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解平

作品数:12 被引量:53H指数:4
供职机构:安徽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调强
  • 5篇调强放射
  • 4篇调强放射治疗
  • 3篇容积
  • 3篇疗法
  • 3篇剂量学
  • 3篇剂量学比较
  • 3篇放射疗法
  • 2篇食管
  • 2篇食管癌
  • 2篇肿瘤
  • 2篇陀螺
  • 2篇小病灶
  • 2篇宫颈
  • 2篇宫颈癌
  • 2篇肺部
  • 2篇IMRT
  • 2篇病灶
  • 1篇调强放疗
  • 1篇调强放射疗法

机构

  • 9篇安徽省肿瘤医...
  • 4篇中国科学技术...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安徽慧软科技...
  • 1篇安徽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省立医院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11篇周解平
  • 7篇钱立庭
  • 6篇吴爱东
  • 4篇徐榭
  • 3篇裴曦
  • 3篇王鹏
  • 1篇付杰
  • 1篇詹必红
  • 1篇汪志
  • 1篇刘磊
  • 1篇闫冰
  • 1篇吴齐兵
  • 1篇周燕
  • 1篇周解平
  • 1篇王凡
  • 1篇王如
  • 1篇盛六四
  • 1篇陶振超
  • 1篇高劲
  • 1篇吴爱林

