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道友
- 作品数:55 被引量:218H指数:8
-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化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AADC和NURR1基因联合c17.2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研究芳香族氨基酸脱羧酶(AADC)基因和NURR1基因联合c17.2神经干细胞脑内移植后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的治疗效果。方法人类神经元性AADC基因和NURR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分别转染至c17.2神经干细胞内。将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予以脑内毁损侧纹状区移植含空质粒的c17.2神经干细胞(A组),pCDNA3-AADC转染后的c17.2神经干细胞(B组),pCDNA3-NURR1转染后的c17.2神经干细胞(C组)以及含有pCDNA3-AADC和pCDNA3-NURR1转染后的c17.2 神经干细胞(D组)。观察其病理性旋转行为的改善,采用酪氨酸羟化酶(TH)的免疫组化方法研究脑内多巴胺含量的变化,并用荧光示踪方法观察c17.2细胞在PD模型脑内的移行。结果各组动物脑内移植后动物旋转行为较前均有改善(P<0.05),尤以D组改善最为明显,其行为学最大改善达73.7%,且同A、B、C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免疫组化可见各组移植TH阳性细胞明显增多,TH染色的神经元树突或轴突密集,体内TH阳性区域明显较PD模型组扩大,其中尤以D组病理学改善最为明显。荧光示踪观察c17.2神经干细胞有突触形成,并与临近的细胞建立突触联系。结论 AADC基因联合NURR1基因共转染c17.2神经干细胞脑内移植后改善了动物的旋转行为,增加了脑内多巴胺的表达,且植入的神经干细胞可同宿主神经元形成突触联接,为研究多基因联合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提供了新方法。
- 刘军李庆军周道友肖颂华杨淞然杨炼红邢诒刚
- 关键词:NURR1基因C17.2神经干细胞帕金森病基因治疗
- 综合医院重大疾病伴发情绪障碍的中医综合治疗方案的研究
- 2011年
-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重大疾病伴发情绪障碍的中医综合治疗。方法:用汉密顿抑郁量表-17(HAMD17),汉密顿焦虑量表-14(HAMA14),筛查中风、肿瘤、骨折、脑外伤、产褥期妇女的情绪障碍情况,将最终符合诊断标准,并且愿意接受治疗的184例患者,完成治疗进入最后统计的为176例。随机纳入西药对照组90例及中医治疗组86例。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定量表评定睡眠质量,生活质量量表(QOL)评价生活质量情况,及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副反应情况。结果:2组HAMD、HAMA、QOL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副反应情况中医治疗组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综合医院重大疾病伴发的情绪障碍治疗上,中医综合治疗方案是一个较好的选择,疗效明显,同时无明显毒副反应,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 周道友吴玲玲李穗华卢明老鹰荣杨志敏
- 关键词:情绪障碍中医疗法疏肝解郁
- 6-羟多巴胺诱致大鼠早期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6
- 2003年
- 目的 探讨在 6 羟多巴胺 (6 OHDA)作用下SD大鼠黑质神经元极早期的凋亡发生率以及相应的时程变化。 方法 使用 6 OHDA立体定向注射于SD大鼠纹状体区 ,分别在 6、12、2 4、4 8、72、96h、1周及 2周时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黑质细胞的凋亡 ,并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凋亡率 ,同时运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相应时间纹状体区多巴胺能神经纤维的含量的变化。 结果 在6 OHDA作用后 6h即可检测到黑质细胞的凋亡 ,在 4 8h达到高峰 ,凋亡率为 (6 4± 0 2 ) % ,在 2周时为 (1 0± 0 1) %。同时 ,随着黑质细胞的凋亡 ,纹状体区多巴胺能神经纤维的含量逐渐减少 ,2周时减少约 70 %。 结论 进一步证明了黑质细胞凋亡是早期帕金森病模型大鼠黑质细胞死亡的主要方式之一 ,是纹状体区酪氨酸羟化酶 (TH)减少的主要原因。
- 刘军肖颂华周道友刘中霖陶恩祥邢诒刚
- 关键词:6-羟多巴胺黑质多巴胺神经元凋亡
- 中医药治疗焦虑症的研究进展
- 总结近10余年来中医药治疗焦虑症的相关文献,从焦虑症的中医病名归属、病因病机、分型辩证治疗、经方治疗、各医家经验、针灸治疗及其他疗法进行综述,总结中医药治疗焦虑症的优势,探讨中医药治疗存在的问题,为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参考...
