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丹丹

作品数:13 被引量:66H指数:6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胆道
  • 9篇胆道闭锁
  • 9篇闭锁
  • 3篇胆管
  • 3篇胆管炎
  • 3篇术后
  • 3篇肝移植
  • 3篇KASAI术...
  • 3篇病理
  • 2篇胆汁
  • 2篇预后
  • 2篇纤维化
  • 2篇过敏
  • 2篇肝纤维化
  • 2篇病理改变
  • 1篇胆系
  • 1篇胆汁引流
  • 1篇凋亡
  • 1篇独特型
  • 1篇性别

机构

  • 13篇天津医科大学
  • 9篇天津市儿童医...
  • 6篇天津市第一中...

作者

  • 13篇刘丹丹
  • 8篇詹江华
  • 6篇张辉
  • 6篇高伟
  • 5篇宋亭亭
  • 2篇李会强
  • 1篇杨建立
  • 1篇司萍
  • 1篇董冲
  • 1篇沈中阳
  • 1篇张嘉懿
  • 1篇于洋
  • 1篇胡晓丽
  • 1篇娜仁
  • 1篇沈永明
  • 1篇丁美云
  • 1篇尚莹
  • 1篇韩超
  • 1篇高婷
  • 1篇崔小健

传媒

  • 6篇中华小儿外科...
  • 2篇临床小儿外科...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重庆医学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6篇2015
  • 3篇201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胆道闭锁肝组织CD14、CD34、TGF-β1表达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肝组织细胞表面糖蛋白14(CD1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34(CD34),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BA)肝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BA患)L(Kasai组)、外院BA接受肝移植自体肝组织(移植组)、胆管扩张症(扩张组,作为对照组),每组15例,术中留取肝组织。进行HE及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三种蛋白在肝组织中表达及组织定位情况,分析其与肝纤维化之间的关系。应用图像分析软件(Image-Pro-Plus)分别计算CD14,TGF-β1积分光密度值(IOD),CD34阳性表达面积(Area),SPSS17.0软件统计分析三组蛋白之间表达差异及其相关性。结果CD14表达于肝髓窦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炎细胞;TGF-β1表达于成纤维细胞、胆管上皮细胞、炎细胞;CD34表达于汇管区血管内皮细胞。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三种蛋白表达增加,从肝纤维化Ⅰ级至Ⅳ级中,CD14、TGF-β1蛋白表达量呈逐渐下降趋势,CD34表达逐步增多。实验组中三种蛋白在肝组织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D14与TGF-β1肝组织表达相关性显著,TGF-β1、CD34肝组织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BA肝纤维化进展期CD14,TGF-β1表达逐渐增加,参与BA肝纤维化过程,并对BA肝硬化形成起到推动作用。到移植终末期,各种细胞缺失,纤维组织增多,三组蛋白表达逐渐下降。
宋亭亭詹江华高伟刘丹丹张辉
关键词:胆道闭锁转化生长因子Β1
胆道闭锁Kasai术后胆管改变与胆管炎发生关系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4年
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BA)是发生于胎儿期或生后早期的一种肝脏进行性病变,以肝内和肝外胆管进行性炎症和纤维性梗阻为主要特征,从而引起肝脏纤维化及肝功能衰竭,是小儿外科较常见的严重肝胆系统疾病之一。
刘丹丹张辉詹江华
关键词:胆道闭锁胆管炎进行性病变术后肝胆系统疾病肝外胆管
胆道闭锁Kasai术后胆管病理改变的研究
天津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的:  研究胆道闭锁患儿Kasai术后肝内胆管结构病理改变,分析其与胆管炎之间的关系,并探讨Kasai术后肝门结构改变与肝内病理改变的差异,为临床分析胆管炎发生及治疗胆管炎以及对改进Kasa...
刘丹丹
关键词:胆道闭锁胆管炎
文献传递
Kasai术对胆道闭锁肝移植的影响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 探讨胆道闭锁Kasai手术对肝移植的影响,并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86例胆汁淤积性肝硬化而进行肝移植的胆道闭锁患儿临床资料,将其分为Kasai组和非Kasai组,比较两组患儿黄疸发现时间、Kasai手术年龄、术后黄疸消退情况、发生胆管炎频次、肝移植年龄和进行肝移植手术时间,以及肝移植术前评估时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 非Kasai组肝移植年龄为174~1 285 d(平均310.9 d),肝移植手术时间为6h至12 h15 min(平均9 h17 min);Kasai组肝移植年龄为173~3 100 d(平均549.5 d),肝移植手术时间为5 h15 min至14 h(平均8 h 40 min).两组患儿在肝移植年龄和肝移植手术时间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Kasai年龄组肝移植手术时间差异显著,其中31~60 d年龄组黄疸清除率高,胆管炎发生次数少,1年内进行肝移植的患儿最少,肝移植年龄最晚.Kasai组AST、TBIL、DBIL及IBIL明显低于非Kasa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进行TORCH相关病毒检测,Kasai组各病毒感染阳性率均低于非Kasai组,而静脉血中细菌感染率较高;两组患儿肝脏纤维化程度均较重,Kasai组肝内胆管增生较重,而非Kasai组胆管增生相对较轻,肝内淤胆较重.结论 Kasai手术可以改善胆道闭锁患儿临床症状,缓解肝脏进行性损伤,减少肝移植手术时间,降低肝移植手术风险,为肝移植手术成功实施起到了保护作用.
