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南日 作品数:28 被引量:204 H指数:9 供职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所长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医药卫生 理学 更多>>
一株不产毒的黄曲霉SX0104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株不产毒的黄曲霉SX0104及其应用,特别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株不产毒的黄曲霉SX0104,所述黄曲霉SX0104的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0520。本发明所述黄曲霉SX0104... 岳晓凤 李培武 张奇 印南日 马飞文献传递 基于GC-MS检测油料中多环芳烃基质固相提取方法优化 2024年 油料作物由于含油量高、基质复杂,导致其弱极性多环芳烃类化合物提取率低,成为准确检测高油样品中多环芳烃的瓶颈。本文对比了16种多环芳烃的GC-MS/MS检测条件SIM(Single Ion Monitoring)模式和SRM(Selective Reaction Monitoring)模式质谱信号响应,SRM模式干扰峰更少,检出限更低;对比了QuEChERS和超声辅助提取方法对大豆、油菜籽、花生三种油料中16种多环芳烃的提取效果,超声辅助提取的基质效应很高,部分多环芳烃基质减弱80%以上,且油菜籽的提取稳定性差,部分相对标准偏差达到32%~45%。并比较了乙腈和丙酮作为QuCEhERS方法提取溶剂的提取效果。结果表明,QuCEhERS方法中乙腈作为提取溶剂,在极性最弱的多环芳烃回收率低,如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等,回收率甚至小于10%。而丙酮作为QuCEhERS方法提取溶剂,而在极性弱的多环芳烃中,回收率提高了3~5倍,适合提取高油样品中多环芳烃。三种油料基质匹配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均在0.99以上。16种多环芳烃均能获得较好的回收率(58%~100%),相对标准偏差为0.4%~10.6%,方法稳定性好。 钟诚 戚欣 李松鹤 印南日 王秀嫔关键词:油料 多环芳烃 GC-MS 净化二乙酸镳草镰刀菌烯醇免疫吸附剂及免疫亲和柱 本发明涉及净化二乙酸镳草镰刀菌烯醇免疫吸附剂。所述的免疫吸附剂包括固相载体和与该固相载体上偶联的抗二乙酸镳草镰刀菌烯醇单克隆抗体,所述的抗二乙酸镳草镰刀菌烯醇抗体为由保藏编号为CCTCC NO:C201881的杂交瘤细胞... 李培武 李慧 印南日 唐晓倩 张文文献传递 大豆及其制品国内外标准现状及比较分析 对国内外大豆及其制品标准现状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比对了质量标准、产品标准和检测方法标准,提出了我国大豆及其制品标准与国外相比存在问题与发展方向。 印南日 李培武 谢立华 丁小霞关键词:大豆制品 文献传递 基于异源策略的黄曲霉毒素B_1酶联免疫(ELISA)分析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7 2014年 为提高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酶联免疫分析灵敏度,建立了基于异源策略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分析(IC-ELISA)方法。首先采用黄曲霉毒素B1与羟基乙酸(glycolic acid,GA)进行衍生化反应,生成缩醛(AFB2-GA),即AFB1半抗原,质谱鉴定结果为ESI-MS:388.07[M+H]+,表明半抗原合成成功。然后采用活泼酯法,将AFB1半抗原羧基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氨基经脱水反应实现化学共价偶联,得到AFB1人工抗原AFB2-GA-BSA。紫外扫描结果表明人工抗原AFB1特征吸收峰与BSA和AFB1的特征吸收峰有明显差异,BSA与黄曲霉毒素B1成功偶联,摩尔结合比分别为8.45∶1。最后将黄曲霉毒素B1人工抗原AFB2-GA-BSA作为包被原,利用黄曲霉毒素B1高特异性3G1抗体,建立了基于异源策略的IC-ELISA方法。利用该方法测定了3G1抗体的灵敏度,检测灵敏度达到0.3ng/m L,比同源ELISA方法检测灵敏度(1.6ng/m L)提高了81.25%,并将方法应用于花生中黄曲霉毒素的实际检测。测定结果与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进行比对,结果符合曲线y=1.044 4x+0.090 2,R2=0.975 1,说明该方法能满足花生中黄曲霉毒素快速筛查的测定准确度的要求。 李敏 马飞 李培武 张奇 张文 周海燕 印南日 王恒玲 吴慧关键词:黄曲霉毒素B1 人工抗原 ELISA 花生黄曲霉毒素B<Sub>1</Sub>污染对人体健康风险的定量评估方法 本发明涉及花生黄曲霉毒素B<Sub>1</Sub>污染对人体健康风险的定量评估方法。它包括S1:整理得到符合样本数据分布特征的花生黄曲霉毒素B<Sub>1</Sub>污染数据分布集;S2:根据评估需要,依据相应的人群特征... 丁小霞 李培武 白艺珍 周海燕 印南日 姜俊 喻理 张奇 张文 陈小媚文献传递 黄曲霉毒素限量标准对我国居民消费安全和花生产业的影响 被引量:25 2011年 2009-2010年对全国产后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进行了普查监测,根据检测结果,利用蒙特卡罗方法,开展了我国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欧盟、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际组织和主要贸易国不同花生黄曲霉毒素限量对我国人群直接食用产后花生的致癌风险和对产业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花生黄曲霉毒素限量标准对我国人群摄入产后花生导致的原发性肝细胞癌年发生率影响差异不显著,但对经济和产业造成的影响差异显著。研究结果为制定我国花生黄曲霉毒素限量标准以及促进花生生产、贸易提供技术参考。 丁小霞 李培武 周海燕 白艺珍 印南日关键词:黄曲霉毒素 花生 黄曲霉毒素免疫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2013年 黄曲霉毒素是迄今发现的毒性最强的一类真菌毒素,对该毒素的检测技术特别是快速检测方法对发展中国家保障农产品及食品消费安全具有特别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黄曲霉毒素特异性抗体及其免疫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提出了绿色免疫分析是黄曲霉毒素等剧毒生物毒素免疫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张奇 李培武 陈小媚 周海燕 印南日 甘冬生关键词:农产品 黄曲霉毒素 一种负载还原氧化石墨烯的磁性菌球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还原氧化石墨烯的磁性菌球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为微球结构,包括由黄曲霉菌菌丝缠绕成的负载还原氧化石墨烯的黄曲霉菌菌丝球和均匀地分散在菌丝球上、尺寸均一的Fe<Sub>3</Sub>O<Sub... 喻理 李培武 马飞 张良晓 岳晓凤 印南日我国粮油作物产品真菌毒素风险评估现状与对策探讨 被引量:13 2015年 本文分析了粮油作物产品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的重要地位,梳理了真菌毒素污染主要类型、危害,介绍了国内外粮油作物产品风险评估取得的进展和成效,提出了今后我国粮油作物产品真菌毒素风险评估建议。 白艺珍 李培武 丁小霞 周海燕 印南日关键词:粮油作物 真菌毒素 风险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