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玉卿
- 作品数:5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 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译研究
- 言外之意是中外文学创作的追求和审美标准,是文学作品的机体营养,是语言交际的巧妙策略。言外之意体现艺术语言的情景交融、含蓄隽永、无言载意;更体现语言交流的风趣幽默、委婉含蓄、弦外之音。中外哲学、文学、语言学三个领域对言外之...
- 卢玉卿
- 关键词:文学作品英语翻译审美意象语言哲学
- 语言学派翻译研究的意义观——一个历时的视角被引量:6
- 2009年
- 本文从历时的角度对语言学派翻译研究的意义观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指出语言学派翻译研究的发展轨迹是一个由言内到言外,由静态到动态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提出:当代语言学派翻译研究已开始走向整合结构主义语言学静态意义观与语用学动态意义观的新阶段,意义是翻译的本体,而动、静态意义综合研究才是翻译研究的本体研究。
- 卢玉卿温秀颖
- 关键词:语言学派意义观
- 审美意义的翻译模式与诗歌翻译
- 2013年
- 如何翻译诗歌?翻译什么?是语言的形式、语音、节奏,还是解释内容?对此,本文提出诗歌的审美意义在于审美意象和意境,根据现象学美学理论指出二者的关系是一和多的图式联结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将以审美意象图式为基础的言外之意翻译模式引入诗歌翻译中,并据此对一些诗歌翻译作品进行审美分析。通过分析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事实:诗歌翻译的重点在于保留原作的审美意义,即原作的审美意象和意境,这是诗歌的灵魂。
- 卢玉卿
- 关键词:审美意义审美意象意境翻译模式
- 语文学范式翻译研究的意义观——翻译理论的历时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本文对语文学范式翻译研究的几个代表人物的理论进行梳理和剖析,对他们的翻译研究的意义观进行了探讨,指出语文学范式翻译研究是以意义观为主线索而发展的,是翻译意义观的启蒙期和雏形阶段。
- 卢玉卿
- 关键词:意义观言内意义言外之意
- 闵福德《易经》英译述评被引量:12
- 2017年
- 《易经》作为六经之首的中国典籍较早传入西方。其翻译,随着历史的推演历经了三个阶段。其中,在第三阶段最能体现其特点的翻译当属约翰·闵福德近千页的译本,不论从内容结构、语言形式上,还是在诗学价值传递、文化意象的保留和详尽的研究性阐释上,都更全面地、更加中国化地演绎了《易经》的全貌及其解释的发展历程。
- 卢玉卿张凤华
- 关键词:《易经》《易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