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 作品数:9 被引量:37 H指数:4 供职机构: 长沙市第四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湖南省医药卫生科研计划课题 长沙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脂肪栓塞综合征的临床观察及护理经验 2012年 目的:观察创伤后并发脂肪栓塞的护理效果。方法:通过对8例多发性骨折患者的呼吸、意识、体温、脉搏、皮肤的严密观察、早期发现,为快速诊断脂肪栓塞提供依据。结果:经过及时的治疗和护理,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早期观察和精心护理是早期诊断和正确治疗脂肪栓塞的关键。 李政辉 刘洪关键词:脂肪栓塞 护理 地舒单抗与唑来膦酸联合治疗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及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 观察地舒单抗与唑来膦酸联合治疗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患者骨密度及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根据住院编号单双数法将2021年1月—2022年6月长沙第四医院收治的PMOP患者90例分为唑来膦酸组(n=45)与联合药物组(n=45)。唑来膦酸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联合药物组在唑来膦酸组基础上加用地舒单抗注射液治疗,2组均治疗1年。比较2组治疗前后腰椎(L_(1~4))骨密度、股骨颈骨密度、Wards三角区骨密度、骨代谢指标[甲状旁腺素(PTH)、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CTXⅠ)、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ⅠNP)]、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WHO生活质量量表(WHOQOL-BREF)评分,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年后,2组腰椎(L_(1~4))、股骨颈、Wards三角区骨密度高于治疗前,且联合药物组高于唑来膦酸组(P均<0.01);2组血清PTH、CTXⅠ水平低于治疗前,血清PⅠNP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联合药物组降低/升高幅度大于唑来膦酸组(P均<0.01);2组VAS评分低于治疗前,Harris评分、WHOQOL-BREF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联合药物组降低/升高幅度大于唑来膦酸组(P均<0.01)。联合药物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唑来膦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33%vs.8.89%,χ^(2)=0.540,P=0.502)。结论 地舒单抗与唑来膦酸联合治疗对PMOP患者骨密度、骨代谢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可有效缓解其疼痛程度,提高患者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 韩志鹏 刘洪关键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唑来膦酸 骨密度 骨代谢 动态监测PCT、WBC、ESR、hsCRP诊断骨科内固定术后早期切口感染 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联合血清白细胞(WBC)、红细胞沉降率(ESR)、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连续监测在骨科内固定术后早期切口感染诊断中的意义。方法观察骨科内固定术后疑似切口感染者54例,分为感染组(21例)和非感染组(33例),术前1 d及术后第1、2、3、5、7天取空腹外周静脉血3 ml检测PCT、WBC、ESR、hs CRP。结果感染组术后第3、5、7天PCT高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各时间点WB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第1、2、3天ESR、hs 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术后第5、7天ESR、hs CRP明显高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监测PCT、WBC、ESR、hs CRP可以明确骨科内固定术后早期感染的诊断。 向忠 贺建军 唐长友 刘洪 李浩波 周贤超 凌旻 李智勇 段晓明关键词:术后切口感染 红细胞沉降率 芪脂补肾壮骨方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探讨芪脂补肾壮骨方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将74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现代医学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芪脂补肾壮骨方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对比两组患者双侧大腿和小腿的周径差值;运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估患者的关节功能;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rocollagen typeⅠN-terminal propeptide,PI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ross-linked C-telopeptide of typeⅠcollagen,β-CTX)、骨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的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59%(35/37),对照组为78.38%(29/37),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的双侧大腿、小腿的周径差值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的大腿、小腿的周径差值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双侧大腿、小腿的周径差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疼痛、肢体畸形、日常生活功能、关节活动度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的疼痛、肢体畸形、日常生活功能、关节活动度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疼痛、肢体畸形、日常生活功能、关节活动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PINP、β-CTX、BALP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的PINP、BALP明显升高,β-CTX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PINP、BALP高于对照组,β-CTX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脂补肾壮骨方可提高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有助于改善术后关节功能,调节骨代谢的分泌。 