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3篇巨细胞
  • 2篇受者
  • 2篇器官
  • 2篇器官移植
  • 2篇免疫
  • 2篇巨细胞病毒
  • 1篇单剂
  • 1篇信使
  • 1篇血症
  • 1篇亚群
  • 1篇遗传学
  • 1篇移植肾
  • 1篇移植肾功能
  • 1篇移植受者
  • 1篇荧光
  • 1篇有核细胞
  • 1篇人巨细胞病毒
  • 1篇人巨细胞病毒...
  • 1篇肾功能

机构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唐山工人医院
  • 1篇徐州市中心医...
  • 1篇北京中医医院

作者

  • 5篇肖漓
  • 5篇石炳毅
  • 5篇唐萌
  • 3篇白剑
  • 2篇刘有
  • 2篇裴向克
  • 1篇刘路鹏
  • 1篇周慧敏
  • 1篇梁军
  • 1篇欧阳昀
  • 1篇刘阁玲
  • 1篇李海斌
  • 1篇杜源
  • 1篇钱叶勇
  • 1篇裴永彬
  • 1篇许怡薇
  • 1篇魏从文
  • 1篇张俊
  • 1篇范宇
  • 1篇冯凯

传媒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军医进修学院...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2篇2009
  • 3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人巨细胞病毒活动性感染与器官移植受者T淋巴细胞亚群分类的变化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研究器官移植受者T淋巴细胞亚群分类与人巨细胞病毒活动性感染的关系。方法使用免疫荧光技术对2006年9月-2008年1月采集的27例器官移植受者外周血的样本pp65抗原进行检测,同时使用流式细胞技术上述样本的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分析。结果非活动性感染组与活动性感染组CD3+淋巴细胞含量分别为(75.96±8.18)%和(67.75±17.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活动性感染组与活动性感染组CD4+淋巴细胞含量分别为(53.37±4.38)%和(29.25±9.38)%,非活动性感染组高于活动性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活动性感染组与活动性感染组CD8+淋巴细胞含量分别为(20.73±4.45)%和(36.12±15.60)%,非活动性感染组低于活动性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活动性感染组与活动性感染CD4+/CD8+比值分别为2.64±0.53和1.07±0.45,非活动性感染组高于活动性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非活动性感染组与活动性感染组中CD3+淋巴细胞百分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T淋巴细胞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单纯检测CD3+淋巴细胞对鉴别诊断无使用价值;HCMV抗原在体外主要刺激CD8+淋巴细胞增殖,活动性感染组中外周血CD8+淋巴细胞高于非活动性感染组,致使CD4+淋巴细胞与CD8+淋巴细胞比值下降,甚至倒置。
白剑石炳毅肖漓唐萌裴向克刘有
关键词:T淋巴细胞亚群人巨细胞病毒感染器官移植
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肾脏移植受者pp65抗原血症的意义被引量:1
2008年
背景:临床对pp65 抗原的检测主要采用免疫荧光技术,但是该方法步骤繁琐,需要对标本进行人工计数,在检测过程中受人为的影响因素较多。目的:探讨使用简便的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人巨细胞病毒 pp65 抗原血症的可行性及其特点。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实验,于2007-09/2008-03 在解放军总医院附属二院器官移植中心完成。材料:肾脏移植受者外周血标本145份。方法:分离人外周血白细胞,分别采用免疫荧光技术与流式细胞技术对人巨细胞病毒 pp65 抗原检测。主要观察指标:流式细胞仪在激发波长为 488 nm 处的吸收峰判断阳性检出。结果:对肾脏移植受者进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在 15 例受者的 25 份标本中检出阳性,检出的特异性为 76.0%;对肾脏移植受者进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在 5 例受者的 11 份标本中检出阳性,检出的特异性为 54.5%。使用 Fisher 确切概率法对两种不同检测方法检出的效果进行检验,结果两种检测方法的检出效果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结论:免疫荧光技术和流式细胞技术两种 pp65 抗原检测方法的检出效果无差异,因此可以通过流式细胞技术对 pp65 抗原进行检测,并且结果更加客观。