刘丹丹詹江华高伟宋亭亭董冲沈中阳
关键词:胆道闭锁肝移植
百优解联用雌激素对大鼠慢性不可预见应激模型更年期抑郁症5-HTR1A mRNA转录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慢性不可预见应激模型更年期抑郁模型大鼠5-羟色胺受体亚型(5-HTR1A mRNA)的变化及应用百优解联用雌激素后对转录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将去势大鼠分为更年期组(2组)、模型组(3组)以及西药组(4组),西药组采用百优解联用雌激素进行干预,同时以假手术组(1组)作对照,并对大鼠不同脑组织中5-HTR1A mRNA的转录水平采用RT-PCR法进行检测。结果在海马与皮质部位进行检测发现,与1组比较,2、3、4组的5-HTR1AmRNA转录水平均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891,均P<0.01);与2组比较,3组的5-HTR1AmRNA转录水平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234,P<0.01),4组未见明显改变(F=1.078,P>0.05);与3组比较,4组的5-HTR1AmRNA转录水平增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336,P<0.01)。结论慢性不可预见应激模型更年期抑郁症中存在5-HTR1A mRNA转录异常的现象,百优解联用雌激素可逆转此现象。
刘洪秋杨建立刘丹丹韩超
关键词:雌激素
去泛素化酶JOSD1影响头颈部鳞癌增殖和化疗耐药的功能研究
目的:头颈部肿瘤多发于口腔、口咽及喉部,其中90%的肿瘤属于鳞状细胞癌(英文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大多数头颈部鳞癌患者初诊时即处于局部...
刘丹丹
关键词:头颈部鳞癌增殖凋亡药敏
胆道闭锁自体肝病理学研究3例被引量:2
2015年
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BA)肝移植时期出现肝纤维化严重、肝衰竭。Kasai术后胆汁引流通畅是延缓肝纤维化进程的重要因素。现在有些外科医生开始关注如何改进经典的Kasai术式,尽可能使肝内开放胆管利于胆汁引流至肝外。对于BA病理学研究有助于提高病理诊断准确率及对术后疾病预后的评估。本研究对肝脏八段胆管形态进行研究,初步观察胆管形态改变在每段中所具有的特点,为Kasai手术解剖范围提供新的思路。
詹江华宋亭亭高伟刘丹丹张辉
关键词:胆道闭锁自体肝纤维化胆汁引流引流通畅外科医生
胆道闭锁患者肝门的病理解剖学研究被引量:15
2015年
目的 通过解剖胆道闭锁患者肝脏肝门组织,探讨Kasai术后肝门改变与肝内病理改变的差异,为改进Kasai手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Kasai术后因胆汁淤积性肝硬化而行肝移植的胆道闭锁患儿13例,将其中术后胆汁引流情况较差者作为引流不良组,切取肝门及肝内组织。收集3例Kasai术后因肝门部囊肿,反复发作胆管炎而行肝移植的胆道闭锁患儿,3例术后胆汁引流较好,为引流良好组,自吻合口开始,沿左右肝管分别间隔1cm连续取材。结果 引流不良组:肝内病理改变以纤维化加重、胆管增生及血管增生为主,增生胆管直径较小,肝门淤胆程度较肝内相对重。引流良好组:靠近肝门部位胆管增生较肝内轻,并以大胆管为主。肝左叶胆管直径较大(最大750μm),具有引流功能;肝右叶胆管增生明显,胆管直径较小(最大390μm)。结论 Kasai术后胆汁引流较好的病例均呈现左叶胆管直径较大,可能提示解剖肝门广度需要增加。
刘丹丹詹江华高伟宋亭亭张辉
关键词:胆道闭锁
胆道闭锁肝纤维化分级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分析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BA)肝纤维化临床病理特点,提出其肝纤维化评分方法并提示预后。方法选取2010年1月到2014年7月尸检(患儿死于非肝胆疾病)4例,BA肝活检22例(称为Kasai组),BA肝移植组自体肝活检12例(称为移植组)进行苏木素/伊红(HE)、马松(Masson)、CK19(上皮细胞特异性分子标志细胞角蛋白)染色观察患儿肝纤维化情况并收集其临床肝功能生化指标。双盲条件依据患儿肝病变特点将38例肝组织分为0-6共7级,测定门管区、P—P区(门管区-门管区)及增生胆管等病变面积做统计分析。结合患儿血生化检验值探究BA肝纤维化分级与临床肝功能关系。结果①BA肝内门管区、P—P区、胆管反应、假小叶及炎细胞变化显著,纤维化进程可分为0-6级,0级各部分无纤维组织增生,1级门管区增宽至3倍大小,界板可见,间质炎细胞轻度浸润,P-P区轻度增生,2级纤维化继续加重,3级门管区增宽〉4倍,界板模糊坏死,P-P区重度增宽,4级假小叶出现,肝纤维化进展至硬化期,门管区增宽无法界定、消失,至6级时纤维间隔弥漫,大量瘢痕形成。0—4级门管区及p-p区纤维组织增宽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管反应逐渐加重;4-6级以假小叶和间质病变为主,假小叶数量逐渐增多,炎细胞、纤维细胞等活性下降,胆管反应逐渐消失;②Kasai组患儿肝标本大部分在1-3级,1例出现假小叶归为4级,移植组患儿为4-6级。0—4级BA患儿血生化ALT、AST、胆红素及其组分先升高后下降肝功能逐渐下降。结论本分级标准较好体现BA患儿肝纤维化实际情况,3级以上预示已有肝硬化倾向,提示预后不良。
丁美云詹江华刘丹丹张辉卫园园高婷
关键词:胆道闭锁肝纤维化预后
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独特型异质性强度在过敏原检测用试剂盒中的应用
本发明属于临床医学/实验诊断学领域,涉及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实验诊断,具体是为变态反应疾病提供一个崭新的实验诊断指标,即过敏原特异性IgE(sIgE)抗体独特型异质性。过敏原sIgE抗体独特型异质性强度与患者临床表现或过敏症...
李会强李军普李柳栩黄伦辉张蓓崔亚琼刘丹丹于洋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