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蓬勃 作品数:16 被引量:39 H指数:5 供职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陕西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历史地理 机械工程 理学 更多>>
色彩复原图像的质量评价方法 被引量:7 2016年 针对褪色文物数字化保护中色彩复原图像的质量评价问题,研究客观质量评价方法.结合峰值信噪比(PSNR)的计算优势与人眼视觉特征信息熵的结构特性,提出一种基于视觉特征信息熵的彩色图像质量评价方法.该方法建立带权值的质量评价函数和对应评价算法流程,利用归一化方法确定权值.通过评价算法流程计算复原的彩色图像与参考彩色图像的函数值,比较两者的相似程度.值越小,代表相似度越高,对应的复原彩色图像质量越好,以此客观判断色彩复原方法的优劣.实验通过四种性能差异复原方法的质量评价参数比较,表明评价结果与人眼视觉主观感受相一致,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李娜 周蓬勃 耿国华 贾晖关键词:图像质量评价 峰值信噪比 相似度 基于空间手绘的自由造型技术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手绘的几何建模技术,首先通过用户观察实验设计符合大众日常认知的手形手势集合,并将其与不同几何造型方法的数学描述相互映射。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了一个面向非专业用户的快速造型系统,该系统结合Skinni... 沈俊辰 武仲科 周蓬勃 周明全关键词:三维交互 基于几何特征的兵马俑断裂面匹配方法 被引量:5 2019年 针对兵马俑碎块的三维数据模型中噪声含量大、断裂面存在缺损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断裂面上几何特征的碎块精确匹配方法.首先从兵马俑碎块的外表面中分割并识别出断裂面;然后提取断裂面上凸凹不平的特征区域,并根据其相似性实现碎块的粗匹配;最后计算断裂面的曲率、法线以及点云密度等几何特征,并采用基于该几何特征的改进迭代最近点(iterative closest point,ICP)算法实现碎块的细匹配.实验采用大量兵马俑碎块验证该匹配方法,结果表明该匹配方法可以实现兵马俑碎块的匹配,特别是提出的细匹配算法,与ICP算法和MICP算法相比,其匹配精度分别提高了约40%和10%,耗时分别降低了约50%和25%;该基于几何特征的断裂面匹配方法是一种有效的兵马俑碎块匹配方法. 周蓬勃 赵夫群 武仲科关键词:兵马俑 迭代最近点 基于断裂面匹配的破碎文物的虚拟修复方法 提出一种基于积分不变量的断裂面匹配算法,并利用3D打印技术实现修复结果的仿制.计算在多尺度下断面点的体积积分不变量,寻找邻域相似特征点集形成匹配约束簇.对约束簇进行特征提取及表示,根据簇表面的凹凸互补性,得到初始匹配簇对... 周蓬勃 李姬俊男 税午阳文献传递 笔谈:数字化为文明赋彩——文物和文化遗产数字技术应用现状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1 2024年 数字技术在文化遗产领域的应用已从最初的信息储存和传输,发展到数据处理分析,进而进化到今天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处理与展示,在文化遗产研究、记录、保护、利用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基本形成覆盖文物保护工作全链条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并不断创新核心技术与设备,形成通用技术与国际并驾齐驱、特色技术引领国际潮流的发展趋势。数字技术在考古遗址三维空间信息的获取、分析、模拟、研究和展示等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古代遗址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人地关系等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新一代测绘技术,可实现对建成遗产三维数字形式的记录与保存,在精度、纹理、展示分析、交互以及文物古建的数字修复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通过“空间历史大数据”途径,可以打破过往人文学科与空间操作之间的知识鸿沟与技术壁垒,促进文化遗产以体系化技术操作实现“公众化”,通过文化空间实践达成未来城乡高质量发展和历史人文知识存续之间的良性互动。数字化实践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已然从保存、宣传扩展到传承、振兴的层面。从全球视野审视数字化这一新兴领域的发展历程和前沿动态,文化遗产数字化面临着建立更完善的数据资源等挑战。 