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先安治疗冠心病34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3
- 2005年
- 目的:观察心先安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在常规治疗冠心病的基础上加用心先安注射液(60-90 mg)于5%葡萄糖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10-14 d为1疗程。同时设对照组。用药前、后用彩色多普勒仪检测E峰、A峰血流速度(EV、AV)、每博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观察临床症状并监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结果:用药后SV、LVEF,EV、AV/EV均有明显改善(P<0.01),临床症状改善(88.2%);无任何不良反应出现。结论:心先安是一种治疗冠心病安全而有效的新型药物。
- 刘国祥
- 关键词:心先安注射液LVEF疗效观察尿常规新型药物
- 肺栓塞诊断新进展被引量:4
- 2003年
- 刘国祥
- 关键词:肺栓塞超声心动图
- 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血清β2—微球蛋白测定及临床意义
- 2004年
- 目的 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浓度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测定9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与86例正常血压患者的血β2—MG浓度。β2—MG≥3.55μg/ml为增高。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与正常血压患者的血β2—MG浓度有显著差别。高血压组中血β2—MG增高36例(40%)和正常血压组有显著差别。结论 血β2—MG浓度增高常见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 刘国祥
-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血清Β2-微球蛋白
- 充血性心力衰竭联合用药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联合用药(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的剂量和安全性。方法:38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除一般治疗外,以利尿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为基础加用美托洛尔,必要时使用洋地黄进行治疗。ACE I和β-受体阻滞剂从小剂量开始使用,逐渐增加剂量达到最大耐受量(靶剂量)维持。结果:38例患者心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美托洛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达靶剂量维持用药,而双氢克尿塞和地高辛症状缓解后以小剂量维持,对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安全有效的。
- 刘国祥
- 关键词:充血性心力衰竭联合用药
- 心肌梗死与脑梗死患者血糖水平的对比分析
- 2006年
- 刘国祥
- 关键词:心肌梗死脑梗死血糖
- 国内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损伤的防治研究近况被引量:3
- 2014年
-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心血管疾病中最危险的急症之一,为降低其病死率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最有效的治疗是尽快使罪犯血管的再通,而血管的再通出现再灌注血流,再灌注损伤是AMI治疗罪犯血管的再通后心肌的再次损伤。目前由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氧自由基、细胞的钙超载、炎性反应等因素参与有关,因此再灌注损伤的防治机制也未完全明确,寻找有效的防治措施是临床重要课题。
- 徐桂波刘国祥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损伤
- 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及进展被引量:53
- 2011年
- 高血压脑出血以其高病死率和高致残率而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和健康。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可分为内科治疗及外科治疗,但长期以来还是缺乏明确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诊疗技术不断提高,在治疗手段上也有了创新,特别是微创血肿抽吸术的应用,给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带来了新策略。
- 黎鹏刘国祥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
- 冠心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检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检测价值。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患者血清CRP。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CRP明显增高。结论:CRP水平升高可能是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指标。
- 刘国祥
- 关键词:冠心病C反应蛋白动脉粥样硬化
- 影响心力衰竭预后的因素被引量:1
- 2005年
- 卢日辉韦尚林刘国祥
- 糖尿病与左室结构改变的关系探讨
- 2006年
- 刘国祥
- 关键词:糖尿病左心室超声心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