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大伟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篇有限元
  • 2篇生物力学
  • 2篇髋关节
  • 2篇关节
  • 1篇多孔
  • 1篇形态发生蛋白
  • 1篇形态学
  • 1篇有限元分析
  • 1篇诱导成骨
  • 1篇粘连性
  • 1篇粘连性小肠梗...
  • 1篇植入
  • 1篇植入后
  • 1篇置换术
  • 1篇置换术后
  • 1篇乳酸
  • 1篇生物力学特性
  • 1篇术后
  • 1篇凝血
  • 1篇凝血因子

机构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4篇吕大伟
  • 1篇蔡胥
  • 1篇王岩
  • 1篇樊宇平
  • 1篇蔡谞
  • 1篇费阳
  • 1篇张静
  • 1篇袁晓玲

传媒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1
  • 2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髋关节中空多孔假体置换术后生物力学特性的对比研究
目的:本课题利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对髋关节中空多孔假体植入后的生物力学传导特性进行研究,为改进中空多孔人工关节假体的设计提供依据。 方法:应用制图设备和软件分别建立股骨模型和假体模型;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单腿...
吕大伟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生物力学特性有限元分析人工关节
文献传递
基于CT的股骨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髋关节中空多孔假体植入后受力分布的初步研究(英文)被引量:1
2011年
利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对髋关节中空多孔假体植入后的受力分布改变进行研究,为改进中空多孔人工关节假体的设计提供依据.建立了股骨和假体三维有限元模型,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5.7模拟单腿负重状态,考察应力分布并进行比较.使用SPSS Statistics 17.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绘制折线图.结果表明:a.开孔后张力侧最大压应力有所减小,开孔部位的应力水平变化不明显.b.与周围骨质形成连接后孔缘局部应力增加,张力侧受力改变不明显.c.短柄假体受力模式仍为远端应力集中;张力侧应力减小,开孔部位应力明显增加.d.下孔受力均大于上孔,受力方向基本一致.
吕大伟蔡胥王岩
关键词:生物力学髋关节假体
降钙素原及乳酸在急性粘连性小肠梗阻中与肠缺血的关系及对缺血可逆性的预测价值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探讨急性粘连性小肠梗阻患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乳酸、凝血因子水平与肠缺血的关系及对缺血可逆性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治疗的115例急性粘连性小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48例患肠缺血者设为肠缺血组,将67例无肠缺血患者设为无肠缺血组;在48例肠缺血患者中,将21例可逆性缺血患者设为可逆性缺血组,将27例不可逆性缺血患者设为不可逆性缺血组。比较分析各组患者临床资料、PCT、乳酸及凝血因子水平。结果肠缺血组PCT、乳酸和D-二聚体(D-dimer,D-D)明显高于无肠缺血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PCT预测急性粘连性小肠梗阻患者肠缺血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为0.949,明显高于乳酸和D-D(0.770和0.809),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可逆性缺血组PCT和乳酸明显高于可逆性缺血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PCT和乳酸预测不可逆性肠缺血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5和0.716,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急性粘连性小肠梗阻中,肠缺血患者PCT、乳酸和D-D水平升高,PCT、乳酸和D-D水平在预测肠缺血中有一定价值,同时PCT和乳酸在预测不可逆性缺血方面有一定价值。
吕大伟袁晓玲李蓉刘均荣张静费阳
关键词:急性粘连性小肠梗阻降钙素原乳酸凝血因子肠缺血可逆性
骨髓基质干细胞在中空多孔金属试件内诱导成骨的研究
2008年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犬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在中空多孔金属试件与脱钙骨基质内、外的分化生长情况以及成骨的可能性。方法:按中空多孔金属试件的中空部分是否填充DBM,以及所选择成骨诱导培养液和rhBMP-2培养液的不同进行分组,共四组,每组四枚。体外培养BMSCs,诱导分化,借助相差显微镜、免疫染色、扫描电镜观察中空多孔金属试件内BMSCs的分化、增殖及成骨情况,并隔天测定各组的骨特异性ALP浓度。结果:体外BMSCs经诱导向成骨细胞分化,并可在中空多孔金属试件内的空间结构中形成组织块。以骨特异性ALP为指标比较成骨诱导培养液和rhBMP-2培养液的诱导成骨功效,证明成骨诱导液更为明显,但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空多孔金属试件中BMSCs可经诱导成骨。
吕大伟蔡谞樊宇平
关键词:成骨诱导骨形态发生蛋白细胞形态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