刁常宇 刘建国 邓非 耿国华 周蓬勃 何捷 王超群 马昭仪 杨红 杨晨关键词:文化遗产数字化 文物数字化 考古遗址 城市文化遗产 分区变形与多重约束结合的面皮层次点对应方法 被引量:2 2012年 针对颅面统计复原中基于面貌形态几何特征建立三维面皮间生理点对应关系的难题,提出几何模板分区变形与多重约束结合的三维面皮层次点对应方法(HCRDM).该方法根据人脸生理结构特征点定义一套五官分区几何模板,以实现面皮分区半自动化;根据特征点的严格对应关系,利用径向基函数对样本面皮各分区变形;为近似重合的各分区建立体素模型,逐次选取特征显著的模板顶点作为待对应点,利用模板顶点间局部相对位置几何约束确定样本分区中对应点候选集;根据局部几何特征加权距离确定最优对应点;结合几何约束与微分特征距离约束实现边界区域点对应.实验结果表明,HCRDM较已有的三维面皮点对应算法准确率提高了10%以上. 贺毅岳 周蓬勃 耿国华 周明全关键词:点对应 基于对比学习与多尺度结合的陶瓷显微图像分类方法 被引量:5 2021年 陶瓷文物修复是文物保护研究中一项重要内容,对碎片分类可提高修复效率。针对人工标注分类耗时长、效率低、主观因素大等问题,该文基于对比学习方法对陶瓷显微图像进行分类,然而,传统的SimCLR(a simple framework for contrastive learning of visual representations)对比学习网络不能精准提取陶瓷显微图像细节,因此,该文将SimCLR网络与多尺度方法结合,对陶瓷显微图像进行分类。首先,将采集到的陶瓷显微图像进行增强并提取特征,在特征提取模块使用多尺度卷积操作替换SimCLR中的标准卷积,使得网络具有更大的感受野,提取到更加准确的特征信息;其次,使用多层感知机(MLP)将提取到的特征进行降维处理,提高后续计算效率;最后,使用归一化温度标度的交叉熵损耗对模型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网络在陶瓷显微图像分类中比原始网络准确率提高1.8%,达到98.6%,且网络参数只增加了0.11 m。该方法能以较小的代价有效对陶瓷碎片分类,辅助文物修复。 耿国华 薛米妍 周蓬勃 拓东成 马星锐 刘晓宁关键词:显微图像 多尺度融合 面向文物稠密点云模型的压缩复原框架 被引量:1 2021年 针对激光扫描仪获取的三维文物稠密点云模型在数据存储、远程传输与处理等环节导致的资源过度消耗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贪婪算法的快速压缩与恢复框架。首先,将点云模型视为三维离散几何信号,用基于哈希函数的八叉树方法构建稠密点云的邻域约束关系。然后,计算点云邻接矩阵并构建离散拉普拉斯基对原信号进行稀疏表示,通过随机高斯矩阵对原信号进行随机采样,以完成信号压缩。最后,引入L_(0)正则化算子,采用四种经典的贪婪算法进行快速求解。用兵马俑头部点云模型和唐三彩胡人俑三维文物点云模型进行仿真测试,结果表明,本框架能完成对稠密点云模型的有效压缩和模型的快速重建。 寇姣姣 陈小雪 鱼跃华 海琳琦 周蓬勃 张海波 耿国华关键词:机器视觉 压缩感知 贪婪算法 基于多特征描述子自适应权重的文物碎片分类 被引量:1 2020年 传统三维模型分类方法因依赖文物碎片的整体形状特征,用于对破损严重、细节缺失、形状不规则的文物碎片分类时,时效差、成本高、准确率低。而文物碎片特征点周围的局部曲面深度信息与表面的规律性几何纹理可作为分类的判别特征。据此,提出了一种局部点云信息与显著性多特征描述子,通过提取文物碎片表面的规律性几何特征,并结合旋转投影特征,作为文物碎片的分类判别特征;然后提出相似度度量准则,根据每类特征的度量结果,自适应地计算两种特征的权重,实现分类。使用兵马俑碎片数据集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占用内存小、计算速度快。利用多倍交叉法对结果进行校验,准确率达到74.78%,相较于传统三维模型匹配方法提高了15.64%。 陆正杰 李纯辉 耿国华 周蓬勃 李岩 刘洋基于多尺度Scale-Unet的单样本图像翻译 2024年 随着生成对抗网络(GAN)的发展,基于单样本的无监督图像到图像翻译(UI2I)取得了重大进展。然而,以前方法无法捕获图像中的复杂纹理并保留原始内容信息。为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尺度可变U-Net结构(Scale—Unet)的新型单样本图像翻译结构SUGAN。所提出的SUGAN使用Scale—Unet作为生成器,利用多尺度结构和渐进方法不断改进网络结构,以从粗到细地学习图像特征。同时,提出了尺度像素损失scale-pixel来更好地约束保留原始内容信息,防止信息丢失。实验表明,与SinGAN、TuiGAN、TSIT、StyTR2等公共数据集Summer■Winter、Horse■Zebra上的方法相比,该方法生成图像的SIFID值平均降低了30%。所提方法可更好地保留图像内容信息,同时生成详细逼真的高质量图像。 周蓬勃 冯龙 寇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