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学敏

作品数:7 被引量:66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食管
  • 2篇食管反流
  • 2篇功能性消化不...
  • 2篇反流
  • 2篇FD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综合
  • 1篇代谢综合征
  • 1篇多通道腔内阻...
  • 1篇心理
  • 1篇抑郁
  • 1篇诊治
  • 1篇诊治指南
  • 1篇脂肪
  • 1篇脂肪性
  • 1篇脂肪性肝病
  • 1篇失弛缓症
  • 1篇食管反流病
  • 1篇食管括约肌
  • 1篇食管失弛症

机构

  • 7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吴江市第一人...
  • 1篇淮安市金湖县...
  • 1篇苏州市第九人...

作者

  • 7篇林琳
  • 7篇姚学敏
  • 3篇叶必星
  • 2篇王美峰
  • 1篇姜柳琴
  • 1篇周烨

传媒

  • 2篇胃肠病学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 1篇第二十二届全...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重视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和治疗被引量:1
2010年
林琳姚学敏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
解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治指南被引量:7
2010年
随着肥胖与糖尿病患者的日趋增多,脂肪性肝病(FLD)目前已成为全球性的重要肝病。临床上FLD分为酒精性肝病(ALD)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研究表明,NAFLD与肥胖、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2006年和2010年中华医学会相继制定了中国NAFLD诊疗指南,较全面和广泛地反映了目前NAFLD的临床诊疗现状,与国际上颁布的一些诊治指南相比存在差异。本文就NAFLD诊治指南及相关问题进行解读。
姚学敏叶必星林琳
关键词:脂肪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肥胖代谢综合征
贲门失弛缓症诊断技术的进展被引量:4
2011年
贲门失弛缓症(AC)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原发性食管运动障碍性疾病,目前其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内镜检查、食管钡餐、食管测压等。定时食管吞钡检查是一种简便、非侵入性的食管排空评估技术,有助于AC的诊断、疗效评估以及治疗后检测复发;而食管高分辨率测压(HRM)的敏感性较高,并可将AC食管异常收缩分为3种亚型。本文就AC诊断技术的进展作一综述。
姚学敏王美峰林琳
关键词:食管失弛症食管括约肌下段
FD罗马Ⅲ与罗马Ⅱ标准在临床应用中的比较
@@本研究调查门诊符合功能性消化不良(FD)罗马Ⅲ及罗马Ⅱ诊断标准的患者比例,比较两个诊断标准的异同及就诊情况。
姚学敏林琳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
文献传递
无效吞咽对食管动力和胃食管反流的影响
2022年
背景:研究发现食管体部动力障碍与胃食管反流病(GERD)相关,但确切关系仍不明确。目的:探讨食管高分辨率测压(HRM)中无效吞咽的比例对食管动力和胃食管反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3月—2019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完成食管HRM和24 h食管阻抗-pH监测、提示正常食管动力或轻度食管动力障碍的患者,根据HRM中10次温水吞咽中无效吞咽的次数分为4组:A组(0次)、B组(1~4次)、C组(5~7次)、D组(8~10次)。分析各组食管HRM、24 h食管阻抗-pH监测参数,评估无效吞咽辅助诊断病理性酸反流的价值。结果:共142例患者纳入研究,四组间测压参数异常者比例无明显差异(P均>0.05)。D组弱蠕动和无蠕动次数显著多于A组、B组,远端收缩积分(DCI)平均值和最高值显著低于A组、B组(P均<0.05),D组与C组间DCI平均值和最高值差异显著(P均<0.05)。酸暴露时间(AET)、DeMeester评分均随无效吞咽次数的增加逐渐增高(P均<0.05)。无效吞咽次数、弱蠕动次数与AET、DeMeester评分、酸暴露总次数之间存在适度正相关性(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无效吞咽次数辅助诊断病理性酸反流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25(95%CI:0.523~0.727,P=0.027),cut-off值为4.5,相应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2.9%和61.7%。弱蠕动次数的诊断价值优于无蠕动次数(AUC:0.625对0.590)。结论:不同无效吞咽比例的临床意义不同,无效吞咽>70%的临床相关性可能更强,在一定程度上可预测病理性酸反流。
姚学敏叶必星叶必星王美峰王美峰林琳
关键词:酸反流
功能性消化不良罗马Ⅲ和罗马Ⅱ标准的比较及精神心理状况调查被引量:54
2012年
目的分析罗马Ⅲ和罗马Ⅱ标准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诊断的临床特点、分型的差异,以及FD患者精神心理状态。方法随机选取2008年6月至2008年12月间1600例消化科门诊患者(均经胃镜检查)进行问卷调查,按罗马Ⅱ和罗马Ⅲ标准诊断分型并归纳分析。结果符合罗马Ⅱ标准的FD患者215例(13.44%),符合罗马Ⅲ标准249例(15.56%),两种标准对FD的检出率差异元统计学意义(X^2=2.176,P〉0.05)。罗马Ⅱ标准诊断的FD患者中71.16%(153/215)同时符合罗马Ⅲ标准;23.26%(50/215)患者有早饱、餐后饱胀不适、上腹痛和上腹烧灼感中的至少一种,但不符合罗马Ⅲ标准。罗马Ⅲ标准诊断的FD中61.45%(153/249)同时符合罗马Ⅱ标准;28.92%(72/249)患者病程不符合罗马Ⅱ标准。按罗马Ⅱ标准分型,溃疡样型51例(23.72%),动力障碍型103例(47.91%),非特异型61例(28.37%)。按罗马Ⅲ标准分型,餐后不适综合征(PDS)190例(76.31%),上腹疼痛综合征(EPS)131例(52.61%),同时符合PDS和EPS诊断72例(28.92%)。FD伴焦虑、抑郁者分别为17例(16.83%)和48例(47.52%)。符合罗马Ⅲ标准FD患者同时合并焦虑和抑郁时,餐后饱胀不适、早饱、上腹痛和上腹烧灼感症状总积分最高(x^2=49.637,P〈0.05)。结论罗马Ⅲ标准更易理解和运用。FD患者常合并精神心理异常,可能加重临床症状。
姚学敏叶必星周烨林琳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问卷调查焦虑抑郁
FD罗马Ⅲ与罗马Ⅱ标准在临床应用中的比较
目的调查门诊符合功能性消化不良(FD)罗马Ⅲ及罗马Ⅱ诊断标准的患者比例,比较两个诊断标准的异同及就诊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调查2010年1月至2010年4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专科门诊就诊的年满18岁的FD...
姚学敏林琳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