唐长友 刘成刚 陈善斌 刘洪 李明清 贺健军关键词:骨代谢 骨碱性磷酸酶 氨甲环酸局部应用对降低膝关节周围骨折围术期失血量的影响研究 2021年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氨甲环酸降低膝关节周围骨折围术期失血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8年9月-2020年8月收治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79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在手术结束前伤口周围局部浸润氨甲环酸生理盐水溶液(2 g/20 m L);对照组仅使用生理盐水20 mL局部浸润。比较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DVT、PE等血栓相关并发症。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引流量、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总失血量及输血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降低膝关节周围骨折围术期总失血量和隐性失血量的工作中,手术结束前伤口周围局部浸润氨甲环酸的临床效果显著,可减少伤口术后出血量,降低输血率。 陈善斌 周贤超 李智勇 刘洪 唐长友关键词:氨甲环酸 膝关节周围骨折 内固定术 失血量 正清风痛宁注射液和玻璃酸钠注射液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效果对照分析 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比较分析正清风痛宁注射液和玻璃酸钠注射液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2日~2020年3月22日接受治疗的104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Ⅰ组52例和Ⅱ组52例。Ⅰ组患者应用玻璃酸钠注射液关节腔内注射治疗,Ⅱ组应用正清风痛宁注射液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分析结果。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治疗,无脱落案例。Ⅰ组治疗有效率为92.31%,Ⅱ组治疗有效率为90.38%。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针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而言,应用玻璃酸钠与正清风痛宁实施关节腔内注射的疗效相当,均能够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李智勇 陈善斌 刘洪关键词:膝骨性关节炎 正清风痛宁注射液 玻璃酸钠注射液 一种肢体吊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肢体吊架,具体涉及肢体吊架技术领域,包括两个支撑架,两个所述支撑架之间固定设有两个第一滑杆,两个所述第一滑杆底端设有同一个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底端设有两个对患者肢体进行支撑的关节吊带;所述第一滑杆外... 魏伟强 刘洪n-HA/PA66复合人工椎板与医用防粘连膜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瘢痕粘连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比较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复合人工椎板与医用防粘连膜在预防脊柱后路术后椎管内瘢痕粘连的效果。方法纳入自2013-06—2015-06手术治疗的20例L_2椎体爆裂骨折,术中均切除L_2椎板减压,观察组(10例)术中置入n-HA/PA66复合人工椎板预防术后椎管内瘢痕粘连,对照组(10例)术中置入医用防粘连膜预防术后椎管内瘢痕粘连。结果 20例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并且获得至少24周有效随访。术后第1周CT显示所有患者L_(1~3)椎管面积及L_2椎管矢状径均已恢复,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4~24周,观察组L_(1~3)椎管面积及L_2椎管矢状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愈合后取内固定术中观察组未发现瘢痕组织与硬膜囊粘连,对照组6例出现不同程度瘢痕增生(Rydell分级:Ⅰ级2例,Ⅱ级3例,Ⅲ级1例)。结论 n-HA/PA66复合人工椎板预防椎板切除术后椎管内瘢痕粘连的效果比医用防粘连膜更好。 刘洪 唐长友 陈善斌 凌旻 李浩波 周贤超 贺建军关键词:脊柱后路手术 椎板切除术 瘢痕粘连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 人工椎板 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减少老年股骨远端骨折LISS钢板内固定术后失血量效果观察 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减少老年股骨远端骨折微创钢板内固定系统(LISS)术后失血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自2016-01—2019-04行LISS钢板内固定治疗的47例老年股骨远端骨折,其中20例在切口周围软组织局部应用氨甲环酸(观察组),27例未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对照组)。结果47例手术均在3 h内顺利完成,术后未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术后所有患者凝血功能各项指标及D-二聚体未见异常。观察组术后引流量、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总失血量均少于对照组,术后输血患者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口周围软组织局部应用氨甲环酸(2 g/40 mL)能有效减少老年股骨远端骨折LISS内固定术后失血量,可降低术后输血概率,同时还有以下优点:①避免术前30 min静脉通路用药拥堵;②减轻药物全身影响和副作用,同时维持术区局部高浓度并发挥最大效应;③不增加血栓发生率。 陈善斌 唐长友 刘洪 凌旻 周贤超 魏伟强 李智勇 沈翔 贺健军关键词:股骨远端骨折 氨甲环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