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群芳

作品数:13 被引量:139H指数:10
供职机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农业攻关项目广东省海洋渔业科技推广专项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对虾
  • 6篇凡纳滨对虾
  • 4篇蝇蛆
  • 4篇蝇蛆粉
  • 3篇生化指标
  • 3篇免疫
  • 3篇黄颡
  • 3篇黄颡鱼
  • 3篇谷胱甘肽
  • 2篇代鱼粉
  • 2篇血清
  • 2篇营养
  • 2篇鱼粉
  • 2篇替代鱼粉
  • 2篇维生素
  • 2篇维生素E
  • 2篇消化酶
  • 2篇罗非鱼
  • 2篇抗氧化
  • 2篇吉富罗非鱼

机构

  • 11篇广东省农业科...
  • 7篇华中农业大学
  • 5篇华南农业大学
  • 2篇广东省农业科...
  • 1篇广州飞禧特水...

作者

  • 13篇刘群芳
  • 12篇王国霞
  • 12篇曹俊明
  • 11篇黄燕华
  • 9篇周婷婷
  • 8篇孙智武
  • 6篇文远红
  • 4篇严晶
  • 4篇张荣斌
  • 3篇莫文艳
  • 3篇刘小玲
  • 2篇陈冰
  • 2篇黄文庆
  • 2篇陈晓瑛
  • 2篇赵红霞
  • 1篇林佳南
  • 1篇陈燕
  • 1篇刘晓玲
  • 1篇徐黎明
  • 1篇陈燕

传媒

  • 3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淡水渔业
  • 2篇饲料工业
  • 2篇南方水产科学
  • 1篇水产学报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水产科学
  • 1篇动物营养学报

