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浪
- 作品数:5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机械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 偏心搅拌槽内流场特性试验研究被引量:8
- 2012年
- 在直径为340mm的平底圆筒搅拌槽内,利用PIV和固体激光发生器对固相体积浓度为20%的固液两相体系进行了试验。结果发现,与中心搅拌相比,偏心搅拌时涡轴与搅拌轴倾斜,槽内流体的动力学扰动增大,破坏了中心搅拌时流体流动的一致性。偏心率越大,槽内流体的轴向流动愈明显,并形成一个范围较大的单循环流动结构。偏心搅拌时,颗粒的浓度分布较中心搅拌时均匀得多,颗粒的悬浮高度随偏心率的增大而增大,但临界悬浮转速和功率消耗也随之增大,试验得出最佳偏心率为E=0.4。
- 车占富杨敏官冯浪康灿高波
- 关键词:搅拌槽偏心率固液悬浮PIV功率消耗
- 偏心搅拌槽内高浓度浆液颗粒的悬浮特性被引量:2
- 2012年
- 以直径为0.34 m的无挡板平底圆筒形搅拌槽为研究对象,对偏心搅拌槽内高浓度浆液中颗粒的悬浮特性进行了数值研究,分析了45°的4斜叶开启涡轮式搅拌桨(PBT)和3窄叶整体板式螺旋桨(ZHX)2种桨型在不同偏心率和转速时,搅拌槽内的流型分布、颗粒体积分数分布、完全离底临界悬浮转速以及功率消耗,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对于高浓度浆液,偏心搅拌打破了中心搅拌时流场结构的对称性,提高了流体的轴向循环能力,颗粒悬浮效果优于中心搅拌;固体颗粒的悬浮效果与搅拌桨在槽内的偏心位置有关,当偏心率E=0.4时颗粒悬浮效果最佳,但偏心搅拌会增大颗粒的完全离底临界悬浮转速和设备的功率消耗,不利于节能降耗.
- 杨敏官冯浪高波来永斌
- 关键词:搅拌槽功率消耗
- 偏心搅拌槽内颗粒悬浮特性的试验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利用固体激光发生器和扭矩仪对固体颗粒体积浓度为5%的偏心搅拌槽内颗粒的悬浮特性进行试验研究,分析了偏心率、转速和桨叶离底高度对临界悬浮转速、功率消耗和混合时间的影响。研究发现,偏心搅拌能改善颗粒分布效果,降低混合时间,并提高颗粒的临界悬浮转速和功率消耗。
- 杨敏官冯浪康灿车占富
- 关键词:搅拌槽偏心率功率消耗
- 离心泵叶轮内盐析晶体颗粒分布特性试验被引量:3
- 2011年
- 采用粒子图像测速仪对离心泵叶轮内部盐析晶体颗粒分布进行了测量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叶轮流道中间轴截面上,在叶轮进口处多为小粒径颗粒,分布较均匀,且叶轮内晶体颗粒数密度分布在轴向上存在差异,呈现前盖板处轴截面上最小,后盖板处轴截面上最大的分布特点;沿径向,逐渐有大粒径颗粒,且大颗粒主要位于压力面及附近,至出口处大颗粒分布趋于均匀;当试验流量从0.8Q增加到1.2Q时,随着流量的加大,大颗粒向压力面聚集趋势越明显,颗粒平均粒径梯度愈大;当固相体积分数从0.75C增加到1.25C时,随固相体积分数的增高,同一区域晶体颗粒浓度变大,且大粒径颗粒数目显著增多;在试验介质温度从35℃提高到43℃时,因介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则晶体颗粒粒径及数目随试验介质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减小.
- 杨敏官吴承福高波康灿冯浪
- 关键词:离心泵叶轮液固两相流粒径分布
- 旋流泵内部盐析颗粒流场PIV试验被引量:3
- 2011年
- 为探索旋流泵内盐析颗粒的流动规律,利用PIV粒子图像速度场仪对泵内颗粒流场进行了测量,获得了颗粒准三维速度场分布,初步掌握了泵内不同工况下颗粒的流动特征。结果表明,叶轮各轴截面上速度分布差异显著,无叶腔中速度分布呈现强迫涡旋和自由涡旋的特征;流量增加,颗粒流在叶轮进口处相对速度增大,出口处相对液流角也增大,无叶腔小半径处颗粒径向速度分量随之增大;颗粒流存在纵向涡旋,涡旋中心位于叶轮流道中部,且随流量变化并不明显。
- 高波杨敏官冯浪于学锋
- 关键词:旋流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