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丹丹
- 作品数:14 被引量:10H指数:1
- 供职机构:大连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高校党建研究课题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 消极后进型群体对高校班级管理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 2014年
- 大学班级中存在积极上进、中间摇摆、消极后进三类学生群体。其中,消极后进型群体对班级管理的影响最大,表现在对班级建设的错误导向,对班级日常工作造成干扰,有碍班级目标实现等问题。为此,建议采取正视消极后进型群体、狠抓其管理、营造班级风气等对策加强消极后进型群体管理。
- 孔祥鹏刘丹丹马宁宁陈蕊房竣
- 关键词:高校班级管理
- 当代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价值观是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核心与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爱国主义为基础的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集中反映我国和谐社会所追求的价值尺度和文化观念。在当今价值观多样化、文化多元化的社会转型期间,在青年大学生中旗帜鲜明地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更深层次地影响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认识与行为方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 刘丹丹孔祥鹏马宁宁陈蕊都书振
-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
- 新时代创新“互联网+党建”模式研究
- 2019年
-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时代对高校党建的大学生思想建设工作提出了“由量到质”的新要求,从强化外在教育引导,到激发自我完善内在驱动,从追求施教有效果上升为受教有体验、有认同,真正达到入脑入心入行动。随着以“屌丝”自居的00后大学生进入校园,如何做到党建工作与互联网乃至移动互联网有机融合已经是迫在眉睫的课题了,各高校均对该课题有一定研究,文章主要阐述大连工业大学依托自主研发手机APP“大学印象”开展党建工作过程中的思考,模式探究以及取得的成果。
- 李兵张媛媛刘丹丹
-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党建
- 新时代提升高校辅导员队伍能力有效机制探究
- 2024年
- 我国正迈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需要一批批厚植家国情怀,勇于担当,不懈奋斗的有志青年。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高校辅导员队伍处在学生工作的最前沿,是青年学生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肩负着培育时代新人的重任,只有建设一支政治过硬、道德高尚、业务精湛的辅导员队伍,才能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本文作者长期以来一直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负责辅导员队伍建设,在不断实践过程中,通过搭建工作载体,探索工作模式,对新时代辅导员队伍能力提升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有效研究。
- 张媛媛刘丹丹
- 关键词:辅导员队伍
- 高校学生会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被引量:8
- 2009年
- 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高校学生会因其独特的优势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新时期,新的环境也为学生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对于大部分学校的学生会也都提出了更新的要求,为了适应和满足整个社会以及广大学生的这种需求,学生会自身也应不断地完善。
- 全绍华王欣刘丹丹张媛媛
- 关键词:高校学生会学生会干部思想政治教育
- 互联网视域下学生可视化成长体系的构建研究
- 2024年
- 坚持立德树人,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是党中央从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就新时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提出的一项事关长远、事关基础的重大战略任务,更是高等教育执行者与创新者们的重要使命。在高校培养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之中,学生成长体系与教育评价体系的双重建构,往往会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指挥棒和学生全面发展的定盘星,导引着学生综合素养的定点提升,促进着学生学习科研的内生动能。伴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浪潮和教育数智转型的大势所趋,以及当代青年学子在平日生活中“无时不网”“无处不网”的社会现象,互联网视域下学生可视化成长体系的建立与应用都迎来了绝佳的机遇,不仅可以将原有的学生成长静态数据予以激活,还能科学地收集、处理和分析相关项目,对其作出合理的价值研判和事实评判。由此,学生可视化成长体系是教育革新的必然产物和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推力。那么如何建立该体系,并打造一支善作善成的学工队伍就俨然成为必修命题。促进互联网视域下学生可视化成长体系联动赋能高校育人新生态的创新,即作为了对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
- 张媛媛刘丹丹
- 关键词:高校学生可视化
- 接受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限度与超越
- 2014年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创新理论,重点研究如何进行内容转换、拓展途径、完善机制等“接收”层面的问题。如何从被动的“接收”跳跃至主动的“接受”,要求我们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现接受视域的超越。本文主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视域的科学含义、限度和教育对策三个方面进行初步探究。
- 陈蕊刘丹丹
-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构建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 2014年
- 保障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积极主动地做好大学生党员发展的工作,是高校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要以“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十六字方针为中心,围绕思想保障、机制保障、组织保障和过程保障,构建“四位一体”的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
- 孔祥鹏刘丹丹马宁宁陈蕊都书振
-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
- 古人修身名箴对大学生修养的伦理资源性研究
- 2015年
- 传统文化强调的"仁爱、礼敬、明智、勇毅"品质对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素养意义深远,客观分析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伦理修身的认识、从理论上研究古人修身名箴的现代价值及其伦理资源性,从实践上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古人修身名箴这一伦理资源,践行其对当代大学生的伦理修身功能。
- 姜立新刘丹丹
- 新时代多维打造大学生思想建设新格局
- 2019年
- 大学生是青年群体当中的先进分子,他们知识丰富,素质高,是建设党的事业的有力后备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随着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大学生将更多的时间用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上,这就对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建设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应将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由传统的强化外在教育引导向激发大学生自我内在驱动方向转化,从追求施教有效果不断上升为受教有体验、有认同,真正达到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入脑入心入行动。文章作者长期以来一直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不断优化顶层设计,从受教育的大学生群体特征出发,通过实践工作探索、创新工作有效载体,构建出新时代大学生多维思想建设新格局。
- 张媛媛刘丹丹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