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骨折
  • 6篇股骨
  • 4篇手术
  • 3篇植骨
  • 3篇手术治疗
  • 3篇疗效
  • 3篇螺钉
  • 3篇内固定
  • 3篇颈骨
  • 3篇颈骨折
  • 3篇股骨颈
  • 3篇股骨颈骨折
  • 3篇关节
  • 3篇钢板
  • 2篇胸腰椎
  • 2篇腰椎
  • 2篇疗效评价
  • 2篇内固定治疗
  • 2篇老年
  • 2篇股骨粗隆

机构

  • 14篇烟台市莱阳中...
  • 1篇潍坊医学院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潍坊医学院附...

作者

  • 14篇周春晖
  • 9篇邱桂斌
  • 6篇孙松盛
  • 6篇赵金伟
  • 3篇李万庆
  • 3篇赵俊波
  • 3篇温进杰
  • 2篇崔玉蓬
  • 2篇李杰
  • 2篇赵鹏飞
  • 2篇刘儒森
  • 1篇董洪光
  • 1篇张彦芳
  • 1篇王兆伟
  • 1篇孙海成
  • 1篇杜永成
  • 1篇徐伟善
  • 1篇王成芳
  • 1篇纪建国
  • 1篇张湘生

传媒

  • 4篇河北医学
  • 4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航海医学...
  • 1篇滨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国临床实用...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6
  • 1篇2011
  • 8篇2010
  • 3篇200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Gamma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被引量:16
2010年
目的:分析Gamma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1月至2009年7月,我院采用Gamma钉及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两种方法治疗29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临床资料及疗效。其中Gamma钉内固定治疗(Gamma钉组)180例,DHS内固定治疗(DHS组)114例,对手术过程、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下地负重时间、术后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62个月,平均37个月。手术过程中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住院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负重时间、髋关节功能恢复及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Gamma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中创伤相对较少、负重时间较早,髋关节功能恢复较好,并发症率较低,是治疗粗隆间骨折的较好方法。
邱桂斌周春晖赵金伟孙松盛
关键词:粗隆间骨折内固定GAMMA钉动力髋螺钉
高压氧联合手术治疗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29例疗效分析被引量:7
2010年
胸腰椎骨折脱位常合并脊髓神经损伤,临床上多出现肢体活动障碍,大小便失禁等并发症。常用的治疗方法是椎管减压解除脊髓受压,但无法逆转脊髓内部的病理变化进程。现研究表明,高压氧(HBO)可在多方面阻止脊髓损伤后的病理变化,已成为脊髓损伤后和非手术疗法或减压固定术后的重要措施。我院自2004年3月至2009年10月收治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需要减压植骨内固定患者53例,其中高压氧治疗29例。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邱桂斌纪宇明周春晖孙松胜李万庆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脱位联合手术治疗脊髓损伤疗效分析脊髓神经损伤肢体活动障碍
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SchatzkerⅤ和Ⅵ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3月~2009年5月,根据软组织损伤程度,分别采用双钢板固定植骨术或经皮复位有限固定术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42例。[结果]患者经过6~36个月,平均16个月随访,术后伤口一期愈合,无骨折延迟、畸形愈合。X线片显示胫骨平台均未发生二期塌陷,膝关节屈曲118°~136°。膝关节功能参照Merchant评分标准评定:优34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95.24%。[结论]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应重视软组织损伤程度的评估。根据软组织损伤程度采用适当手术方法,可减少软组织损伤并发症,使骨折固定长期的稳定性良好,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周春晖刘儒森邱桂斌孙松盛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双钢板骨折固定术经皮复位
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评价动力加压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4年7月—2008年6月87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对手术方法及疗效回顾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9.2个月;术后按Harris评定标准,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0.8%;术后出现3例髋内翻,2例延迟愈合,无1例死亡,无切口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骨折不愈合及内固定断裂。结论DHS手术内固定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强调严格的手术适应证、充分的术前准备、规范的DHS手术操作技巧、个性化的术后功能锻炼等的重要性。
邱桂斌周春晖孙松盛赵金伟温进杰
关键词:DHS内固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
