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琛

作品数:2 被引量:42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化工大学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厌氧
  • 2篇厌氧消化
  • 2篇沼气
  • 1篇生物质
  • 1篇蔬菜废物
  • 1篇垃圾
  • 1篇混合厌氧消化
  • 1篇废物
  • 1篇半连续式
  • 1篇餐厨垃圾

机构

  • 2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北京市延庆县...

作者

  • 2篇李秀金
  • 2篇吕琛
  • 1篇袁海荣
  • 1篇王奎升
  • 1篇朱保宁
  • 1篇刘研萍
  • 1篇李来庆
  • 1篇郑明霞

传媒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中国沼气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果蔬垃圾与餐厨垃圾混合厌氧消化产气性能被引量:38
2011年
研究了果蔬与餐厨垃圾不同混合比例和不同进料负荷下的厌氧消化产气性能。以果蔬与餐厨垃圾为原料,比例分别为0:8、2:8、5:8、8:8和8:0,不同比例的混合原料分别按2%、4%、6%(TS)的进料负荷进行厌氧消化。结果表明:果蔬与餐厨的比例为5:8、进料负荷2%时产气性能最佳,其单位TS甲烷总产量为600mL/g,比同比例进料负荷4%和6%分别高5.4%和10%,比2%~6%的单一餐厨和单一果蔬原料分别高4.5%~18%和7.1%~510%,消化周期小于50d,第20天即达到产气高峰,且峰值单位TS日产气量可达95mL/g。低负荷运行可有效地避免VFA中丙酸及氨氮的积累,提高负荷、增加果蔬的比例则会导致丙酸和氨氮的积累和抑制,影响厌氧消化体系的稳定性,导致单位TS甲烷总产量降低。研究结果可为城市生活垃圾有机废物厌氧消化处理提供设计和运行依据。
吕琛袁海荣王奎升朱保宁刘研萍李秀金
关键词:生物质沼气餐厨垃圾厌氧消化
番茄废物半连续式厌氧消化试验及动力学模型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在中温35℃条件下,对番茄废物进行半连续式厌氧消化试验。对不同负荷率下的番茄废物产气率及稳定状态下消化液的碱度、挥发性有机酸(VFA),总固体(TS),挥发性固体(VS),氨氮等参数进行了测定。随着负荷率(OLR)从1.0-3.0 g.L^-1的增加,出料消化液中VFA的浓度和VS浓度有所上升,同时单位原料产气率(y)和甲烷含量均有下降,通过曲线拟合可以得到最大原料产气率(ym)。在拟合出一级反应常数k和ym的情况下,可以计算出预期达到消化产气率效果时的水力停留时间(HRT)以及OLR。根据试验结果,可以得到ym=0.61 L.g^-1以及k=0.345 d^-1。该模型可以应用于蔬菜废物的半连续厌氧消化过程工艺参数的优化。
李来庆李秀金郑明霞吕琛
关键词:蔬菜废物半连续式厌氧消化沼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