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晓辉 作品数:37 被引量:48 H指数:4 供职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艺术 文化科学 经济管理 历史地理 更多>>
全球一体化时代的动漫 被引量:1 2007年 作为一门新兴的艺术种类,动漫——这个全球一体化时代的视听童话,为我们创造了无数视听欢愉和令人神往的虚幻世界。并且,动漫在当下呈现出的旺盛生命力,以及它作为大众文化、商品、艺术等的复杂属性令人不得不对其各种特征作出思考,本文就它的这些属性作一些探讨。 关晓辉关键词:大众文化 艺术 视听 十五、十六世纪欧洲绘画中的修辞学 2012年 在贝利尼(Giovanni Bellini)一四六○年所作的《哀悼基督》下方有一块小铜匾,刻着"每一次这浮肿的眼睛发出呻吟,那可能是贝利尼的作品在哭泣"(Every time these swollen eyes produce groans/it could be the work of Giovanni Bellini weeps)这一行文字极其简洁,却有着复杂的含义。 关晓辉关键词:修辞学 绘画 COULD TIME WORK 新视觉语法视域下的设计叙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022年 为了打通跨学科方法研究的屏障,将语言学中的视觉叙事理论引入视觉传达设计领域之中,为研究者和实践者提供思维和实践上的启示。在新视觉语法中,设计者、作品和读者的交流必须是畅通无阻的。视觉传达设计的目标是使信息有效地传递给观众,而叙事又是信息传播的极佳手段,因此,整理这些方法对于视觉传达设计者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关晓辉 姜乃琪 洪志豪关键词:人际关系 论西方手工艺的身体属性和具身化形态 被引量:2 2020年 西方手工艺的身体属性及具身化形态向我们展现了手工艺在艺术领域之外的理论可塑性和丰富性。“craft”的词源含义为力量和体力,天然的身体属性使其在工业革命之前一直被视为体力劳动。20世纪初莫斯提出“身体技术”的概念,为手工艺具身化理论奠定基础。布迪厄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更深入地阐述手工艺的文化内化。20世纪80年代之后,手工艺具身化形态集中体现为具身知识。英古德借助“思想-身体-环境”模型解释了“获取技艺”过程,马尔汉德则从田野经验出发分析具身知识的获得、使用和交流。 关晓辉浪漫中国景观背后的野心——19世纪英国“柳树纹样”剖析 被引量:4 2008年 "柳树纹样"是一款由英国人设计的展示英国人心目中浪漫中国风景的瓷器装饰图案。19世纪中期之前"柳树纹样"瓷器的流行反映了英国人对大英帝国国家身份探询的兴趣,因为"柳树纹样"把对立的本土和帝国两个概念压缩成一个独立的图像。 关晓辉关键词:中国景观 大英帝国 国家身份 美国的早期电影和绘画传统 2009年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在电影媒介诞生之初,美国的绘画和电影之间发生了非常明显的相互作用,对两种视觉艺术媒介的现代发展都产生了意义深远的影响,本期关晓辉的文章从这一独特的视角探讨了相关的艺术史问题。现年98岁的法籍艺术家路易斯·布尔茹瓦如今被视为20世纪最重要的雕塑艺术家之一,她的代表作《大蜘蛛》也是一件国际上广为人知当代雕塑作品,本期孙龙杰的文章从布尔茹瓦去年在纽约古根海姆举办的大型回顾展谈起,对她漫长的艺术生涯做了回顾和总结。 关晓辉关键词:电影 绘画 雕塑作品 相互作用 对动漫美学的理性省思 被引量:7 2009年 本文对当今动漫艺术的发展现状及其艺术特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反思。同时,作者还从视觉文化、审美经济和平民艺术化三个方面对动漫美学进行了较为理性的思考。 张步中 关晓辉关键词:动漫美学 动漫艺术 委拉斯贵支的“波德格涅斯”风格绘画 被引量:6 2007年 虽然已经发展了百年,中国的外国美术史的研究著作,特别是由中国学者自主编写的外国美术史教材当中,仍然存在很多被"误读",甚至"断章取义"的美术史问题。这都有待新一辈的美术史学者通过更加深入的研究给予发现和纠正。本期【国际视野】刊发的青年学者关晓辉的文章剖析了以往未曾受到中国研究者足够注意的委拉斯贵支的"波德格涅斯"绘画风格,及其在艺术家事业发展中的特殊意义;老一辈艺术史家耶尔的文章则回顾了俄罗斯油画家列利赫在中国人艺术视野中地位的浮沉变化,反思了建国以来我们在艺术史观上的发展和进步。 关晓辉关键词:绘画风格 外国美术史 中国学者 研究著作 断章取义 青年学者 清代英国人在华的植物采集与广州外销植物画 被引量:1 2017年 清代外销植物画是在华的欧洲博物学家和中国画师合作的产物,它们显示了中国和欧洲、科学和艺术的两种不同视觉文化的互动关系。需要重点考察博物学家、植物收集、画师、外销植物画等几个方面的交集,揭示其中东西文化接触的细节,包括东西方植物交换,行商、外国名流和博物学家的交往,中西写实观念的差异等,并借此讨论视觉表现在中西交流中的作用。 关晓辉解读蒂姆·英格尔德的造物和设计人类学理论 被引量:1 2022年 英国人类学家蒂姆·英格尔德从生物学和生态人类学的维度对造物和设计进行别样的解释,其主要观点有:(1)“造物如同生长”,物的形态在内外作用力的场域中逐渐生成,如同有机体生长一样;(2)“设计即预见”,设计不仅与造物共生,而且面向物的未来。他反驳“形式质料说”下设计和造物分离的论调;他还强调两者是人介入到物的生命流动中的活动,在此过程中人应该洞悉并整合人—物—技术—环境的关系,使两者具有有机和共生的条件。 关晓辉关键词:造物 生态人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