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纳米骨浆经成骨基因-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hBMP2)活化后是否具有异位诱导成骨能力。方法昆明种小鼠24只,4周龄,体重(20±2)g,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小鼠右侧大腿后群肌袋均注射纳米骨浆+hBMP2质粒,作为实验侧;1组:左侧大腿后群肌袋注射纳米骨浆+空白质粒,作为对照侧1;2组:左侧大腿后群肌袋注射纳米骨浆,作为对照侧2。术后2、4周,采用放射学、分子生物学和组织形态学等方法检测成骨基因hBMP2表达和诱导成骨效应。结果术后所有动物均存活,饮食活动正常。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发现术后2、4周实验侧注射材料组织有hBMP2表达。术后2周,实验侧植入材料出现大量软骨组织和呈岛状散在分布的骨组织,对照侧未见骨组织形成。术后4周,实验侧可见大量骨化组织,新生骨相互融合生长并形成较为成熟的板层骨和骨小梁结构;对照侧植入材料外周有较多纤维结缔组织,未见骨或软骨形成。术后2、4周,实验侧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侧(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纳米骨浆在hBMP2基因质粒活化后具有显著的骨诱导活性。
[目的]探讨在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失巢凋亡过程中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诱导凋亡组、抑制凋亡组。应用Caspase-3活性检测试剂盒,荧光比色法和W estern b lotting法检测失巢凋亡中Caspase-3活性的改变;借助流式细胞仪分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流式细胞术显示诱导凋亡组出现了明显的凋亡峰,凋亡率随诱导时间的延长而明显增加;其它两组的凋亡率较低且较稳定。W estern b lotting检测和Caspase-3活性荧光检测显示,诱导凋亡组Caspase-3的活性以及蛋白表达水平随诱导凋亡时间的延长而明显升高,且与细胞凋亡率相关,以后者更灵敏,其余两组活性无明显变化。[结论]Caspase-3蛋白在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失巢凋亡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抑制Caspase-3的活性可以有效降低细胞失巢凋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