葛根素心肌保护作用
左肝叶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源性肝脓肿被引量:2
2008年
当肝内胆管结石引起的肝脓肿局限于左肝时,行左肝或左外叶切除,不但可以切除结石和脓肿,也切除了狭窄的胆管,去除了发病的基础,可谓一举三得。但肝内胆管结石伴肝脓肿的患者肝脏储备功能较差,病情较复杂,切肝手术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后果。故选择合适的患者,采取合适的术式,选择合理的手术时机非常重要。
倪孔海郑志强曾兴业
关键词:肝内胆管结石胆源性肝脓肿左肝叶切除治疗肝脏储备功能肝手术
术中胆道镜取石失败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分析术中使用胆道镜治疗胆道结石常见的失败原因以及对策。方法对自1997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292例曾经使用胆道镜术中取石的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92例患者中,术后有胆道残石39例,残石率为13.4﹪。其中术中明确结石未取净者19例;经术后T管造影及胆道镜明确胆道残石者20例。胆道镜术中取石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39例残石者中包括肝内胆管结石伴胆管变异14例;肝内胆管结石伴胆管开口狭窄11例;肝内胆管大结石嵌顿3例;胆总管下段节段性狭窄伴结石3例。结论术中要细致进行胆道镜检查,要逐叶逐段检查各条胆管,要注意有无胆管变异,要找出狭窄的胆管开口以及胆总管下段有无节段性狭窄等情况,对于大的胆管结石建议行激光或液电碎石。术中B超定位有助于降低术后残石率。
倪孔海倪仲琳徐鲁白
关键词:胆道镜胆结石
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总结分析我院收治的16例SAP合并ARDS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3例SAP合并ARDS患者治疗有效;3例2周内因治疗无效死亡,死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严重感染、休克。治疗有效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为3~10d(平均6.5d)。13例治疗有效患者确诊ARDS即刻和机械通气12h的pH、氧合指数(PaO2/FiO2)、PaCO2、PaO2等相比较,氧合指数、PaCO2、PaO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有效患者肺损伤评分明显下降(P<0.05)。结论胰腺炎症的控制是治疗的关键。早期诊断ARDS,予以机械通气和激素等对症治疗能提高疗效。
胡霄倪孔海朱少俊叶兵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末正压通气
创伤性休克家兔血栓烷B_2和6-酮-前列腺素F_(1α)的变化及葛根素的治疗作用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创伤性休克过程中家兔血栓烷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的变化规律及葛根素的治疗作用。方法日本大耳白兔40只,随机分成4组:假手术组、休克组、复苏组和治疗组,每组10只。制作创伤性休克模型,复苏组和治疗组分别在休克1.5 h后予以平衡液进行复苏、静脉输注葛根素治疗。各组于休克前,休克后0.5 h、1.5 h2、h、3h、4 h采集血液检测TXB2和6-K-PGF1α,并计算其比值,观察创伤性休克家兔在休克过程中TXB2与6-K-PGF1α的动态变化及葛根素的保护作用。结果休克组30 min后血浆TXB2水平和TXB2/6-K-PGF1α比值明显升高(P<0.01),而复苏组在复苏后90 min显著低于休克组(P<0.05或0.01),治疗组在用药后30 min即明显降低(P<0.01)。6-K-PGF1α在创伤性休克早期各组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且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在用药后30 min即明显升高(P<0.01)。结论创伤性休克家兔TXB2水平和TXB2/6-K-PGF1α比值增高,葛根素对创伤性休克后微循环障碍的治疗具有一定意义。
丁红香倪孔海倪莉胡云良邵美娟刘长宝杜兵陈新宇
关键词:创伤性休克血栓烷B26-酮-前列腺素F1Α葛根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