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农淑萍

作品数:8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圳市宝安区科技局立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小儿
  • 3篇肺炎
  • 2篇重症
  • 2篇胃肠
  • 2篇疗效
  • 2篇儿童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治疗
  • 1篇低分
  • 1篇低分子
  • 1篇低分子肝素
  • 1篇低分子肝素钙
  • 1篇毒性
  • 1篇休克
  • 1篇休克早期
  • 1篇选药
  • 1篇药物
  • 1篇药物治疗
  • 1篇婴幼
  • 1篇婴幼儿

机构

  • 8篇深圳市宝安区...

作者

  • 8篇农淑萍
  • 4篇黄卫东
  • 4篇李凯红
  • 4篇刘纯义
  • 3篇孙毅
  • 3篇洪先欧
  • 2篇许锦姬
  • 2篇刘喜
  • 2篇罗勇
  • 1篇司徒超
  • 1篇叶辉
  • 1篇赛西亚
  • 1篇邱喜琴
  • 1篇靳艳
  • 1篇郎新玲
  • 1篇朗新玲

传媒

  • 4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咸宁学院学报...
  • 1篇中华今日医学...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小儿危重症早期干预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对危重症患儿进行早期干预,探讨其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及其危重程度和死亡率。方法:对247例危重症患儿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130例,予早期干预。方法为危重症患儿不论有否胃肠功能障碍均予:①留置胃管观察胃内出血及胃潴留情况;②合理禁食及进食;③保护胃肠粘膜;④平衡肠道微生态;⑤一旦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即予相应的止血措施;⑥有腹胀予胃肠减压及血管活性药物。对照组117例,出现胃肠功能障碍时才给予相应治疗。结果:①观察组和对照组发生胃肠功能障碍分别为20例和46例,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χ2=7·66,P<0·05);②发生胃肠功能障碍的程度,观察组:早期13例、中期4例、晚期3例;对照组:早期16例、中期14例、晚期16例,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χ2=10·79,P<0·05);③观察组和对照组发生死亡分别为2例和14例,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χ2=7·73,P<0·01)。结论:危重症患儿早期给予胃肠功能保护能明显降低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也可缓解病情,明显减少危重症患儿的死亡。
农淑萍黄卫东孙毅李凯红朗新玲许锦姬
关键词:胃肠功能障碍危重症儿童干预
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钙预防危重儿DIC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早期预防危重儿D IC评价其疗效。方法:将43例危重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3例,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钙10 g/kg皮下注射,2次/d,连用3 d。对照组21例,不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两组的其他治疗原则相同,观察两组病例出现D IC发生率及死亡率比较。结果:治疗组出现D IC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死亡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钙能有效地预防危重儿D IC出现,并能降低危重儿死亡率。
农淑萍刘纯义刘喜洪先欧罗勇徐强(编校)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钙危重儿DIC
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临床疗效。方法:将病毒性肺炎患儿随机分成病毒唑治疗组(52例外),更昔洛韦治疗组(46例),对两组患儿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结果显示,更昔洛韦治疗组的发热、咳嗽、气促及两肺罗音消失时间明显比病毒唑治疗组缩短,胸片肺部阴影完全吸收的时间有所缩短,但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更昔洛韦对小儿病毒性肺炎有明显疗效。
农淑萍李凯红刘纯义
关键词:更昔洛韦药物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病毒唑
脓毒性休克早期胃肠黏膜pH变化与其预后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脓毒性休克早期胃肠黏膜pH变化与其预后相关性。方法:脓毒性休克患儿44例根据转归不同分为3组:存活组28例;休克死亡组12例(于入院24h内死亡,死亡原因为不可逆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死亡组4例(治疗24h以上,死亡原因为多脏器功能衰竭)。采用胃管法监测其胃肠黏膜pH变化,同时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和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对其预后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初次胃肠黏膜pH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治疗存活组胃肠黏膜pH明显升高,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死亡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黏膜pH变化可直接反映脓毒性休克严重程度,指导临床进行早期干预治疗并改善预后。
孙毅郎新玲司徒超农淑萍靳艳黄卫东
关键词:脓毒性休克预后
小儿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临床特点与治疗策略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婴幼儿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方法分析132例婴幼儿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临床特点、药敏结果及治疗情况。结果婴幼儿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临床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白色粘痰,喘息,呼吸困难;胸片双侧实质病变多见,易并发肺不张,重症肺炎发生率42.4%。产ESBLs菌株占53.0%,药敏显示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耐药率83%~100%;碳青霉烯类耐药率6%~30%,较无ESBLs菌株有显著差异。结论婴幼儿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多见于有基础疾病患儿,耐药率高,重症肺炎发生率高。符合重症肺炎标准治疗建议首选碳青霉烯类药物抗感染。
洪先欧刘纯义黄卫东孙毅农淑萍罗勇
关键词:婴幼儿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
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34例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农淑萍李凯红刘喜
关键词: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疗效分析IVIG首选药物疗效报告
顺尔宁治疗和预防98例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顺尔宁(孟鲁司特钠)治疗及预防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方法:对98例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患儿,按2:1比例随机分成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接受博利康尼加酮替酚口服治疗,至症状、体征消失后停药,结束后随访12个月转变成典型哮喘的比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至症状、体征消失后停用博利康尼加酮替酚,继续服用孟鲁司特钠,总疗程12周,停药后再随访12个月转化成典型哮喘的比例。对于2~12岁的32例患儿,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均给予FEV1和PEF测定,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取得临床缓解所需时间(T)比对照组明显缩短,且典型哮喘转化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用药3个月,治疗组肺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结论:顺尔宁(孟鲁司特钠)治疗及预防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肯定,副作用少,患者依从性好。
农淑萍李凯红邱喜琴洪先欧
关键词:顺尔宁孟鲁司特钠半胱氨酰咳嗽变异性哮喘
前列腺素E_1对小儿重症肺炎肺动脉高压影响的临床研究
2005年
目的: 探讨前列腺素E1 (PGE1 ) 对小儿重症肺炎肺动脉高压的影响, 为临床使用PGE1 辅佐治疗重症肺炎、防治肺炎并发心力衰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40例临床诊断为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经彩色多谱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存在肺动脉高压而无先天性心脏病等其他可引起肺动脉高压疾病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0例, 观察组在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加用微注泵持续静脉缓慢注射PGE1 50ng/kg·min, 治疗3d; 对照组只进行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的肺动脉收缩压(PASP) 为51 .42±11. 36mmHg, 治疗3d后为23 .68±5. 42mmHg, 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t=2 .86, P<0 .01); 对照组治疗前的PASP为49. 36±12 .75mmHg, 治疗3d后为46. 15±9 .36mmHg, 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t=1 24, P>0 05); 两组病例治疗前PASP无显著性差异(t=1 .16, P>0 .05), 而治疗3d后则有显著性差异(t=2 .73, P<0. 01)。结论: PGE1 可有效降低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时的肺动脉高压, 有助于减轻右心负荷, 提高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抢救成功率。
刘纯义农淑萍赛西亚黄卫东叶辉许锦姬
关键词:前列腺素E1重症肺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