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崇实
- 作品数:16 被引量:7H指数:1
- 供职机构: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 纳兰性德与佛教被引量:4
- 2006年
- 纳兰性德与佛教具有不解之缘。他高度重视佛教,充分肯定佛教,对佛教有浓厚的兴趣和深入的了解。他读了很多佛教书籍,熟悉很多佛教掌故和佛教事物,并与僧人交往。他深受佛教影响,向往佛法与佛界,他的诗词文章表现了佛教的一些基本思想,主要有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一切皆苦,五蕴聚合,因果报应。形成上述这些情况有主观与客观多方面的原因。
- 姚崇实
- 关键词:纳兰性德佛教一切皆苦因果报应
- 多重角色的多重超越——郭小川《望星空》新探
- 2009年
- 郭小川的《望星空》实现了四重超越,即超越自我、超越现实、超越宇宙、超越前人,这是因为:郭小川不但是诗人,而且是战士;更重要的是,他不但是战士和诗人,而且是哲人。战士、诗人,哲人的角色都不是单独起作用的,而是综合起作用的。每种超越都不止依赖于一种角色,而是依赖于双重乃至三重角色。
- 姚崇实陶淑霞
- 关键词:《望星空》三重角色
- 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被引量:1
- 2015年
- 中国传统文化亟须继承和发扬,当代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他们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十分重要。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亟需用中国传统的思想道德加以弥补。针对当前实际,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思想方法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要动员各种力量,利用各种资源,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各种形式,运用各种方法,综合发挥教育作用,以最大化地强化教育效果。
- 姚崇实陶淑霞
-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 最新最全的纳兰诗注——读张应志《纳兰诗校注》被引量:1
- 2012年
- 对纳兰性德的诗,研究一直较少,而且一直缺乏比较完备的辑录。张应志的《纳兰诗校注》,在这方面填补了一些空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这部书稿有以下几点值得肯定。一是收录比较完备。二是注释详细精当。三是解说简明生动。四是作者精神可嘉。张应志的《纳兰诗校注》是迄今为止最新最全的纳兰诗注,也是很有特点的一部诗注,对纳兰性德研究,对弘扬传统文化,必有一定的意义和作用!
- 姚崇实陶淑霞
- 中国诗歌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向——读刘章的诗
- 2004年
-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诗坛有一个十分奇特并引人注目的现象,即新体诗和旧体诗的共存共荣和分途发展。然而,从整体上看,二者都存在着严重的缺陷。新体诗的缺陷是抛弃传统,一味西化,丧失了民族特点,旧体诗的缺陷则是一味因袭传统,缺乏创新。刘章的诗歌创作一方面继承传统,努力吸收中国古典诗歌的精华,另一方面又力求创新,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改革,这使他的作品既富有民族特色和传统风味,又富有现代气息和创新精神;即避免了旧体诗的缺点,也弥补了新体诗的缺陷,从而指明了中国诗歌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向。
- 姚崇实
- 关键词:新体诗旧体诗中国诗歌中国古典诗歌诗坛诗歌创作
- 姚崇实诗选
- 2021年
- 姚崇实
- 诗八首
- 2020年
- 姚崇实
- 一颗早陨的文坛巨星——清初著名词人纳兰性德
- 2013年
- 中国历史上有一些才华出众、光芒耀眼,却英年早逝、令人痛惜的文人,纳兰性德就是其中之一。纳兰性德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顺治十一年(1654)十二月十二日生于北京,满洲正黄旗人。其父纳兰明珠于康熙七年阅淮扬河工,旋授刑部尚书,改都察院左都御史,命充经筵讲官,十一年迁兵部尚书,十六年授武英殿大学士。纳兰性德自幼读书,聪颖非常,过目不忘,常若夙习,数岁即习骑射,13岁时已通六艺。康熙十年(17岁)补诸生贡,入国子监读书,祭酒徐元文深器重之。次年中顺天乡试举人。康熙十二年(19岁)举进士,因病未能参加廷对。学习更加刻苦,熟读通鉴及古人文辞。康熙十五年(22岁),殿试二甲七名,赐进士出身。同年任三等侍卫,久之迁二等,寻晋一等。多次随康熙皇帝游京畿,出塞外,巡江南,供职勤谨,受到皇帝的赏识。还曾出使梭龙,并卓有功绩。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纳兰性德因病逝世,终年31岁。
- 陶淑霞姚崇实
- 关键词:纳兰性德康熙皇帝词人文坛都察院大学士
- 化政治为宗教 以宗教寓政治——避暑山庄周围寺庙的启示被引量:1
- 2012年
- 避暑山庄周围寺庙的兴建,表示了康乾时期清朝统治着对宗教信仰的尊重及信仰自由的政策,也表示自己的宗教信仰,体现了政治的开明,容易获得心理认同,取得拥护,减少矛盾。以宗教为号召,增加凝聚力,可以用宗教缩小阶级差别、民族差别,拉近思想距离、情感距离,造成心理认同、心理亲近。用宗教理论推行有利于统治和教化的意识形态,使宗教信仰者容易接受,乐于接受。用宗教语言表明思想、态度、愿望、理想,也容易获得心理认同。以宗教为手段,代替政治、军事手段,容易化解或减轻矛盾,避免矛盾的激化,以最小代价获得最大利益及效果。从避暑山庄周围寺庙可以看出,通过宗教增强民族团结,化解民族矛盾,维护国家统一,保持社会稳定,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 姚崇实陶淑霞
- 关键词:避暑山庄宗教政治
- 诗联相映 珠玉交辉——布尼阿林的诗词和楹联
- 2003年
- 布尼阿林的诗词和楹联并茂齐芳。他的作品体裁多样,内容丰富,意境深远,气势恢宏,善于化用前人章法、句法和句子、词语,格律精严,富有时代气息。他是一位有成就的当代诗词楹联作家。
- 姚崇实
- 关键词:诗词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