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海泓
- 作品数:12 被引量:37H指数:4
-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支气管结核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支气管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2010年我院住院病人中临床诊断支气管结核,并有结核病史,或近3个月内痰查抗酸杆菌阳性的患者54例(72支病变支气管),结合多种影像后处理技术,回顾性分析其...
- 侯代伦夏海泓杨济生宋强张旭
- 关键词:结核支气管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文献传递
- 腹膜后支气管源性囊肿的CT表现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探讨腹膜后支气管源性囊肿的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膜后支气管囊肿患者资料,讨论并分析其CT表现。结果:4例中,位于左肾上腺区3例,左肾中下极后方1例。长径2.7~6.5 cm,短径1.2~4.9 cm,平均最大径4.5 cm。3例呈椭圆形或类圆形,1例呈分叶状。在CT上呈等高密度影或囊实性密度影,均无强化。结论:腹膜后支气管源性囊肿多位于左肾上腺区,CT有助于病灶定位,明确病灶性质。
- 夏海泓张鸣尉从新
- 关键词:支气管源性囊肿腹膜后间隙
- 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输尿管排尿判定肾功能研究进展
- 2012年
- 在无尿路梗阻情况下输尿管排尿的情况直接反映了肾脏泌尿功能,可以通过观察输尿管排尿状况来间接判断肾功能受损程度。本文对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输尿管喷尿的原理及输尿管喷尿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 于霞张屹辉夏海泓周业建王守彪
-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肾衰竭
- HRCT的双斜位MPR对上半规管裂的诊断价值分析
- 2023年
- 目的探讨利用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的双斜位多平面重组技术(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重建上半规管,观察上半规管裂(SSCD)的影像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选取接受颞骨HRCT检查的1988例患者的CT图像,利用HRCT的双斜位MPR后处理技术,评价有无上半规管裂,记录病变发生部位、形态,观察影像学表现。结果存在上半规管裂的11例患者中单侧SSCD 9例(81.8%),其中左侧4例(36.3%),右侧5例(45.5%),双侧SSCD 2例(18.2%)。发生部位:顶壁偏前1个(7.7%)、顶壁正中7个(53.8%)、顶壁偏后5个(38.5%)。结论HRCT的双斜位MPR后处理技术能明确显示SSCD骨质缺损的部位,对SSCD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 刘本波夏海泓王剑
- 16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研究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及仿真内窥镜技术对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螺旋CT对22例怀疑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病例行胸部CT平扫,图像重建后传送至工作站处理,使用多平面重建(MPR)及仿真内窥镜技术(CTVB)进行分析,全部病例经纤维支气管镜(FOB)或临床证实。结果:22例中,CTVB显示I~III级气管支气管100%,显示第IV级支气管45.5%;MPR显示I~III级气管支气管100%,显示第IV级支气管50.0%;FOB显示I~II级气管支气管100%,显示第III级支气管72.7%。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及仿真内窥镜技术能准确显示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位置、大小、形态及阻塞程度,是一种准确、安全的无创性诊断方法,给临床诊断、治疗提供直观的影像学资料,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夏海泓王守彪孙迎晖林刚
- 关键词: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
-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后处理成像在膀胱癌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3
- 2014年
- 目的探讨螺旋CT增强扫描结合后处理成像技术在膀胱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膀胱癌的患者36例,术前均行螺旋CT增强扫描,将原始容积数据传至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建(MPR)、仿真内镜成像(VE),观察其CT影像特点,采用双盲对比,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肿瘤位于膀胱三角区24例,右侧壁5例,左侧壁7例。轴位、MPR及CTVE在探测膀胱肿瘤的敏感性分别为97.2%,94.4%,95.7%,增强轴位图像能够提供丰富的膀胱壁内外信息,MPR能够直接显示肿瘤起源和膀胱外侵犯及与输尿管的关系,VE可以显示肿瘤表面形态及和输尿管开口关系。结论螺旋CT增强扫描轴位图像结合MPR和CTVE成像技术,对膀胱癌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 刘本波张新炎张燕夏海泓初迎幸
- 关键词:膀胱肿瘤多平面重建仿真内镜
- 右肺支气管影像学的解剖学研究
- 目的:
综合应用16层螺旋CT的后处理技术,对右肺上、中、下叶各段支气管的分支形式进行研究和分类。
方法:
选取232例行胸部扫描的病人,通过多平面重建技术(MPR)、支气管树、仿真支气管镜重建出右肺各...
