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慧
- 作品数:7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川崎病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6、-10、-1水平变化及意义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观察川崎病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IL-1)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38例川崎病患JL(观察组)和38例健康儿童(对照组)血清IL-6、IL-10和IL-1水平,观察两组差异及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观察组IL-6、IL-10和IL-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10.3877、15.1010、15.1243,均P〈0.05),观察组急性期IL-6、IL-10、IL-1等水平明显高于亚急性期患儿(t:9.7594、11.6486、11.6622,均P〈0.05)及对照组(t=11.7032、11.7718、11.8267,均P〈0.05)。对照组48h内细胞凋亡率为(2.8±0.8)%,明显低于川崎病患儿的(38.3±7.9)%(t=38.59,P〈0.01)。血小板升高[(464.0±110.2)×10^9/L]的川崎病患儿IL-1水平(663±94)ng/L,明显高于无血小板升高[(307.0±104.9)×10^9/L]的患儿(492±92)ng/L(t=13.1044,P〈0.05)。结论检测川崎病患儿血清IL-6、IL-10和IL-1水平,有助于临床判断的病情、并发症情况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吕慧贠国俊
- 关键词: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白细胞介素1
- 阿奇霉素对支气管哮喘患儿外周血辅助性T淋巴细胞的影响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对支气管哮喘患儿外周血辅助性T淋巴细胞的影响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支气管哮喘的患儿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儿外周血辅助性T淋巴细胞相关指标进行检测,观察对比两组检测结果。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IFN-γ、IFN-γ/IL-4皆比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升高幅度比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IL-4、IL-10皆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降低幅度比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阿奇霉素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儿外周血辅助性T淋巴细胞有明显的影响,发挥出良好的免疫调节作用,能够促病情转归,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吕慧贠国俊
- 关键词:阿奇霉素支气管哮喘免疫调节
- 原发性IgA肾病患儿肾组织免疫病理及CD44的表达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细胞表面糖蛋白(CD44)在儿童IgA肾病(IgAN)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肾小管间质损害的关系。方法:46例IgAN患儿按临床表现分为3组:孤立性血尿组14例,血尿蛋白尿组17例,肾病综合征组15例;按病理分级分为3组:病理Ⅰ+Ⅱ级组23例,Ⅲ级组14例,Ⅳ级组9例。设肾活检正常对照组4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病例组与对照组肾组织CD44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①正常肾组织仅有少量CD44表达。②IgAN患儿肾组织中CD44的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不同临床表现组中肾病综合征组最高,孤立性血尿组最低,且与IgAN患儿的病理分级密切相关。③IgAN患儿肾组织CD44的表达与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呈正相关。结论:CD44参与了儿童IgAN的发病和肾小管间质损害,与IgAN的进展及预后有关。
- 吕慧
- 关键词:黏附分子IGA肾病
- 肺炎支原体感染儿童血清白细胞介素-6的水平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观察检测肺炎支原体感染儿童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及其临床诊断与治疗指导。方法:选取肺炎支原体感染肺炎患儿32例设为观察组A,选取同期非肺炎支原体感染肺炎患儿22例设为观察组B,再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为正常儿童35例设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其血清中IL-6的水平。结果:观察组A和观察组B儿童血清中IL-6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儿童血清中IL-6的水平升高幅度比观察组B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中13例急性期的患儿血清中IL-6水平显著高于19例恢复期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肺炎儿童血清中IL-6水平能够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是否肺炎支原体感染,并反映出患儿病情的发生及进展情况,为早期进行免疫干预提供可靠的临床参考依据。
- 吕慧贠国俊
-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感染
- 小儿急性肾炎患者血清中TNF-α、IGF-Ⅱ、GM-CSF和VEGF水平的研究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肾炎患儿血清中TNF-α、IGF-Ⅱ、GM-CSF和VEGF水平变化。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与酶联双抗体夹心法测定67例小儿急性肾炎患儿治疗前、后血清TNF-α、IGF-Ⅱ、GM-CSF和VEGF水平,并与67例正常儿童血清中的TNF-α、IGF-Ⅱ、GM-CSF和VEGF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患儿组治疗前、后TNF-α、IGF-Ⅱ、GMCSF、VEG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儿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肾炎患儿治疗前TNF-α水平与IGF-Ⅱ、GMCSF、VEGF水平呈正相关。结论:TNF-α、IGF-Ⅱ、GM-CSF和VEGF水平与小儿急性肾炎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 吕慧刘建忠
- 关键词:小儿急性肾炎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 小儿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的检测与血清学分型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小儿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的临床检测方法及患儿的血清学分型。方法:选取疑似小儿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的患儿651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儿进行常规的血液生化检查、血液细菌学培养和类风湿因子检验,同时采用酶捕捉法(ELISA)分别进行柯萨奇B组病毒的Ig-M和Ig-G检测,并对柯萨奇病毒的血清分型进行鉴定。对检测结果呈阳性的患儿进行针对性的中西医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651例患儿中,经ELISA检测Ig-M抗体呈阳性患儿46例,阴性605例,阳性率为7.1%,特异性为92.9%;Ig-M抗体检测呈阳性患儿检测血清Ig-G抗体的滴度〉1∶16,确诊为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经酶免法鉴别柯萨奇B组病毒血清分型为B1、B2、B3、B4、B5、B6型的分别有2、4、21、17、3、1例。经中西医结合用药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是常见的小儿病毒性感染疾病,1-3岁的儿童为易感人群,且感染具有散发性。采用ELISA检测Ig-M抗体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特点,能够为患儿的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的诊断和血清学分型的鉴别提供准确有效的信息。
- 吕慧贠国俊
- 关键词:柯萨奇B组病毒血清学分型
- 哮喘儿童血清变应原特异性IgE检测与分布特征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了解哮喘患儿过敏原分布特征。方法:256例哮喘患儿分别进行血清吸入性和食入性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结果:哮喘患儿吸入性过敏原特异性IgE阳性211例,阳性率为82.4%,71.1%为两种或两种以上过敏原特异性IgE阳性;食入性过敏原特异性IgE阳性45例,阳性率为17.6%,8.2%为两种或两种以上过敏原特异性IgE阳性。结论:哮喘患儿以吸入性过敏原为主,多数为多种过敏原混合致敏,近年夏秋季发病率升高,夏秋季杂草花粉可能为其过敏原。
- 吕慧刘建忠
- 关键词:哮喘特异性I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