传媒

  • 3篇中华放射医学...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医学物理...
  • 1篇中华放射肿瘤...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T及3.0T MRI在食管癌IMRT中的价值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 探讨CT及3.0T MRI在食管癌IMRT计划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3—2015年本院放疗科首次确诊并行根治性IMRT的食管癌患者35例,分别在CT及MRI T2WI与DWI融合图像上勾画靶区,以相同处方剂量和OAR限制剂量分别制定计划,比较2种计划的靶区体积、处方剂量及OAR受量差异。配对t检验差异。结果 2种计划的剂量分布及计划参数均达到了临床处方剂量要求。基于3.0T MRI计划的病灶长度、VGTV和VPTV均小于CT计划(P=0.00、0.03、0.03)。2种计划的PGTV、PTV-PGTV的D2%、D98%、D50%、HI、C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基于3.0T MRI计划的双肺平均剂量明显低于CT计划(P=0.00),双肺实际受量亦与CT计划相近(P均〉0.05)。2种计划的脊髓最大耐受量及心脏耐受量相近(P均〉0.05)。结论 基于CT及3.0T MRI计划所勾画的靶区及参数均能满足临床需求,但基于3.0T MRI计划的靶区体积更小,可能会使部分OAR潜在获益。
黄一凡钱立庭周解平高劲陶振超周燕杨丽萍何健杨婧王如张洋洋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基于剂量预测的个性化放射治疗计划质量的定量评价方法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剂量预测的放射治疗计划质量定量评价方法,并验证该方法的临床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基于45例5年以上从业经验的物理师制定的直肠癌病例,训练3D U-Net网络。利用3D U-Net网络预测得到三维剂量分布后,基于剂量预测的剂量-体积直方图(DVH)指标,建立调强放射治疗(IMRT)直肠癌计划质量评估标准,对直肠癌放疗计划进行初次打分。以预测剂量为优化目标,对放疗计划重新优化制定,并再次打分。在15例直肠癌病例上进行测试,比较优化前后计划得分情况以及剂量学参数差异,从而验证该打分方法的临床意义。结果优化前后的计划均满足临床剂量要求。优化前的总得分为(77.21±9.74)分,优化后的总得分为(88.78±4.92)分,优化后的计划得分提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105,P<0.05)。相比优化前,优化后的计划所有危及器官的D_(max)均有不同程度地降低,优化后的计划在靶区D_(max)、V_(107%)、HI和膀胱的D_(max)等指标上均有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46~5.771,P<0.05),在其他指标上优化前和优化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优化后的计划质量有一定程度提升。结论本研究提出的结合剂量预测的放疗计划质量的定量评价方法,可以针对计划质量进行个性化地有效评估,有利于更好地对比审核不同物理师制定的临床计划质量,并且提供个性化的剂量指标,对临床计划的制定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吴秉志彭昭闫永恒周解平徐榭裴曦
关键词:调强放射治疗
miR-193a-3p对食管癌放射耐受性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miR-193a-3p对食管癌细胞放射耐受性的影响.方法 6MV-X射线照射四株食管癌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相对存活比例;茎环引物实时定量PCR法检测miR-193a-3p在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合成miR-1...
孟芳钱立庭丁伯金周解平
宫颈癌三维后装治疗中两种优化方式的剂量及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比较CT图像引导下的宫颈癌三维后装治疗中两种优化方式的剂量学差异,并为传统的二维腔内治疗点剂量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分析30例宫颈癌患者手动优化(MO)的后装治疗计划,并在此计划原靶区和危及器官(OARs)勾画、处方剂量等不变的基础上,利用模拟退火逆向优化(IPSA)重新设计治疗计划,并比较这两种计划的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参数及相关性分析。结果与MO计划相比,IPSA计划的靶区剂量参数D90、D100、V100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膀胱和直肠的D2 cm3、D1 cm3剂量明显降低(P<0.05),治疗时间也稍缩短(P<0.05)。IPSA计划膀胱参考点剂量明显低于其D2 cm3剂量(P<0.05),且与小肠D2 cm3剂量呈正相关性(P<0.05);直肠参考点剂量与直肠、乙状结肠D2 cm3剂量呈正相关性,但与乙状结肠相关性更大(P<0.05)。结论 IPSA计划能提供与MO计划相同的靶区覆盖率,但降低了膀胱、直肠的最大受量;膀胱参考点剂量评估会低估膀胱的真实受量、直肠参考点剂量评估可能会造成乙状结肠超量。
周解平周解平吴爱东钱立庭盛六四
基于三维预测剂量的自调节调强放疗自动计划方法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开发一种基于预测剂量的自调节调强放射治疗自动计划方法,以增强自动计划的鲁棒性。方法利用3D U-Res-Net_B网络预测出三维剂量分布后,在直接子野优化的每次迭代中先基于上次迭代结果计算当前剂量,再联合预测剂量计算目标剂量,然后以此为目标进行优化。完成所有迭代或满足循环退出条件后,得到最终的治疗计划。在30例直肠癌病例上进行测试,验证算法的效果。结果临床计划治疗靶区的V100%均值和标准差为(95.03±0.91)%,自动计划为(94.67±1.96)%,接近临床值(P>0.05),而预测值为(92.90±2.13)%,与临床计划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9.0,P<0.05);自动计划在小肠V35、膀胱V40、股骨头的V20~V40等多项指标上低于预测值和临床值,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5~118.0,P<0.05),在其他危及器官的指标上与临床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方法增强了自动计划的鲁棒性,提高了其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
闫永恒潘茂云周解平吴爱东吴文华徐榭裴曦
关键词:调强放射治疗自调节