年份

  • 6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蝇蛆粉替代鱼粉对黄颡鱼肌肉品质的影响被引量:20
2013年
选用初始体质量约2.02 g的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960尾,随机分为6组,分别投喂6种用蝇蛆粉替代饲料中0%、20%、40%、60%、80%、100%鱼粉配制的等氮(39.5%)等能(16.8 MJ/kg)饲料,分别记为G0、G20、G40、G60、G80和G100。养殖期为60 d。结果显示,黄颡鱼肌肉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受蝇蛆粉替代鱼粉水平的影响不显著(P>0.05),但G60~G100灰分含量与G0相比显著升高(P<0.05)。蝇蛆粉替代鱼粉对肌肉pH、滴水损失(DL)、蒸煮损失(CL)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影响不显著(P>0.05)。与G0相比,G20~G100肌肉胶原蛋白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G40~G60肌肉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G0相比,G80肌肉精氨酸(Arg)、组氨酸(His)、苯丙氨酸(Phe)、必需氨基酸(TEAA)含量显著高(P<0.05),各替代组总氨基酸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肌肉谷氨酸(Glu)、甘氨酸(Gly)、丙氨酸(Ala)、天冬氨酸(Asp)等风味氨基酸和总风味氨基酸(TFAA)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肌肉C14:0、C18:3n-3、DHA、EPA+DH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n-3 PUFA含量和n-3/n-6比值随蝇蛆粉替代鱼粉水平的升高而降低,其中G60~G100显著低于G0(P<0.05);C16:1、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随替代水平增加而升高,其中G60和G100显著升高(P<0.05)。结果表明,当蝇蛆粉替代鱼粉水平不超过40%时,除MDA含量显著降低外,蝇蛆粉对黄颡鱼肌肉常规成分、理化指标、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影响不显著。
黄燕华文远红曹俊明王国霞莫文艳陈晓瑛刘群芳刘小玲
关键词:黄颡鱼鱼粉蝇蛆粉肌肉品质脂肪酸
黄颡鱼营养需求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11年
黄颡鱼是一种优质名贵的经济鱼类,在我国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其营养需求和饲料添加剂研究越来越多。综述了黄颡鱼对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能量、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需求量的研究进展和部分功能性添加剂在黄颡鱼配合饲料中的应用现状。
文远红曹俊明黄燕华陈燕王国霞周婷婷刘群芳
关键词:黄颡鱼营养需求添加剂
β-葡聚糖与硒、维生素E联合添加对凡纳滨对虾组织生化指标及免疫、抗氧化相关酶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5
2013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在饲料中联合添加β-葡聚糖(βG)与硒(Se)、维生素E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组织生化指标及免疫、抗氧化相关酶mRNA表达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水平的βG、Se(蛋氨酸硒形式)和维生素E(维生素E醋酸酯形式),配制成5种试验饲料,其组合及添加量分别为0、300 mg/kgβG、300 mg/kgβG+0.2 mg/kg Se、300 mg/kgβG+100 mg/kg维生素E、300 mg/kgβG+0.2 mg/kg Se+100 mg/kg维生素E,并分别记作G0、G1、G2、G3和G4。选取初始体质量为(0.83±0.02)g的凡纳滨对虾800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虾,分别投喂1种试验饲料。养殖周期为5周。结果表明:与G0组相比,G1、G4组的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G4组的血清尿酸含量和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葡萄糖含量与谷草转氨酶活性以及肝胰腺总蛋白含量与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肝胰腺酚氧化酶原mRNA相对表达量,G4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G2组显著高于G1组(P<0.05)。与G0组相比,G1、G2、G3和G4组肝胰腺溶菌酶mRNA相对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与G1组相比,G2、G3和G4组肝胰腺溶菌酶mRNA相对表达量均有所降低,且G4组达到显著降低(P<0.05)。肝胰腺超氧化物歧化酶mRNA相对表达量以G2组为最高,显著高于G3组(P<0.05)。G4组的肝胰腺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mRNA相对表达量最高,与G2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G0、G1和G3组(P<0.05)。由此得出,饲料中βG与Se二者联合添加能一定程度地提高凡纳滨对虾的免疫防御功能,可作为凡纳滨对虾的复合免疫增强剂。
刘群芳曹俊明黄燕华王国霞文远红周婷婷孙智武刘小玲
关键词:维生素EMRNA表达
家蝇蛆粉替代鱼粉对凡纳滨对虾肌肉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肌苷酸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1
2012年