脂质运载蛋白2、摄食抑制因子-1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症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血清脂质运载蛋白2(LCN2)、摄食抑制因子-1在预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症中的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内分泌内科收治的98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男57例,女41例,年龄(72.13±3.15)岁,年龄范围为65~82岁。根据患者的骨密度值(T值)分成非骨质疏松组(T值超过-2.5,n=54)和骨质疏松组(T值不超过-2.5,n=44)。另选取同期在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体检的50名健康体检者为健康组。采用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对全部患者的腰椎(L1~L4)椎体正位及左髋部股骨颈近端的T值实施测量,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三组纳入者的血清摄食抑制因子-1、LCN2的浓度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健康组、非骨质疏松组、骨质疏松组的LCN2水平[(1.14±0.12)mmol/L、(1.06±0.03)mmol/L、(0.96±0.04)m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组、非骨质疏松组、骨质疏松组的摄食抑制因子-1水平[(3.57±1.52)μg/L、(3.90±1.53)μg/L、(5.43±1.06)μ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组T值(-3.39±0.04)与非骨质疏松组T值(-0.17±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LCN2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症T值呈正相关,摄食抑制因子-1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症T值呈负相关。LCN2和摄食抑制因子-1预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症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7(95%CI:0.796~0.939)、0.864(95%CI:0.789~0.939)。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症的血清LCN2水平会降低,摄食抑制因子-1水平会升高,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症T值与血清LCN2呈正相关,与摄食抑制因子-1呈负相关,LCN2和摄食抑制因子-1对预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症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张彦芳王蕾赵鹏飞周春晖
关键词: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症骨密度值
跟腱牵引二期修复陈旧性跟腱断裂的临床研究
梁贵成邱桂斌赵金伟赵鹏飞董洪光纪建国王兆伟徐伟善贾彬赵俊波孙海成周春晖宫晓玲王成芳
任务来源:自选课题。陈旧性跟腱断裂是临床常见的损伤。传统的手术方法,切口广泛,创伤大,渗出多,不可避免地损伤较多的正常组织,出现小腿三头肌挛缩、松弛,踝关节跖屈无力,甚至跛行,严重影响患者日常工作和生活。跟腱吻合术后局部...
关键词:
关键词:生物力学
外固定支架对骨断端加压治疗长骨骨不连接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利用外固定支架对骨断端加压治疗长骨骨不连接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至2008年10月使用镶嵌式外固定器对骨折断端加压治疗长管状骨骨不连17例。结果:17例随访9-36个月,骨不连断端完全骨性愈合,愈合时间4-9个月,平均6.6个月。针孔感染1例,经对症换药、抗感染处理后痊愈。结论:使用镶嵌式外固定器对骨折断端加压治疗长管状骨骨不连,能缩短住院治疗时间,减少治疗费用,达到微创治疗的目的并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赵金伟梁贵成邱桂斌周春晖李万庆张湘生
关键词:外固定支架长骨骨不连
前路踝关节融合术治疗踝关节严重病损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观察前路踝关节融合术治疗踝关节严重病损的临床疗效。[方法]1998年7月~2009年6月37例踝关节严重病损的患者行前路踝关节融合,男23例,女14例;年龄22~73岁,平均49.6岁;右足21例,左足16例。其中创伤性关节炎25例,骨性关节炎6例。术中采用前路植骨及重建钢板内固定,术后石膏外固定。随访6个月~4年,采用AOFAS评分从疼痛、行走功能、踝关节对线进行评定,比较术前及末次随访AOFAS评分以判定疗效,X线片评估术后融合情况。[结果]本组病例术后均未发生切口感染、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最后随访时,37例中32例无明显不适,3例踝关节轻度疼痛,2例踝关节轻度肿胀,长时间行走或站立后足跟部有轻度酸胀感,并未影响日常生活。AOFAS评分由术前的27.95±17.94提高至术后的86.43±5.83,总分以及疼痛、行走功能、对线各项目的积分均显著提高(P〈0.01),总分评分优良率为91.89%(34/37)。随访时X线片示所有病例均达到骨性融合。[结论]采用经踝前入路踝关节融合术治疗踝关节严重病损,操作简单、植骨融合率高、并发症少,疗效值得肯定。
邱桂斌周春晖赵金伟孙松盛
关键词:踝关节关节融合术植骨术重建钢板
老年新鲜移位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分析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内固定、人工股骨头置换和全髋置换在治疗老年人移位性股骨颈骨折中的价值。[方法]对2003年6月-2008年5月收治的95例65岁以上新鲜移位性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随访研究,比较闭合复位内固定、人工股骨头置换和全髋置换术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1年和3年的功能评价、并发症以及二次手术率方面的差异。[结果]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6个月。闭合复位内固定组的手术时间、失血量、住院时间均为最低(P<0.05),但卧床时间最长,并发症和手术翻修率最高,术后3年随访功能最差。全髋置换术卧床时间短,并发症和手术翻修率低,术后髋关节功能最好,但手术创伤较大,对患者身体一般状况要求较高。人工股骨头置换的手术创伤比全髋置换稍小,但并发症发生率、手术翻修率较高,术后功能比全髋置换差。[结论]关节置换是治疗老年移位性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手术方法。
李杰周春晖刘文华刘儒森张彦芳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老年全髋关节置换股骨头置换
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被引量:22
2010年
邱桂斌周春晖温进杰孙松盛
关键词:股骨干骨折同侧股骨颈骨折手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