白剑石炳毅肖漓唐萌裴向克刘有张俊陈娟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PP65抗原流式细胞技术免疫荧光技术
可溶性CD30和Th1/Th2检测在慢性移植肾功能不全患者免疫状态评估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将血清可溶性CD30(sCD30)和外周血CD3+CD8-T淋巴细胞Th1/Th2检测用于评估慢性移植肾功能不全(CRAD)患者免疫状态的价值。方法通过分析临床资料,结合移植肾穿刺活检,选取移植术后远期(>6个月)免疫损伤为主的慢性移植肾功能不全患者(A组)、非免疫损伤为主的慢性移植肾功能不全患者(B组)和移植肾功能正常患者(C组)各15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每例患者外周血CD3+CD8-T淋巴细胞IFN-γ和IL-4表达率,以IFN-γ和IL-4表达率之比作为Th1/Th2比例,同时留取标本以ELISA法行血清sCD30水平测定。结果A、B、C组患者外周血CD3+CD8-T细胞IFN-γ表达率(11.2%±6.2%、10.9%±6.4%、12.3%±6.9%)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患者外周血CD3+CD8-T细胞IL-4表达率(4.0%±2.8%)明显低于B、C组(7.9%±5.5%、10.2%±7.5%,P<0.01),且其Th1/Th2比例(3.1±1.1)明显高于B、C组(1.5±0.5、1.4±0.5,P<0.01)。B、C组患者外周血CD3+CD8-T细胞IL-4表达率和Th1/Th2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患者血清sCD30水平(20.2±12.4ng/ml)明显高于B、C组(7.8±3.1ng/ml、7.6±3.0ng/ml,P<0.01),而B、C组患者血清sCD30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当Th1/Th2比例取1.95时,鉴别以免疫损伤为主的CRAD的敏感度为80%,特异度为90%;血清sCD30水平取10.0ng/ml时,鉴别以免疫损伤为主的CRAD的敏感度为93.3%,特异度为86.7%。结论以免疫损伤为主的CRAD患者大都存在Th1/Th2平衡失调(向Th1方向偏移),且血清sCD30水平相对较高。根据外周血CD3+CD8-T细胞Th1/Th2比例和血清sCD30水平鉴别以免疫损伤为主的CRAD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欧阳昀钱叶勇石炳毅肖漓唐萌范宇杜源刘路鹏
关键词:肾移植SCD30TH1/TH2慢性移植肾功能不全免疫状态
器官移植受者外周血中人巨细胞病毒pp67-mRNA的RT-PCR检测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使用RT-PCR的方法对人巨细胞病毒pp67-mRNA检测的可行性。方法:对38例肾移植受者的外周血样本共68份分别进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pp65抗原和RT-PCR技术检测人巨细胞病毒pp67-mRNA。结果:在7例受者外周血中的13份外周血样本中检出pp65抗原阳性,并有1例诊断为HCMV病;在3例受者外周血中的3份外周血样本中检出pp67-mRNA阳性,其中包括2例受者的2份样本pp65抗原同时检出为阳性并有1例诊断为CMV病。结论:pp65抗原和pp67-mRNA检测结果不具有同一性,不能使用pp67-mRNA检测取代pp65抗原的检测。使用RT-PCR可以对人巨细胞病毒pp67-mRNA作出定性的判断。
白剑石炳毅肖漓唐萌蔺宇魏从文
关键词:器官移植
单剂G-CSF动员自体骨髓有核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经单剂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后的骨髓有核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的效果。方法自2004年5月-2008年2月对解放军总医院第309临床部、徐州市中心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京市中医医院、河北唐山工人医院的69例糖尿病足患者(69条患肢)随机分组,骨髓组直接采集自体骨髓200mL,单剂G-CSF动员组在采集骨髓前1d给予G-CSF 2μg/kg,采集骨髓100mL,骨髓组采集200mL,分离骨髓有核细胞,检测骨髓有核细胞总数,流式细胞仪检测CD34+细胞百分比,将分离的骨髓有核细胞移植于患者患肢腓肠肌。结果足部疼痛改善率动员组为89.7%(35/39),骨髓组为90.0%(27/30);两组所有患者在治疗后腿部疼痛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动员组1-3d所有患肢(39/39)冷感均有不同程度改善,骨髓组26/30条患肢在1-10d有不同程度改善,两组患者的患肢经皮氧分压均有不同升高。结论利用单剂G-CSF动员患者骨髓可有效提高骨髓采集物中的有核细胞数量,可减少患者骨髓采集量,不影响糖尿病足疗效。
冯凯许怡薇李海斌叶扶光肖漓唐萌梁军裴永彬周慧敏董建勋刘阁玲石炳毅
关键词:骨髓G-CSF糖尿病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