宫颈癌术后静态调强放疗与单个和2个全弧容积调强弧形治疗的剂量学比较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比较宫颈癌术后静态调强放疗(IMRT)与单个全弧容积调强弧形治疗(VMAT)(Arc1)、2个全弧VMAT(Arc2)的计划质量、治疗效率和执行精度,为临床上宫颈癌术后VMAT治疗的弧数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例宫颈癌术后患者,给以相同的处方剂量和优化参数,分别设计7个野IMRT(7F-IMRT)、Arc1和Arc2计划,比较7F-IMRT与Arc1计划和Arc2计划的计划靶体积(PTV)和危及器官(OAR)的剂量学差异、治疗计划机器跳数(MU)和执行时间,采用γ分析法评价通过率,验证治疗计划的剂量准确性。结果:Arc2计划靶区适形度(CI)和靶区剂量均匀性(HI)均优于7F-IMRT计划(P<0.05),7F-IMRT优于Arc1计划(P<0.05);Arc2计划直肠V50、小肠V40和V10均低于7F-IMRT计划(P<0.05),而Arc1计划的直肠、膀胱和小肠的近似最大剂量(D2cc)、平均剂量(Dmean)和V50均高于7F-IMRT计划(P<0.05或P<0.01);与7F-IMRT计划比较,Arc2计划的MU和治疗时间分别减少24%和54%(P<0.05),剂量验证的3mm/3%的γ通过率三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术后患者VMAT治疗,采用单个全弧难以满足临床要求,宜至少采用2个全弧,能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治疗中分次内误差和患者的不适感。
周解平王鹏钱立庭吴爱东
鼻咽癌静态IMRT与VMAT同步加量放疗剂量学比较被引量:12
2014年
选择21例同步加量调强放射治疗(SMART)鼻咽癌患者,在计划系统中以相同处方剂量和目标限量要求分别设计9野静态调强(sIMRT)和双弧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MAT)计划,满足95%靶体积达到处方剂量要求的前提下,比较两种计划的靶区剂量、危及器官和正常组织的受照剂量以及机器跳数(MU)和治疗时间的差异。结果显示两种计划靶区最大、最小剂量以及均匀性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VMAT靶区的适形指数(CI)显著提高(t=-3.86,P<0.05),转移淋巴结计划靶体积(PGTVnd)、高危淋巴引流区计划靶体积(PTV1)和预防照射淋巴引流区计划靶体积(PTV2)的平均剂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MAT计划的脑干、脊髓和视交叉最大剂量以及双侧腮腺的60%体积受到的剂量(D60%)都小于sIMRT计划相应剂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MAT计划正常组织受照5 Gy体积(V5),V10和V15略高于sIMRT计划值(P>0.05),但V20、V25、V30、V35、V40、V45、V50和平均剂量统计明显小于sIMRT计划相应剂量(P<0.05,P<0.01);VMAT计划平均总MU和治疗时间分别减少约14.2%和68.8%。
唐正中吴爱东钱立庭刘磊周解平
关键词:鼻咽癌剂量学
PTW729和ArcCheck探测器在调强放射治疗剂量验证中的应用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探索在适形调强放疗(IMRT)剂量验证中应用三维探测器ArcCheck替代二维探测器PTW729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分析影响PTW729、ArcCheck进行IMRT计划剂量验证通过率的主要因素。方法:分别使用ArcCheck和PTW729对IMRT计划进行验证测量,基于不同标准参数进行Gamma分析,采用两两比较的配对t检验对相同标准参数下的两种验证工具的γ通过率进行统计学分析,再利用非线性拟合的方法分析不同标准参数对两种工具验证结果的影响。结果:在临床常用标准参数下(剂量偏差>2%,距离偏差>2 mm,TH10),ArcCheck与PTW729对IMRT计划的剂量验证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上述两种验证工具γ通过率的主要因素分别是剂量偏差和距离偏差。结论:在临床常用标准参数范围内,三维验证系统ArcCheck是一种理想的IMRT剂量验证工具,其验证结果能更全面准确地反映实际治疗的各种信息。
吴爱林吴爱东耿国星周解平武星蕾刘浩武钱立庭
陀螺刀和容积调强治疗肺部小病灶的剂量学比较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分析Co-60陀螺刀和容积调强(VMAT)治疗肺部小病灶剂量学分布特点,比较两种计划在危及器官(OAR)保护和全身低剂量区体积大小的差异。方法对48例肺部小病灶患者(含原发性肺癌及肺转移癌,共56个病灶),分别设计陀螺刀和VMAT计划,采用剂量体积直方图对靶区和OAR剂量学参数进行评估,并比较两种计划的差异。结果陀螺刀计划的计划靶区平均剂量(PTVDmean),计划靶区最高剂量(PTVDmax),均匀指数,全肺V5、V10和平均受量,患侧肺V5、V10、V20、V30和平均受量均显著高于VMAT计划(P<0.05),而VMAT计划的靶区适形指数,健侧肺V5、V10和平均受量,脊髓最大受量,心脏和脊髓平均受量均显著高于陀螺刀计划(P<0.05)。结论陀螺刀计划和VMAT计划在治疗肺部小病灶时均能达到肿瘤靶区剂量要求和正常组织剂量约束;陀螺刀计划优势是PTVDmean,健侧肺组织受量低;而VMAT计划优势为肿瘤靶区适形度高,全肺及患侧肺V5、V10和平均受量低。
吴齐兵汪志闫冰周解平王鹏吴爱东王凡
关键词:剂量学比较
肺部小病灶5野调强、容积调强和陀螺刀疗法的剂量分布比较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比较肺部小病灶5野调强(5F-IMRT)、容积调强(VMAT)和陀螺旋转式60 Co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陀螺刀)大分割治疗计划的剂量分布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6例肺部肿瘤患者设计处方剂量与治疗间隔相似的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计划,比较3种放疗计划的靶区剂量分布特点、适形度和剂量均匀性以及靶区周边正常肺组织、食管、脊髓的照射剂量。结果:陀螺刀计划的平均计划靶体积(PTV)剂量(PTVDmean)高于5F-IMRT计划(t=23.835,P=0.000)和VMAT计划(t=19.975,P=0.000)。VMAT计划PTV靶区CI值优于5F-IMRT计划(t=3.509,P=0.003),5F-IMRT计划PTV靶区CI值优于陀螺刀计划(t=3.427,P=0.004)。陀螺刀放疗计划PTV靶区HI值大于5F-IMRT计划(t=41.040,P=0.000)和VMAT计划(t=36.780,P=0.000);VMAT计划全肺组织V5低于陀螺刀计划(t=4.303,P=0.000)和5F-IMRT计划(t=5.750,P=0.000);VMAT计划全肺组织V10低于陀螺刀计划(t=5.018,P=0.00);3种计划全肺组织V20和V3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MAT计划全肺平均剂量(MLD)明显低于陀螺刀计划(t=2.462,P=0.027)和5F-IMRT计划(t=3.682,P=0.002)。患侧肺组织比较,陀螺刀计划的V5明显高于5F-IMRT计划(t=5.329,P=0.000)和VMAT计划(t=5.222,P=0.000),陀螺刀计划的V10明显高于5F-IMRT计划(t=4.337,P=0.001)和VMAT(t=4.579,P=0.00)。陀螺刀计划患侧肺的MLD高于5F-IMRT计划(t=4.303,P=0.002)和VMAT计划(t=4.517,P=0.000)。对健侧肺的保护,陀螺刀计划>VMAT计划>5F-IMRT计划。结论:在保证SBRT摆位精度的前提下,陀螺刀计划的主要优势为PTVDmean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健侧肺组织;VMAT计划的主要优势为适形度高,能够进行计划验证,全肺(及患侧肺)组织V5、V10和MLD值较低。
王鹏周解平詹必红钱立庭吴爱东付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