- 夏海泓
- 关键词:支气管体层摄影术螺旋CT影像诊断
- 膝关节米粒体滑囊炎的影像诊断价值探讨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分析膝关节米粒体滑囊炎的影像学表现,进一步加强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膝关节米粒体滑囊炎患者的X线、CT、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学表现。结果米粒体在X线平片及CT上不显示;与骨骼肌比较,米粒体在T1WI上呈等信号,T2WI及T2WI压脂像呈稍高信号;关节滑膜明显增厚,关节囊内较多积液,米粒体包绕肌腱和韧带。结论与X线、CT相比,MRI对膝关节米粒体滑囊炎的显示具有特征性,根据MRI图像可以准确诊断膝关节米粒体滑囊炎,是诊断膝关节米粒体滑囊炎理想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 初迎幸夏海泓于台飞
- 关键词:膝关节磁共振成像
- 婴幼儿肾脏肿瘤的CT表现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婴幼儿肾脏肿瘤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4例婴幼儿肾脏肿瘤的临床及CT资料,总结分析肿瘤的类型及CT表现.结果:24例中,肾母细胞瘤17例,CT表现为单侧肾脏内混杂密度肿块伴较明显囊变坏死,强化不均匀;2例伴钙化,1例肿块内见脂肪密度;2例伴肾静脉或下腔静脉癌栓,3例伴远处转移(肺、肝脏、骨、胸壁及淋巴结转移).中胚层肾瘤2例,CT表现为肾脏内软组织密度结节,密度欠均匀,中度强化.透明细胞肉瘤1例,CT表现类似肾母细胞瘤,坏死更显著.乳头状淋巴管内血管内皮瘤1例,CT表现为肾脏内类圆形低密度灶不均质轻度渐进性强化.XP11.2易位性肾癌1例,CT表现为单侧肾脏混杂密度肿块,内有点状钙化,轻度不规则强化,伴腹膜后转移.淋巴瘤2例,其中Burkitt瘤1例,CT表现为双肾多发等密度结节,轻度强化;肝脏内多发低密度灶,轻度强化;急性髓系白血病侵犯肾脏1例,CT表现为单侧肾脏、腹腔、腹膜后、肠系膜及胸壁多发巨大不规则软组织密度肿块.结论:肾母细胞瘤多发于1岁以上的婴幼儿;中胚层肾瘤多发生在1岁内.婴幼儿肾脏肿瘤的诊断参考临床资料结合CT表现,可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
- 夏海泓张鸣于台飞刘本波初迎幸
- 关键词:婴幼儿肾脏肿瘤
-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右肺支气管变异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运用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显示右肺各段支气管,对其分支形式进行分类。方法:选取232例行胸部扫描的患者,通过MPR、支气管树、仿真支气管镜重建出右肺各段支气管,分析不同方法的显示效果,计算各种分支形式出现的几率。结果:MPR图像利于发现各段支气管,并和支气管树图像一样能直观、准确的显示各段分支情况,仿真支气管镜可以作为其补充,从内腔区分共干长度较短的类型,分析结果:右肺上叶,尖段与前段共干4.3%,尖段与后段共干23.7%,前段与后段共干12.1%;中叶三分支型2.76%;下叶外侧基底段与前基底段共干41.4%。结论:MPR利于发现段支气管,MPR、三维支气管树图像立体效果显著,有利于活体支气管分支类型的判断,仿真支气管镜图像对支气管树图像在短共干中的不足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通过多种后处理方法综合应用,能够对右肺段支气管发育变异的分支形式准确分类。
- 夏海泓王守彪孙迎晖林刚
- 关键词:支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