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史秀菊

作品数:45 被引量:139H指数:7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山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8篇语言文字
  • 4篇文化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学

主题

  • 33篇方言
  • 15篇山西方言
  • 14篇代词
  • 12篇晋语
  • 7篇人称代词
  • 6篇助词
  • 5篇官话
  • 4篇疑问句
  • 4篇指示代词
  • 4篇死去
  • 4篇问句
  • 4篇汉语
  • 3篇疑问代词
  • 3篇语言
  • 3篇诗句
  • 3篇文化
  • 2篇动词
  • 2篇语法
  • 2篇语区
  • 2篇语文

机构

  • 29篇山西大学
  • 15篇太原师范学院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43篇史秀菊
  • 1篇张丽
  • 1篇史荣
  • 1篇吕佳
  • 1篇王惠敏
  • 1篇乔慧芬
  • 1篇尹国梁

传媒

  • 9篇太原师范学院...
  • 5篇方言
  • 4篇中北大学学报...
  • 3篇语文研究
  • 2篇中国语文
  • 2篇山西大同大学...
  • 1篇语文建设
  • 1篇教学与管理(...
  • 1篇中国高教研究
  • 1篇语言研究
  • 1篇语言科学
  • 1篇常熟理工学院...
  • 1篇晋中学院学报
  • 1篇济宁学院学报
  • 1篇山西大同大学...
  • 1篇学周刊(上旬...
  • 1篇中国方言学报
  • 1篇语言研究集刊
  • 1篇第三届汉语方...
  • 1篇第三届全国汉...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6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8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晋语盂县方言指示代词四分现象的考察被引量:12
2010年
盂县方言指代方位/处所、人/物、时间的指示代词是四分的,即"近指,较远指,更远指,最远指",指代方式、性状的是三分的。盂县方言指示代词首先是由"这、兀"和"这、那"两套系统叠置成的三分系统,第四指应是在三分系统形成之后,系统内部不同方音相互渗透而形成的新的叠置,这种叠置最早出现在指代方位/处所的指代词中,后来又向指代人/物和时间的指代词类推,从而形成了如今复杂的指示代词系统。
史秀菊
关键词:晋语指示代词
山西河津方言“子”尾的语音特点被引量:5
2010年
河津方言"子"尾有三个层次的读音:第一种是老派读音,即按照前一音节韵母是否具有鼻音色彩把"子"尾分别读为[tei0]与[nei0],这是一种连读音变现象,至今仍是当地方言的强势读音;第二种是中年妇女把[tei0]、[nei0]合流为[nei0]的读音,这应是一种弱化现象;第三种是青少年人群把[nei0]又读为[lei0],由[nei0]到[lei0]应是进一步的弱化。[tei0]→[nei0]→[lei0]这样连续的弱化链在同一方言共时平面上共现比较少见,它的进一步弱化应该就是周边方言的"子变韵"。
史秀菊
关键词:山西方言
山西平遥方言复句关联标记“门”的演变——从后置到前置
2018年
山西方言复句中语气助词性的关联标记大多是后置的,但平遥方言的关联标记"门"发生了由后置到前置的变化。关联标记"门"是由单句末的语气词"门"发展而来,"门"由后置到前置是结构的重新分析。重新分析的诱因是紧缩句的高频使用模糊了前后置的界限,更重要的诱因是"门"成为话轮前后句语义关联的标记。不论后置还是前置,"门"都符合"联系项居中"原则,发生演变的动因应是为追求与VO语序相和谐。
史秀菊郝晶晶
关键词:山西方言平遥方言复句
山西南部方言的“X去”及其来源
2010年
山西南部方言(汾河片)有一个"X去",一般构成"X+去+VP/AP"结构,X可以是动词、形容词和名词性词语,如"走去""老去""清明去"。"X去"可理解为"X时",X为形容词时也可以理解为"X形了"或"X形以后"。近代汉语中"X去"和"X时"能够互文为义。山西南部方言的"X去"应是近代汉语的沿用与发展。"X去"中"去"已经虚化,其虚化轨迹应是由"空间趋向"变为"时间趋向"。
史秀菊
关键词:助词语法化
山西方言的特指疑问句(二)被引量:7
2011年
问方式的疑问代词常用"怎么/怎嘛"的合音形式"咋"、"作"、"啧"以及省略形式"怎"等,少数方言用"阿地""得嗫"等。问原因的疑问代词有两套,一套是"怎么"、"咋"、"啥"、"甚"等,另一套是"(因)为啥"、"(因)为甚"、"(因)为什么"等,少数方言用"阿"和"争"提问。问程度的疑问代词在晋方言中一般用"多",少数用"多来""、多嗫"、"多待"等。"咋"是"怎么"的合音形式,"作""、争"可能是近代汉语疑问代词"作"、"争"的沿用与发展,"作么"的产生时期应比"怎么"要早。
史秀菊
关键词:晋语官话特指疑问句疑问代词
试论《语言学概论》教学中的学法指导──兼谈大一新生的教学特点被引量:1
2001年
史秀菊
关键词:语言学概论学法指导教学特点
“一头拾来”的“拾”本字为“射”考
2002年
侯精一先生在《释“一头拾来”》一文中引了《醒世姻缘传》、《红楼梦》、《金瓶梅词话》中的“一头拾来”(《醒》)、“拾头打滚”(《红》)、“一头拾到屋里”(《金》)等例句,并用徐州方言和平遥方言的“实头”、“一头实到南墙上”(徐州);“拾了一得老”、“黑拾冒碰”(平遥)等例来印证这些“拾”或“实”是“撞”、“碰”之义,并推测“拾”、“实”“大概是个俗字,本字不明”。
史秀菊
关键词:音韵徐州方言平遥方言《广韵》
湖北监利西南部赣语人称代词的典型特征被引量:1
2016年
湖北监利西南部方言归属赣语,属于西南官话和赣语的过渡区。本文旨在研究这个过渡区人称代词的典型特点,探讨在语言接触过程中,过渡区人称代词多种复数标记形式的并存现象,人称代词在领属语位置上的音变及其相关的语法功能,人称代词在领属语位置上复数形式单数化的类型学意义。
史秀菊王惠敏
关键词:湖北方言赣语人称代词
山西文水方言的话题标记
2018年
文水方言的话题化现象普遍,话题标记丰富,话题标记的来源包括完成体标记、时间语标记、疑问标记、系词"是"、语气副词等。语法化来源影响不同话题标记的话语功能,"咾"主要用于对比,"桑"表示带有让步意味的提顿,"哩"主要用于对举,"是"前后的话题和述题是对上文的否定,"还"带有感叹或反问语气。这些话题标记还能叠加使用,以舒缓语气。
史秀菊侯盼洁
关键词:话语功能
山西方言叠置指示词的两种功能
2022年
山西方言叠置指示词具有“叠加”和“分化”两种功能。如果叠置指示词之后名词中心语出现,前后两个指示词在不同层面上叠加了“指示”功能;叠置指示词之后不出现名词中心语时,“指示”与“称代”功能分化——前一指示词承担“指示”功能,后一指示词承担“称代”功能。山西大多数方言名词中心语隐现已成常态,因此“分化”功能是优势功能。
史秀菊
关键词:山西方言晋语用法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