采用等蛋白替代方式,以家蝇蛆粉(housefly maggot meal)分别替代饲料中0、20%、40%、60%、80%和100%的鱼粉,配制6种等氮等能的饲料,饲养初始体质量(0.56±0.03)g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相应记为G0、G20、G40、G60、G80和G100实验组。养殖45 d后测定对虾肌肉的常规成分和氨基酸、肌苷酸含量,研究家蝇蛆粉对凡纳滨对虾肌肉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凡纳滨对虾肌肉粗蛋白和灰分含量随家蝇蛆粉替代水平的增加而升高,其中G100组粗蛋白含量和G80、G100组灰分含量显著高于G0组(P<0.05);水分和粗脂肪含量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各组肌肉游离氨基酸中谷氨酸、丙氨酸等鲜味氨基酸和游离鲜味氨基酸总量之间无显著性差异;除G40组外,G20-G100组游离必需氨基酸总量显著高于G0组(P<0.05);与G0组相比,替代组游离精氨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游离赖氨酸含量随替代水平的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G20组游离氨基酸总量显著高于G0组(P<0.05),其他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替代组肌肉结合氨基酸中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和丙氨酸等鲜味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和氨基酸总量与G0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G20-G80组肌肉肌苷酸含量与G0组相比差异不显著,G100组显著升高(P<0.05)。结果表明,当家蝇蛆粉替代鱼粉水平不超过60%时,除凡纳滨对虾肌肉游离精氨酸含量显著升高外,对肌肉常规营养成分组成和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和肌苷酸含量无显著性影响。
严晶曹俊明王国霞黄燕华张荣斌刘群芳孙智武文远红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肌肉成分氨基酸肌苷酸
谷胱甘肽在水产动物中的营养生理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12年
生物体的抗氧化防御系统对维持其机体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水产动物的主要抗氧化防御体系包括酶和非酶系统,两者协作能有效清除机体内的活性氧和活性氮等自由基。其中,抗氧化酶系统主要包括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
周婷婷曹俊明赵红霞文远红孙智武刘群芳
关键词:谷胱甘肽水产动物抗氧化免疫
硫酸安普霉素对嗜水气单胞菌体外抑菌和体内抗感染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研究了硫酸安普霉素(apramycin sulphate)对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A.h)的体外抑菌效果及饲料中添加硫酸安普霉素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体内抗A.h感染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硫酸安普霉素MIC、MBC和MBC/MIC分别为0.5μg/mL、1.0μg/mL和2;硫酸安普霉素在A.h调整期具有明显的抑菌效果,属于静止期杀菌药物,具有较长的抗菌后效应(PAE),呈明显的浓度依赖性;经过10代继代培养,其耐药性获得速率为2倍。A.h浸泡感染96 h后,对照组累积死亡率为86.7%,添加组为44.3%~66.7%,相对保护率为23.1%~50.1%。结果表明,硫酸安普霉素对A.h具有良好的体外抑菌效果,不易产生耐药性;在饲料中添加硫酸安普霉素,可以提高凡纳滨对虾抗A.h感染能力,添加量为240 mg/kg饲料时作用最显著。
孙智武黄燕华曹俊明王国霞陈冰莫文艳周婷婷刘群芳
关键词:硫酸安普霉素
饲料中添加谷胱甘肽对吉富罗非鱼生长、组织生化指标和非特异性免疫相关酶的影响被引量:20
2013年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对吉富罗非鱼(GIFT)生长性能、组织生化指标和非特异性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影响,实验选用720尾体质量为(3.27±0.04)g的罗非鱼,随机分为6组,分别投喂基础饲料(对照组)和5种添加80、160、240、320和400 mg/kg GSH的试验饲料,养殖期为7周。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320 mg/kg组罗非鱼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蛋白质沉积率(PDR)和肝脏RNA/DNA比值分别显著升高,饲料系数显著降低;各添加组罗非鱼肝体比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160~320mg/kg组罗非鱼粗蛋白和240~300 mg/kg组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均在240 mg/kg组达到最高值。320 mg/kg组血清尿素氮(UN)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160~400mg/kg组血清和肝脏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Ⅰ(IGF-Ⅰ)显著高于对照组和80 mg/kg组。240~400 mg/kg组血清溶菌酶(LZM)、320~400 mg/kg组肝脏LZM活性分别显著高于其它各组;与对照组相比,320 mg/kg组血清一氧化氮合成酶(NOS)活性显著升高;各添加组血清碱性磷酸酶(AKP)和酚氧化酶(PO)、肝脏AKP、酸性磷酸酶(ACP)和NOS活性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谷胱甘肽能显著提高吉富罗非鱼幼鱼的生长性能,提高全鱼粗蛋白与粗脂肪含量、血清和肝脏IGF-Ⅰ水平以及非特异性免疫相关酶活性。以增重率为评价指标,计算出吉富罗非鱼幼鱼饲料中谷胱甘肽的最适添加量为355.13 mg/kg。
周婷婷曹俊明黄燕华陈冰王国霞孙智武刘群芳刘晓玲
关键词:吉富罗非鱼谷胱甘肽非特异性免疫
芽孢杆菌和低聚木糖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消化酶活力的影响被引量:11
2011年