- 何思陈周道友
- 关键词:中医药焦虑症
- 疏肝解郁汤治疗中风后抑郁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1
- 2010年
- 目的:研究疏肝解郁汤治疗中风后抑郁(PSD)的临床疗效。方法:83例轻中度PSD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予以中药汤剂疏肝解郁汤口服,每天2次;对照组予帕罗西汀20mg,口服。连续治疗6周。汉密顿抑郁量表-17(HAMD17)评价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不良反应等。结果:在第1周时2组HAMD总分以及减分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HAMD总分在各时点均有显著下降(P<0.01)。2组在第1周、2周、4周、6周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口干、出汗、便秘、震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疏肝解郁汤对PSD有明确治疗作用,并且副作用少,但起效时间比帕罗西汀慢。
- 郑东周道友
- 关键词:抑郁症中风后中医疗法疏肝解郁汤
- 含NURR1基因腺病毒修饰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试验
- 2006年
- 目的:观察含NURR1基因腺病毒修饰的C17.2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对帕金森病模型症状和组织学的改善。方法:实验于2004-03/2005-01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林百欣实验中心完成。6-羟基多巴脑内立体定向及单侧纹状体两点定位注射制作SD大鼠帕金森病模型,1周后,行阿朴吗啡行为学检测,即阿朴吗啡(0.5mg/kg)腹腔内注射后30min内,计数大鼠平均每分钟身体旋转360°的次数,达到6圈/min及以上者为合格帕金森病模型,每周测1次,连续4周,获取稳定动物模型共31只,分为帕金森病模型对照组10只、帕金森病+C17.2组11只、帕金森病+C17.2+腺病毒组10只,无菌收集所需的C17.2神经干细胞、含NURR1基因腺病毒载体修饰C17.2神经干细胞,浓度为(1.0~4.0)×109L-1细胞,对入组的帕金森病模型进行无菌细胞注射移植,注射点与造模时注射点相同,每点约3μL,帕金森病模型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细胞移植后10d和4周进行阿朴吗啡诱发的帕金森病模型旋转试验,免疫组化检测帕金森病模型纹状体内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神经元数量。结果:在实验过程中又有4只死亡,共有27只帕金森病模型鼠进入试验。①帕金森病模型旋转圈数:移植后10d和4周帕金森病+C17.2组和帕金森病+C17.2+腺病毒组均少于帕金森病模型对照组,帕金森病+C17.2+腺病毒组少于帕金森病+C17.2组(移植后10d:帕金森病模型对照组21.57±5.26,帕金森病+C17.2组3.90±0.90,帕金森病+C17.2+腺病毒组1.56±0.58;移植后4周:帕金森病模型对照组18.40±5.84,帕金森病+C17.2组3.60±0.67,帕金森病+C17.2+腺病毒组1.00±0.55,P<0.05)。②纹状体内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细胞数:移植后10d帕金森病+C17.2组和帕金森病+C17.2+腺病毒组多于帕金森病模型对照组,帕金森病+C17.2+腺病毒组多于帕金森病+C17.2组(帕金森病模型对照组3.50±0.67,帕金森病+C17.2组13.17±1.89,帕金森病+C17.2+腺病毒组20.50±1.67,P<0.05)。结�
- 李庆军周道友肖颂华刘军江东新邢诒刚
- 关键词:腺病毒科帕金森病基因
- 中药治疗中风后抑郁的临床研究
- 本文介绍了中药治疗中风后抑郁病症的过程和诊断标准,采用单盲法评定相关的量表进行疗效评估,结果表明,用疏肝解郁汤治疗轻中度中风后抑郁(PSD)患者,其总体治愈率和有效率和帕罗西汀相当。
- 郑东周道友
- 关键词:中药治疗疏肝解郁汤
- 文献传递
- 中药治疗失眠的系统评价被引量:42
- 2016年
- 目的:运用Meta分析的方法系统评价中药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检索中国期刊网(Cnki)数据库,纳入中药治疗失眠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并由评价者分别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而后用Revman 5.1软件对针灸治疗失眠疗效进行Meta分析。主要对失眠的近期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温胆汤8篇/酸枣仁汤9篇/归脾汤12篇/血府逐瘀汤7篇,其Delphi分级为I级,推荐级别为B级以上,Jadad评分1~2分。Meta分析结果显示:温胆汤加减治疗失眠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68,95%CI(2.,58,5.30)P〈0.01];酸枣仁汤加减治疗失眠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76,95%CI为(1.94,3.93),P〈0.01];归脾汤加减治疗失眠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54,95%CI为(1.87,3.45),P〈0.01];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失眠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67,95%CI(2.35,5.74),P〈0.01)]。结论:中药治疗失眠症的疗效优于对照组。
- 陈德瑶何思陈周道友
- 关键词:失眠不寐温胆汤酸枣仁汤归脾汤血府逐瘀汤
- 普拉克索治疗特发性震颤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普拉克索治疗特发性震颤的疗效、最佳剂量及安全性。方法连续性收集自2011年5月至2012年12月在广东省中医院神经专科门诊就诊的符合特发性震颤诊断标准的患者,建立登记随访档案,常规给予为期5周的普拉克索治疗,方案具体为:第1周0.25medd(0.125me,/次,2次/d)、第2周0.375mg/d(O.125mg/次,3次/d)、第3周O.5mg/d(O.25me,/次,2次/d)、第4周O.75mg/d(O.25mg/次,3次/d),并在患者用药后第1、2、3、4、5周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特发性震颤分级量表各评定1次,根据评定结果及患者主观感受调整剂量。所有患者第2周均需加量,如第3周复诊自觉加量前后效果一样,则不再加量,否则继续加量,直至震颤症状无再减轻,以此类推。部分患者第5周可加量至1.5mg/d(O.5mg/次,3次/d1.治疗第6周记录评价所有患者的剂量及疗效,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显效率和最佳剂量,同时使用药物不良反应量表评定副反应。结果最后完成研究患者共46例.其中用药后症状减轻至0级的患者有30例,减轻至1级有12例,减轻至2级有3例,即共有45例患者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总显效率为97.83%;无效1例(2.17%1。进入有效统计学分析患者例数共45例,统计分析发现不同剂量普拉克索治疗不同震颤级别特发性震颤的疗效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萨32.473,P=-0.ooo),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1.5mg/d(O.5mg/次,3次/d1剂量组与其他剂量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1例患者出现幻觉,减量后消失:1例患者有低血压表现。减量后消失;未见因为副反应而终止治疗者。结论普拉克索治疗特发性震颤安全有效,副反应轻微,最佳剂量为1.5mg/d(O.5me,/次,3次/d),可作为特发性震颤的一线用药。
- 周道友何思陈
- 关键词:特发性震颤疗效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ET-1、β-EP水平及与相关因素的关系
-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tal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血浆ET-1、β-EP水平及与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选择急性发病的脑梗死患者(入院时间为中风后30天内)69例及正常对照组59例,分别...
- 周道友刘军老膺荣邢诒刚黄燕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