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原栋

作品数:18 被引量:88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五三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防科技工业技术基础科研项目武器装备预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理学化学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一般工业技术
  • 8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机械工程
  • 1篇矿业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5篇抗弹性能
  • 5篇复合材料
  • 5篇复合材
  • 3篇增强复合材料
  • 3篇纤维增强
  • 3篇高应变
  • 3篇高应变率
  • 2篇应变率
  • 2篇树脂
  • 2篇纤维
  • 2篇纤维增强复合...
  • 2篇力学性能
  • 2篇复合材料层
  • 2篇复合材料层板
  • 2篇标准物质
  • 2篇层板
  • 2篇力学性
  • 1篇电子天平
  • 1篇定值
  • 1篇动态力学性能

机构

  • 13篇中国兵器工业...
  • 6篇中国科学技术...
  • 2篇中国兵器工业...
  • 1篇国防科学技术...
  • 1篇中国电子科技...
  • 1篇中国原子能科...
  • 1篇中国电子科技...
  • 1篇中国兵器工业...
  • 1篇中航工业北京...
  • 1篇北京无线电计...

作者

  • 18篇刘原栋
  • 9篇冯家臣
  • 7篇彭刚
  • 6篇曲英章
  • 4篇高英莉
  • 3篇赵华
  • 2篇李永池
  • 2篇刘运峰
  • 2篇彭刚
  • 2篇赵辉
  • 1篇蔡静
  • 1篇林敏
  • 1篇陈艳
  • 1篇吴爱华
  • 1篇张倩
  • 1篇郑志才
  • 1篇余育苗
  • 1篇刘霞
  • 1篇沈兆武
  • 1篇李树虎

