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明珠

作品数:13 被引量:231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子宫
  • 4篇聚焦超声
  • 4篇超声
  • 3篇子宫腺
  • 3篇子宫腺肌
  • 3篇子宫腺肌病
  • 3篇腺肌病
  • 3篇消融
  • 3篇疗效
  • 3篇肌病
  • 3篇高强度聚焦超...
  • 2篇新媒体
  • 2篇妊娠
  • 2篇子宫肌
  • 2篇子宫肌瘤
  • 2篇外阴
  • 2篇外阴癌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结
  • 2篇媒体

机构

  • 13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湖南省人民医...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郴州市第一人...

作者

  • 13篇叶明珠
  • 12篇薛敏
  • 5篇邓新粮
  • 3篇肖松舒
  • 2篇万亚军
  • 2篇朱小刚
  • 1篇魏颖颖
  • 1篇谭琛
  • 1篇马洁稚
  • 1篇邓赫男
  • 1篇邹放军
  • 1篇程春霞
  • 1篇曾飞
  • 1篇粟晗
  • 1篇马丹

传媒

  • 4篇中国实用妇科...
  • 2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中华腔镜外科...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机器人外科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9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技术联合GnRH-a及LNG-IUS治疗子宫腺肌病痛经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0
2016年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消融技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及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治疗子宫腺肌病痛经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5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予HIFU消融治疗的有痛经症状的子宫腺肌病患者477例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比较仅行HIFU消融治疗(H组)、HIFU联合GnRH-a治疗(H+G组)、HIFU联合LNG-IUS治疗(H+M组)、HIFU联合GnRH-a及LNG-IUS治疗(H+G+M组)的疗效,并分析HIFU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病痛经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随时间延长而下降,治疗后3个月有效率为89.4%(345/386),12个月为84.0%(221/263),24个月为74.2%(98/132);总复发率为12.9%(39/303)。4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的有效率分别为:H组83.7%(170/203)、H+M组95.0%(95/100)、H+G组100.0%(43/43)、H+G+M组96.8%(30/31),12个月的有效率分别为:H组79.4%(123/155)、H+M组93.2%(69/74)、H+G组11/12、H+G+M组15/17,24个月的有效率分别为:H组68.0%(51/75)、H+M组96.4%(27/28)、H+G组6/12、H+G+M组15/15,复发率分别为:H组19.0%(29/153)、H+M组3.3%(3/90)、H+G组19.4%(6/31)、H+G+M组4.5%(1/22),以上指标4组间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治疗后3个月时H组的有效率显著低于H+M组、H+G组(P=0.003、P=0.005),治疗后12个月时H组显著低于H+M组(P=0.006),治疗后24个月时H组显著低于H+G+M组(P=0.005),且24个月时H+G组显著低于H+G+M组(P=0.001);同时,H组的复发率显著高于H+M组(P〈0.008)。H组患者中,HIFU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病痛经疗效与子宫体积有关,子宫体积大者的疗效高于子宫体积小者(P=0.017,OR=2.739,95%CI为1.200~6.251);且随患者年龄增加,痛经疗效有增高趋势(P〈0.
叶明珠邓新粮朱小刚薛敏
关键词:子宫腺肌病痛经促性腺素释放激素左炔诺孕酮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
新媒体在妇产科本科教学中的应用
2015年
结合妇产科本科教学的特点及所存在的问题,将网络在线学习、QQ、微信等新媒体形式应用于妇产科本科理论课及见习、实习带教中,从而解决了教学中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并进一步阐述了新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肖松舒叶明珠薛敏万亚军邓新粮
关键词:新媒体妇产科教学
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1及其抑制因子PIAS1在Ⅰ期及Ⅱ期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1(STAT1)及其抑制因子PIAS1与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及宫颈鳞癌的关系。方法采取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湘雅三医院及湘雅二医院2003年6月至2007年10月病理科存档的正常宫颈、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期及Ⅱ期宫颈鳞癌组织石蜡块中STAT1及PIAS1的表达。结果 (1)STAT1及PIAS1在不同宫颈组织中均有表达。在正常宫颈组、CIN组与宫颈鳞癌组中,STAT1表达依次减弱,而PIAS1的表达依次增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两者表达呈明显负相关(P<0.01)。(2)正常宫颈组中,STAT1及PIAS1表达HPV阳性组均显著强于HPV阴性组(P<0.05)。(3)在宫颈鳞癌组内,STAT1及PIAS1表达与肿瘤的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及病理学分级有关。结论生殖道HPV感染可能导致STAT1及PIAS1的异常表达,同时两者异常表达可能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鳞癌发生、发展有关。
叶明珠薛敏
关键词:宫颈鳞癌乳头状瘤病毒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免疫组织化学
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预防中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手术后再粘连的前瞻性、随机、阴性对照临床研究被引量:104
2015年
目的 评价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预防中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手术后再粘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多中心、随机、阴性对照临床研究;对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等医院符合入组标准的宫腔粘连患者,根据美国生育学会(AFS)宫腔粘连评分分级标准进行宫腔镜下的术前诊断分级,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纳入本研究.随机入组120例患者(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试验组患者在宫腔镜粘连分离术后应用Foley球囊导尿管结合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防止术后再粘连;对照组患者在宫腔镜粘连分离术后只用Foley球囊导尿管防止术后再粘连.在术后3个月时进行第2次宫腔镜检查,再次对宫腔粘连进行分级.主要评价指标:术后3个月时防止宫腔粘连的有效率.次要评价指标:对宫腔粘连累及范围、粘连类型、月经模式的得分进行手术前后和组间比较.结果 完成本研究的患者共111例,其中试验组55例、对照组56例.试验组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防止术后宫腔粘连的有效率(76%,42/55)明显高于对照组(48%,27/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9).试验组应用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显著减少了AFS总分,试验组为(2.1±1.1)分,对照组为(3.7±2.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8);并对宫腔粘连累及范围得分[试验组(1.3±0.5)分,对照组(1.7±0.8)分]和月经模式得分[试验组(0.8±1.1)分,对照组(1.4±1.1)分]均有明显改善(P=0.037 8、0.0004).试验组应用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减少了术后再粘连(中度和重度)的发生率,试验组术后3个月时中重度宫腔粘连的发生率为13%(7/55),而对照组为38%(21/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6).未发生与材料相关的不良事件和并发症.结论 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能够有效减少中重度宫腔粘连分离�
肖松舒万亚军邹放军叶明珠邓赫男马洁稚魏颖颖谭琛薛敏
关键词:凝胶类临床对照试验
腔镜在两性畸形诊治中的应用(附33例报告)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腔镜在两性畸形诊治中的作用及优势。方法2007年1月~2015年5月采用腔镜技术对33例两性畸形进行探查,性腺活检,切除与选择性别不符的性腺(或因扭转坏死的睾丸)、内生殖管道,行阴道成形术或睾丸下降固定术。结果33例通过腔镜诊断或治疗,其中29例行尿道膀胱镜检查,2例宫腔镜手术,6例腹腔镜手术。最终社会性别10例为男性,23例为女性。术后并发症3例:1例尿漏,1例阴囊皮下渗血,1例为外阴切口水肿、渗血。结论尿道膀胱镜、宫腔镜及腹腔镜均可适用于两性畸形的诊治,可明确患者生殖泌尿道发育情况及性腺性质,并行必要的手术治疗。
马丹叶明珠邓新粮粟晗
关键词:两性畸形
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肌瘤后妊娠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的良性肿瘤,对女性的影响主要包括异常子宫出血、下腹部包块、压迫症状、不孕、流产等。对子宫肌瘤的治疗方式多种多样,聚焦超声消融手术是近20年来新兴的无创治疗方法,目前治疗病例高达数10万例,其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也被证实。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肌瘤术后妊娠相关的文献报道也越来越多,本研究就目前已有的国内外关于聚焦超声消融术后妊娠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作一综述。
朱小刚朱小刚叶明珠薛敏
关键词:子宫肌瘤妊娠影响因素
机器人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在外阴癌治疗中的近期疗效研究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研究机器人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在外阴癌治疗中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2019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因外阴癌行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50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开放组、腹腔镜组及机器人组。比较三组患者平均每侧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除淋巴结个数、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腹股沟切口和淋巴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三组患者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从而明确各种手术方式的近期疗效差异。结果:50例患者共进行了99侧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术中并发症发生,腹腔镜组及机器人组患者无中转开放手术病例。三组患者比较,术中每侧切除腹股沟淋巴结个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7)。在手术时间方面,机器人组每侧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手术时间较腹腔镜组及开放组延长(P<0.05),但进一步分析发现前5例(10侧)机器人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中耗时明显较后12例(23侧)患者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后者与开放组及腹腔镜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3)。此外与开放组相比,腹腔镜组及机器人组平均出血量明显减少,术后腹股沟切口引流管放置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开放组相比较,机器人组每侧腹股沟淋巴切除术后出现切口并发症几率更低(P<0.017),每位患者平均术后住院时间更短(P<0.05)。但三组患者比较术后出现淋巴相关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7)。此外,与腹腔镜组相比,机器人组每侧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更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方面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0.017)。结论:腹腔镜及机器人腹腔镜是外阴癌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更为微创的手术方式,且与
叶明珠邓新粮贺斯黎薛敏
关键词:外阴癌
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的处理被引量:18
2016年
子宫肌瘤是妇女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围绝经期为其好发年龄。因妇女围绝经期具有独特的生理特征,该年龄段子宫肌瘤的治疗同样具有特殊性。文章通过概括分析子宫肌瘤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围绝经期妇女的生理特点,进一步阐述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的处理方法及选择策略。
叶明珠邓新粮薛敏
关键词:子宫肌瘤围绝经期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在外阴癌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7年
一、外阴癌概述外阴癌(vulvar cancer)是相对少见的妇科恶性肿瘤,约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5%,发病率位居妇科恶性肿瘤第4位。女性外阴部位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7‰,同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有升高趋势。外阴癌根据其病因不同,可大致分为两大类:(1)与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相关的外阴癌,这类外阴癌多发生于年轻女性。
薛敏叶明珠曾飞
关键词: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外阴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妇科恶性肿瘤女性生殖
高强度聚焦超声在子宫腺肌病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3
2019年
子宫腺肌病(AM)是一种常见的子宫良性疾病,严重影响女性生活质量。由于AM常病变界限不清甚至弥漫性分布,从而使其保留子宫的治疗方法常效果有限。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为新型的无创治疗技术,目前已较广泛的应用于AM的治疗中。文章将对HIFU在AM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从而为AM的治疗提供一定的临床参考。
叶明珠薛敏
关键词:高强度聚焦超声子宫腺肌病疗效妊娠并发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