研究芽孢杆菌(Bacillus spp.Bacteria)和低聚木糖(Xylooligosaccharides)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幼虾生长性能和主要消化酶活力的影响。试验选取初始体重(0.78±0.02)g的凡纳滨对虾幼虾840尾,随机分为6组,分别投喂添加不同水平芽孢杆菌和低聚木糖的6种饲料。两种物质的添加量分别为(cfu/g,mg/kg):G0(0,0)、G1(1080,)、G2(10100,)、G3(01,400)、G4(108,1 400)和G5(10101,400)。养殖42 d后测定对虾的生长指标、体成分和胃、肝胰腺和肠道消化酶活力。结果显示,G1、G2和G3组对虾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G0组(P<0.05),G5组显著低于G0组(P<0.05)。在同一芽孢杆菌水平下,G4和G5组的蛋白质效率分别显著低于G1和G2组(P<0.05)。与G0组相比,G1、G2和G3对虾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不同程度升高,饲料系数降低,其中G1组的效果最好。G4和G5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低于G0组,并显著低于G1组(P<0.05),但饲料系数显著高于G1组。试验虾的存活率为76.4%~88.6%,其中最高的为G3组,其次为G1组,均显著高于G0和G4、G5组(P<0.05)。各组对虾的水分和粗蛋白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与G0组相比,G1组粗脂肪含量显著升高(P<0.05),各添加组灰分含量显著降低(P<0.05)。在同一低聚木糖水平下,随着芽孢杆菌的添加水平的升高,对虾肠道各消化酶活力呈现上升的趋势。与G0组相比,G1和G2组对虾肝胰腺淀粉酶活力增加,肠道、胃消化酶活力和肝胰腺蛋白酶和脂肪酶活力显著升高。G3、G4和G5组对虾肝胰腺消化酶活力显著上升(P<0.05)。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芽孢杆菌或低聚木糖可提高凡纳滨对虾幼虾的存活率,增强消化道特别是肠道的消化酶活力,但联合添加芽孢杆菌和低聚木糖的效果不理想。
陈晓瑛曹俊明王国霞黄燕华张荣斌黄文庆严晶刘群芳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低聚木糖芽孢杆菌消化酶
β-葡聚糖与硒、维生素E联合添加对凡纳滨对虾生长、血清免疫和抗氧化指标及抗病力的影响被引量:15
2013年
选取800尾初始体质量为(0.83±0.02)g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随机分成5组,分别投喂添加β-葡聚糖(βG)、硒(Se)和维生素E(VE)的饲料,其组合和添加量分别为:0、300 mg/kgβG、300 mg/kgβG+0.2 mg/kg Se、300 mg/kgβG+100 mg/kg VE、300 mg/kgβG+0.2 mg/kg Se+100 mg/kg VE,记为G0、G1、G2、G3和G4,养殖35 d,养殖结束后,采用肌肉注射法对凡纳滨对虾进行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感染。结果显示,养殖结束时G2组对虾增重率最高,比G1组提高6.4%;饵料系数比G1组降低6.3%,显著低于G1组(P<0.05);G3组对虾存活率显著低于G0和G1组(P<0.05)。与G0组相比,G4组对虾血细胞总数和血清酚氧化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与G1组相比,G2 G4组血细胞总数和酚氧化酶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但溶菌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G3组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低于G4组(P<0.05);G2组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添加组(P<0.05),而与G0组差异不显著(P>0.05)。G4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4组(P<0.05);谷胱甘肽转移酶活性在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G1组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高于G2和G4组(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以G2组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G1和G3组次之,分别显著高于G0和G4组(P<0.05)。G1、G2和G4组血清丙二醛含量较低,分别显著低于G0和G3组(P<0.05);抗超氧阴离子活性较高,分别显著高于G3组(P<0.05)。与G1组相比,G3组总抗氧化能力显著升高(P<0.05)。注射WSSV粗提液72 h时,对虾的累积死亡率以G0组最高,G1 G4的累积死亡率呈现降低的趋势,其中G2和G4组显著降低(P<0.05),其相对保护率分别为30.8%和26.9%。结果表明,βG与Se联合添加能一定程度提高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降低饵料系数;与单独添加βG相比较,βG与Se联合添加或βG与Se、VE三者联合添加均能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的非特异性免疫、抗氧化能力和抗病力。
刘群芳曹俊明黄燕华王国霞莫文艳周婷婷孙智武刘小玲
关键词:Β-葡聚糖维生素E凡纳滨对虾抗病力
复合酶制剂对黄颡鱼生长性能、血清生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9
2013年
选取360尾初始体质量约为2.48 g的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幼鱼,随机分为4组,分别投喂添加0(对照)、100 mg·kg-1、200 mg·kg-1和400 mg·kg-1复合酶制剂的试验饲料,养殖8周。结果表明,黄颡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摄食量随复合酶制剂添加量的增加而升高,其中400 mg·kg-1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摄食量分别比对照组高出15.4%、7.5%和20.3%(P〈0.05)。各组黄颡鱼的粗蛋白质、粗脂肪、水分和灰分质量分数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复合酶制剂水平的增加,血清尿素浓度逐渐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力和总蛋白质量浓度升高,血清溶菌酶活力则先升高后降低,在100~200 mg·kg-1时有最高值(P〈0.05);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和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饲料中添加400 mg·kg-1复合酶制剂能显著提高黄颡鱼的生长性能和血清谷丙转氨酶活力,降低血清尿素水平;200 mg·kg-1能显著提高血清总蛋白质量浓度、谷草转氨酶和溶菌酶活力。
王国霞刘群芳黄文庆林佳南黄燕华徐黎明
关键词:黄颡鱼复合酶制剂生化指标免疫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