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树展
- 作品数:78 被引量:249H指数:9
- 供职机构:山东省立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研项目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SLE患者血清SF、尿Alb RIA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 1996年
- 木文对44例全身性红斑狼疮(简称SLE)患者的血清铁蛋白(SF)、尿白蛋白(Alb)进行了测定,观察其活动期与非活动期,治疗前及治疗后的变化,并与106例正常人进行对照。 材料和方法 一、临床资料:44例SLE患者均来自皮肤科和内一科门诊,符合美同风湿病学会1982年修订的分类标准。皆为女性,年龄14~52岁,平均29岁。病期3个月~25年,平均病期3年,其中临床活动期35例,控制及稳定期9例。正常对照组106例,皆为女性,年龄18~46岁,平均32岁,选自本院体格合格的健康人。
- 程霞郑玉明姚树展
- 关键词:红斑狼疮全身性铁蛋白RIA
- ^(18)F-FDG PET-CT在卵巢癌术后监测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探讨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PET-CT)在卵巢癌术后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6例卵巢癌患者经肿瘤细胞减灭术和术后化疗或放疗,临床完全缓解6个月以上。行18F-FDG PET-CT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18F-FDG PET-CT发现了9例患者,有复发或转移,共发现病灶直径0.3~3.2cm 23处病灶。手术病理证实9例(56%)无假阳性,无假阴性,诊断准确率100%;诊断复发或转移灶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8%、78%、78%、90%和58%。PET-CT显示与术中所见病灶的大小、部位均一致。结论:18F-FDGPET-CT在卵巢癌的术后监测中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 张成琪邓凯刘庆伟姚树展陈静刘松涛李昕宋吉清王广丽
- 关键词:卵巢肿瘤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X线计算机
- ^(18)F-FDG PET-CT显像在肺部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 2004年
- 高巍姚树展王建平迟翔宇田曼霖
- 关键词:PET-CT显像肺部病变
- 男性性功能低下患者血清中内分泌激素水平监测
- 1995年
- 随着分析技术的发展和提高,对男性内分泌激素调节的研究也获得很大的进展,多数研究认为,激性功能与激素水平有密切的关系。国外报道,成年男性至少患有一种性功能障碍情况者占40%,国内虽无确切统计资料,从各种调查来看也不低于国外,该病的内分泌调节机理也在探索之中。
- 姚树展刘春雨吴志兴邹建文
- 关键词:内分泌激素成年男性性功能低下性功能障碍激素水平分析技术
- 小肠原发性肿瘤的影像诊断(附30例分析)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探讨小肠原发性肿瘤的影像学特征及检查方法。方法:30例均行口服法小肠气钡双对比造影检查,其中2例行CT扫描,1例行MRI检查,全部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30例中,腺癌9例,平滑肌肉瘤5例,腺瘤或息肉7例,类癌、间质瘤、管状腺瘤、神经节细胞瘤各2例,血管瘤1例。发生于十二指肠15例,空肠13例、回肠2例。恶性肿瘤多表现为:肠黏膜破坏,腔内或腔外不规则龛影,肠管局限性狭窄,壁僵硬,蠕动消失。良性肿瘤多表现为:肠腔内圆形、卵圆形充盈缺损,边缘光滑,形态可变,黏膜平坦。肠壁软,蠕动正常。肿瘤向肠腔外生长者B超、CT、MRI检查占有优势。结论:对临床疑诊为原发性小肠肿瘤者应首选小肠气钡双对比造影检查,小肠双对比造影检查与CT扫描相结合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 韩广秀孟繁禄姚树展路淮英王元国张萍
- 关键词:小肠原发肿瘤气钡双对比造影影像诊断
- PET/CT在胸段食管癌诊断与淋巴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 姚树展刘松涛宁国庆李广义李昕李军
- 梗阻性黄疸18F-FDG PET/MR成像中国专家共识被引量:1
- 2022年
- 梗阻性黄疸病因复杂,定性和定位诊断具有挑战性。一体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磁共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magnetic resonance,PET/MR)检查,通过PET与MR在梗阻性黄疸诊断中的优势互补,形成整合优势。在满足诊断需求的前提下,如何缩短PET/MR扫描时长、选择适宜的个性化扫描协议是临床关注的焦点。本文在文献复习和大量临床应用积累基础上,基于病灶是否具有显像剂聚集,建立简繁不同的PET/MR成像协议和报告,并形成专家共识。
- 庞丽芳顾宇参杨志武志芳樊卫朱小华赵军赵长久王雪梅高永举霍力莫逸王梅云卢洁胡凌志张政王峰杜雪梅陈跃刘建军程召平楼云龙姚树展徐荣李思进石洪成
- 关键词:肝胆系统梗阻性黄疸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
- 良恶性肺孤立性小结节的PET-CT影像学特点分析研究被引量:12
- 2005年
- 目的:探讨肺孤立性小结节的18F-脱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扫描与CT扫描融合显像(PET-CT)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对经螺旋CT薄层扫描证实的45例肺部孤立性小结节(结节直径≤3cm)患者进行18F-FDG PET-CT显像,结节直径大小为0.8~3.0cm,经临床病理证实肺恶性病变27例,包括肺腺癌13例,鳞癌8例,肺泡癌2例,小细胞未分化癌2例,其他部位转移癌2例.良性病变18例,其中肺结核球10例,肺炎性假瘤6例,肺错构瘤2例.结果:在所检查的45例胸部病灶中,27例恶性病变,在肺内的分布比较弥散,且多发生在外周.在18例良性病变中,10例结核有6例发生于两肺上叶尖后段或下叶背段,4例发生在两肺上叶前段或下叶基底段,均为结核的好发部位.6例炎性假瘤多发生于两肺上叶前段或下叶基底段,也在其好发部位.结合PET的SUV与CT影像学特点共同分析诊断正确率为93.3%.单独以PET的SUV诊断,诊断正确率为82.2%.单独以CT影像诊断,诊断正确率为71.1%.结论:联合应用PET-CT的SUV指标和常规CT对肺结节的良恶性诊断的准确性优于单独CT或单独PET的SUV指标.
- 姚树展韩建奎刘庆伟李昕刘松涛宁国庆李广义李军
- 关键词:脱氧葡萄糖
- ^(18)F-FDG最大摄取值在判断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患者预后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最大摄取值(SUV)在判断可手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NSCLC)手术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对82例NSCLC患者的术前SUV值(以11为分界点)与术后2 a无瘤生存率(DES)、总生存率的相关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TNMⅠ期和Ⅱ期术前原发灶SUV高值组术后DES显著低于低值组,I期SUV高值组总生存时间显著短于低值组。结论SUV测定在筛选TNM各期高危NSCLC患者及指导辅助治疗中有重要价值。
- 王健张林张振江陈景寒孟龙姚树展
- 关键词:脱氧葡萄糖体层摄影术非小细胞肺癌预后
- SPECE全身骨显像对肾性骨营养不良的诊断价值(附1例报告)
- 1994年
- 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显像是诊断骨骼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它具有无创伤性和灵敏度很高的优点,并且可一次成像显示全身骨骼状况,有利于发现全身各部位骨的异常情况。骨显像对骨肿瘤尤其是转移性骨肿瘤早期发现的价值已被大家公认。近年来,它广泛地应用于骨骼其它方面疾病及非骨骼性疾病的诊断,并发现也是一种灵敏的方法。本文结合一典型病例,探讨SPECT全身骨显像在诊断肾性骨营养不良上的图像特点及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 吴志兴郭川流陶军姚树展
- 关键词:全身骨显像骨营养不良骨骼系统疾病放射性浓聚全身骨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