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山
- 作品数:13 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博士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人单纯疱疹病毒1型VP22介导的microdystrophin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其蛋白转导特性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构建含有人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VP22与人microdystrophin基因融合的重组腺病毒,体外感染成肌细胞C2C12,探讨VP22对microdystrophin基因在成肌细胞中的蛋白转导特性。方法设计引物,从质粒pSIN-rep5-VP22中扩增VP22全长基因,然后将VP22基因定向插入腺病毒穿梭质粒pShuttle-CMV,获得重组质粒pCMV-VP22;再用NotⅠ酶切含microdystrophin基因的pBSK-micro质粒,获得microdystrophin基因,片段回收后定向插入重组质粒pCMV-VP22,获得重组质粒pCMV-VP22-MICDYS。PmeI线性化重组质粒pCMV-VP22-MICDYS,去磷酸化后回收与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1共电转化BJ5183感受态细胞。同源重组后用选择性培养基筛选阳性克隆,提取质粒,脂质体介导转染293细胞,通过观察293细胞病变及PCR扩增目的基因等方法鉴定重组腺病毒。将含VP22-microdystrophin及microdystrophin的病毒上清分别转染成肌细胞C2C12,通过RT-PCR、Western-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icrodys-trophin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成功构建了含有VP22-microdystrophin基因的重组腺病毒,体外感染成肌细胞C2C12,Western-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VP22显著提高了microdystrophin蛋白在C2C12细胞中的表达。结论含有VP22-microdystrophin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VP22介导microdystrophin在成肌细胞C2C12间的转导,为利用此病毒进行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疾病的治疗研究奠定了基础。
- 熊符张成郑卉肖少波潘永飞许勇峰刘正山李勇
- 关键词:腺病毒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
- 杆状病毒转导不同哺乳动物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被引量:5
- 2008年
- 杆状病毒作为一种新型基因载体,若能有效转导不同哺乳动物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将会成为干细胞基因修饰研究领域中更理想的一种基因载体。本文探讨了重组杆状病毒(BacV-CMV-EGFP)对不同哺乳动物BMSCs的转导效率。体外原代培养小鼠、大鼠、猪、恒河猴及人的BMSCs。用培养3代以上的哺乳动物BMSCs进行病毒转导实验,转导2d后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在不同哺乳动物BMSCs中的表达,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重组杆状病毒对不同哺乳动物BMSCs的转导效率。结果显示:原代培养的小鼠、大鼠、猪、恒河猴及人的BMSCs于体外传代3次以上后,细胞呈现较均一的梭形,漩涡状生长;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显示,与小鼠、大鼠、猪的BMSCs相比,恒河猴及人有更多BMSCs表达绿色荧光蛋白,且荧光强度较强;杆状病毒对小鼠、大鼠、猪、恒河猴及人的BMSCs的转导效率分别为(21.21±3.02)%﹑(22.51±4.48)%﹑(39.13±5.79)%﹑(71.16±5.36)%及(70.67±3.74)%。上述结果表明,重组杆状病毒对不同哺乳动物BMSCs的转导效率不同,对恒河猴及人的BMSCs转导效率较高,说明重组杆状病毒可作为人或灵长类动物BMSCs基因修饰研究领域中更理想的基因载体。
- 刘正山张成卢锡林李勇许勇峰熊符冯善伟李玲
- 关键词:杆状病毒转导绿色荧光蛋白
- Mdx鼠细胞治疗的种子细胞及移植途径研究现状
- 2007年
-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是最常见的X连锁隐性遗传性肌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理想的细胞移植治疗就是将具有较好增殖和分化能力的细胞,高效移植入宿主病变器官并在其发挥治疗作用。Mdx鼠是DMD最为常见的动物模型,目前国内外许多研究者对其细胞治疗途径进行研究。就本文就近年来的一些研究成果做一综述。
- 刘正山张成
- 关键词:细胞治疗种子细胞MDX鼠
- Microdystrophin基因修饰后的自体脂肪干细胞左心房移植治疗DMD模型鼠的实验研究
- 目的带有microdystrophin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转导DMD模型鼠(mdx鼠)脂肪干细胞是否会改变其细胞特性,且经microdystrophin基因修饰后的脂肪干细胞自体左心房移植后是否能到达mdx鼠全身各病变肌组...