传媒

  • 3篇工程塑料应用
  • 3篇实验力学
  • 2篇化学分析计量
  • 2篇弹道学报
  • 1篇宇航计测技术
  • 1篇化学试剂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爆炸与冲击
  • 1篇高压物理学报
  • 1篇计量与测试技...
  • 1篇热固性树脂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4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抗弹性能表征研究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以其优越的性能在兵器装备防护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其服役环境中,要经受各种弹丸或碎片的冲击载荷作用,材料的应变率高达103~104/s,高应变率下材料的力学响应影响其抗高速侵彻性能。因此本文针对玻纤织物...
刘原栋
关键词:动态力学性能抗弹性能
文献传递
一种回转体类构件用中低温固化环氧树脂体系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采用等温黏度实验和浇铸体力学性能测试来优选自制改性固化剂CUR–1的配比,通过不同升温速率下的固化过程差示扫描量热并对固化物进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确定了体系的固化制度,研制出一种适用于发动机壳体或结构复杂的回转体类结构件的碳纤维湿法缠绕树脂基复合材料的中低温固化环氧树脂体系,用湿法缠绕工艺制作单向纤维缠绕成型复合材料环(NOL环)并进行了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CUR–1的含量为15份时,树脂体系具有适于湿法缠绕工艺的黏度和使用期,树脂可在80℃完全固化,同时浇铸体拉伸强度为84 MPa,拉伸弹性模量为3.8 GPa,断裂伸长率为5.4%,热变形温度为131℃。该树脂体系与纤维粘结性好,NOL环力学性能高,NOL环拉伸强度为2 451 MPa,拉伸弹性模量为146 GPa,层剪切强度为55 MPa。
陈艳郑志才王尚王强孙士祥刘原栋孟祥武徐晓媛
关键词:环氧树脂湿法缠绕
复合材料层板的抗贯穿机理与模拟研究被引量:15
2012年
为了研究树脂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板的抗侵彻贯穿机理和动态力学行为与抗侵彻毁伤的关系,通过球形破片模拟弹贯穿实验表征了复合材料层板抗高速侵彻的吸能特性;通过高速摄影技术分析了层板贯穿过程的瞬态变形失效特点;采用CT扫描成像及SEM电镜分析等手段研究了复合材料层板的抗贯穿破坏耗能模式。实验结果显示,高速冲击下层板抗贯穿吸能与入射速度成正比;高速侵彻过程是复合材料层板高应变率变形的动态过程,高应变率动态力学行为对复合层板抗贯穿吸能特性影响显著;冲击波在层板中的传播特性决定了不同破坏模式阶段的划分以及损伤区域的范围。基于复合层板高速贯穿下的动力学瞬态分析,建立了复合层板抗高速侵彻吸能的两阶段动态破坏模型,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符合良好。研究结果表明,应变率效应与惯性效应在复合材料层板抗侵彻性能分析中是不可忽视的2个关键因素。
彭刚王绪财刘原栋冯家臣
关键词:抗弹性能复合材料层板动态性能
三向Kevlar编织纤维材料抗弹性能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通过对三向Kevlar纤维增强(3DKW)复合材料的系列抗弹实验,研究了不同厚度靶的抗弹性能。通过"跨界速度区"方法直接测定了靶材的弹道极限V50值;在分析完全贯穿区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对靶材抗标准模拟钢球弹的贯穿耗能E和靶板面密度Fp的关系进行了总结,求得了材料单位面密度的耗能因子λ,并对靶材的弹道极限速度V50的值进行了预估;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能量分析工程模型,以该模型和完全贯穿实验数据为基础,得到了靶材的弹道极限V50值。本文对V50值的预测与实验结果良好符合。
王志海李永池余育苗刘原栋
关键词:抗弹性能
浅谈计量/检测技术机构样品收发管理
2014年
介绍计量/检测技术机构样品收发标准化管理,从样品流转方式、样品收发、原始记录证书与报告收发、印章管理等几个方面,详细叙述了计量/检测技术机构样品收发标准化管理具体方法和要求。
刘红菲赵华刘原栋张国民刘运峰
关键词:收发
基于量子化、芯片化的先进计量测试技术发展动态被引量:4
2020年
计量是国家质量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产品质量的提升离不开科学、精准的计量。工业发达国家极为重视计量测试技术的发展。通过搜集、整理量子效应计量、芯片级计量等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归纳分析了近年来国外先进计量测试技术发展动态与趋势。以量子技术和基本物理常数为基础建立量子计量基标准,将大幅提高测量准确度和稳定性,结合量子效应的微加工技术实现芯片尺度的测量等,微纳尺度计量技术也在科学研究、精密测量、智能制造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可为我国计量技术发展提供借鉴。
杜晓爽胡毅飞冯英强杨军何巍费丰刘原栋蔡静林敏林敏吴爱华谌贝刘杰
关键词:量子效应飞秒激光校准国际单位制
复合材料层板冲击剪切实验技术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基于HOPKINSON杆冲击剪切试验技术、复合材料层板的材料性能及应用特点的分析,对"杆-管"冲击剪切动态力学性能实验技术进行了改进优化,解决了输入杆跳动、同轴调节困难、结果分散大等实验技术问题。根据输入杆、输出管和复合材料试样的匹配分析,确立了输入杆、试样和输出管针对动态冲击剪切实验的约束尺寸条件。通过有限元数值分析,研究了预置剪切间隙对冲击剪切的影响,研究认为0.2 mm~0.3 mm间隙设计对Ф14.5 mm输入杆冲击2mm~4 mm层板试样的冲剪试验是合适的。冲击剪切实验数据表明,加载率对玻纤增强复合材料层板的动态剪切力学性能影响明显。
彭刚冯家臣刘原栋王丹勇王绪财李树虎
关键词:复合材料层板HOPKINSON杆
应变率对乙烯基酯树脂压缩力学行为影响的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为研究应变率对乙烯基酯树脂压缩性能的影响,在准静态与动态试验条件下,比较分析了不同加载速率时乙烯基酯树脂的压缩力学行为。研究发现,乙烯基酯树脂的压缩性能受加载速率影响显著,具有明显的应变率效应。动态试验条件下的屈服应力比准静态下提高57.0%~85.2%,而屈服应变略有降低,其屈服形貌和破坏特征也明显不同。
王绪财彭刚冯家臣刘原栋曲英章李茂东
关键词:应变率乙烯基酯树脂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高应变率拉伸实验技术研究被引量:20
2004年
本文对基于分离Hopkinson杆的反射式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动态拉伸实验技术进行了研究讨论。对加载杆中可能影响拉伸应力波波形实验分析的所有干扰波进行了较系统地定量分析研究,认为产生于试样端头与加载杆界面处的两主要干扰波对希望得到的应力波的测量和判别具有严重的不利影响,因此拉伸实验设计必须避开该主干扰波的重叠影响。文中对动态拉伸实验装置、实验要求及信号采集等作了分析。根据对试验结果的分析,针对复合材料动态拉伸实验技术的若干问题提出了一些处理方法和建议,诸如干扰波的规避、冲击信号合理测点的选取、加载杆长度匹配、复合材料拉伸试样的设计要求以及加载连接等问题。这些方法和建议包括在加载杆特定段上贴应变片,考虑到实验的准确性一般不用反射波进行数据计算处理,尽量缩短试样标距等。
彭刚冯家臣胡时胜曲英章高英莉刘原栋
关键词:复合材料应变率应力波
树脂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高应变率下力学性能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9年
综述了国内外在树脂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测试的实验技术、高应变率下力学性能和动态本构模型方面所开展工作的研究进展,指出了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王绪财曲英章彭刚冯家臣刘原栋
关键词:高应变率本构模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