- 刘正山冯善伟李勇许勇峰张成
- 文献传递
- 神经梅毒26例磁共振成像表现被引量:17
- 2008年
- 目的 分析不同临床类型神经梅毒的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研究26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描述各种临床类型神经梅毒的MRI表现。结果26例神经梅毒患者中,17例MRI有异常表现。其中脑膜血管型梅毒7例,主要表现为脑部多发的缺血灶、梗死灶,少数表现为脑炎样改变;麻痹性痴呆6例,主要表现为额、颞叶萎缩,少数伴有脑缺血灶、颗粒性室管膜炎及海马硬化;脊髓膜血管梅毒3例,主要表现为下颈段至下胸段脊髓轻度肿胀,其内可见多发的缺血灶;脊髓痨1例,其脑部MRI表现为缺血灶。9例患者MRI表现正常,其中脑膜型梅毒4例,脊髓痨5例。结论 不同临床类型神经梅毒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但缺乏特异性,临床上容易误诊。
- 周畅邓德茂张晨许勇峰刘正山罗伯宁张成孟悛非
- 关键词:神经梅毒磁共振成像MRI表现麻痹性痴呆
- 不同基因载体转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比较
- 2008年
- 目的比较腺病毒载体、腺相关病毒载体、杆状病毒载体和质粒载体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的转导效率。方法体外原代培养hBMSCs,进行腺病毒载体、腺相关病毒载体、杆状病毒载体和质粒载体转染实验。采用倒置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经基因载体转染后的hBMSCs胞内目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基因载体转染后的部分hBMSCs胞内有GFP表达而发绿色荧光,其中杆状病毒转导的hBMSCs荧光强度较强。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腺病毒载体、腺相关病毒载体及质粒载体的转导效率和绿色荧光蛋白阳性细胞平均荧光强度分别是42%、37%、22%和158、115、77,均明显低于杆状病毒的70%(P<0.01)和212(P<0.05)。结论杆状病毒载体对hBMSCs的转导效率高于腺病毒载体、腺相关病毒载体和质粒载体,有望成为人体基因治疗研究中更为理想的基因载体。
- 刘正山张成尚延昌熊符冯善伟李勇许勇峰周畅
- 关键词:杆状病毒基因载体转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 pVAX1-microdystrophin重组质粒的构建及其治疗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构建含有人microdystmphin基因的重组质粒,体内、外研究其表达,为进一步应用此重组质粒来研究电转、静脉、动脉注射或加入其它基因来增强microdystrophin基因的表达等方法对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Duchennen musculardystrophy,OMD)进行基因治疗奠定基础。方法用NotI酶切含microdys—trophin基因的pBSK-MICRO质粒,获得microdystrophin基因。片段回收后定向插入真核表达质粒pVhX1,获得重组质粒pAMICDYS。然后将重组质粒pAMICDYS转染小鼠成纤维细胞3T3细胞,通过逆转录-PCR以及间接免疫荧光检测microdystmphin的转录及蛋白表达;最后将重组质粒pAMICDYS通过肌肉注射到DMD模型鼠胫前肌中,检测治疗肌肉的病理变化和microdystrophin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构建了含有microdys—troth基因的重组质粒,并在体外得到了很好表达,体内研究表明microdystrophin基因在mdx鼠TA也有一定程度的表达,而且减少了所治疗肌肉的核中移数量,证实了其对mdx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结论该重组质粒的构建及体内、外得到成功表达,为下一步用该质粒进行电转、静脉、动脉注射或加入其它基因来增强microdystrophin基因的表达来治疗DMD疾病奠定了基础。
- 熊符张成郑卉肖少波于美娟许勇峰刘正山周畅
- 关键词:重组质粒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
- 平山病患者的临床电生理及颈磁共振成像研究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研究平山病(HD)患者的临床特征、肌电生理及颈磁共振成像(MRI)特点。方法观察15例HD患者的特殊临床表现,检测双侧上肢远端及下肢常规肌电图及周围神经传导速度,行颈部自然位、过屈位及过伸位MRI扫描,观察低位颈髓有无萎缩及颈椎曲线情况。结果15例患者均为男性,青春期起病.病变均表现为上肢远端肌肉、骨间肌、鱼际肌萎缩和双手厥冷无力。肌电图检查示患者受累侧远端肌运动单位平均时限宽,多相波增多,波幅显著增高(巨大电位),主要位于C7、C8及T1节段。颈自然位MRI示9例患者低位颈髓萎缩,主要在C5、C6节段。所有患者过屈位时颈髓前移、变扁平,变扁节段以C6为主。结论HD主要发生在青春期,以男性多见,临床表现和肌电图检查提示局限于下位颈髓的前角病变,颈部自然位和过屈位MRI不同的特点可协助诊断。
- 冯善伟梁银杏梁颖茵罗柏宁杜娟刘正山张成
- 关键词:平山病肌萎缩肌电生理颈椎
- 大鼠脂肪源性神经干细胞在体外分化为雪旺细胞样细胞的实验研究
- 目的探讨脂肪源性的神经干细胞可否分化为雪旺细胞样细胞。方法1、从雄性SD大鼠提取ADSC,在体外培养,并传3~5代。对这些3~5代的ADSC进行流式鉴定,成脂成骨功能鉴定,中胚层标志物鉴定,以及一系列的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
- 许勇峰张成刘正山冯善伟
- 文献传递
- Microdystrophin基因修饰的自体脂肪干细胞左心房移植治疗DMD模型鼠的试验研究
-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DMD)是一种以骨骼肌进行性变性、坏死为主要病理特征的X连锁隐性遗传性肌肉疾病,在出生活男婴中发病率为1/3500。目前已知DMD是...
- 刘正山
- 关键词:肌营养不良症重组杆状病毒基因修饰成肌分化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