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婉璐

作品数:13 被引量:118H指数:7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王宝恩肝纤维化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脂肪
  • 7篇脂肪肝
  • 6篇肝病
  • 5篇脂肪性
  • 5篇酒精
  • 5篇肝脏
  • 4篇代谢
  • 4篇脂肪性肝病
  • 4篇酒精性
  • 4篇非酒精性
  • 3篇代谢综合
  • 3篇代谢综合征
  • 3篇综合征
  • 3篇酒精性脂肪性...
  • 3篇非酒精性脂肪
  • 3篇非酒精性脂肪...
  • 3篇非酒精性脂肪...
  • 3篇非酒精性脂肪...
  • 3篇肝病患者
  • 3篇FIBROS...

机构

  • 10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上海市肺科医...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疾病预...
  • 1篇解放军第30...
  • 1篇交通大学
  • 1篇天津市第二人...
  • 1篇昆山市锦溪人...

作者

  • 13篇孙婉璐
  • 12篇范建高
  • 10篇陈光榆
  • 8篇潘勤
  • 6篇曾静
  • 3篇沈峰
  • 3篇颜士岩
  • 3篇杨蕊旭
  • 2篇陈一铭
  • 2篇吴佳瑜
  • 2篇徐正婕
  • 2篇章瑞南
  • 2篇许国旺
  • 2篇曹海霞
  • 2篇胡春秀
  • 2篇孙超
  • 1篇宓余强
  • 1篇陈国凤
  • 1篇瞿冀琛
  • 1篇沈烽

传媒

  • 5篇实用肝脏病杂...
  • 4篇中华肝脏病杂...
  • 2篇肝脏
  • 1篇中华糖尿病杂...

年份

  • 3篇2017
  • 7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FibroTouch与FibroScanIK脏硬度和脂肪定量检测效能的比较被引量:31
2016年
目的比较FibroScan(FS)与FibroTouch(FT)对肝脏硬度及脂肪定量的检测效能。方法入选门诊或住院同时应用FS与FT进行肝脏硬度及脂肪定量检测的患者,比较FS与FT检测成功率及检测参数的差异,分析两者检测值的相关性。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舛金验;多组之间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结果共计1621例患者入选,FS检测成功率为94.96%,FT检测成功率100%;FS检测成功率受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以及肝功能生物化学指标的影响。FT单次检测时间(190.21±38.78)s,较FS的(220.89±68.36)s短;单次检测次数为(10.3l±1.32)次,较FS(11.81±3.76)次少;同一受检者FT的脂肪定量检测四分位间距与中位数的比值(5.39%±4.81%)显著小于FS的(17.18%±14.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FS与FT的肝脏硬度检测值及脂肪定量检测值都显著相关(,值分别为0.645和0.620,尸值均〈0.01),线性回归后方程:肝脏硬度(FT)=4.435+0.477×肝脏硬度(FS);脂肪定量(FT)=134.71+0.456×脂肪定量(FS)。结论从两种仪器的单次检测时间、次数、成功率以及脂肪定量检测稳定性角度考虑,FT在检测效能方面似乎优于FS,两者的检测数值可以通过回归方程互算。
曾静孙婉璐陈光榆潘勤颜士岩孙超徐正婕范建高
关键词:肝硬化脂肪肝FIBROSCAN成功率影响因素
肝脏受控衰减参数与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第一部分受控衰减参数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目的:探讨肝脏受控衰减参数(controlled attenuation parameter,CAP)与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etS)及各组分之间...
孙婉璐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
文献传递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26
2014年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代谢综合征累及肝脏的临床病理表现,疾病谱包括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以及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CC).随着肥胖及2型糖尿病的流行以及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有效控制,NAFLD现已成为慢性肝病的主要原因,与肝脏及肝外残疾和死亡密切相关.然而,至今广大群众和临床医生对NAFLD这一新的慢性非传染性流行病并没有充分的认识.而2006年以来相继出台的众多NAFLD诊疗指南和专家共识则又使临床医生无所适从,目前我国NAFLD的规范化诊疗以及NAFLD患者科学管理仍困难重重.为此,2013年中国医师协会脂肪性肝病专家委员会发布的《脂肪性肝病诊疗规范化的专家建议》[1],但临床医生对这些文献的理解和执行情况并不乐观.
孙婉璐曹海霞范建高
关键词:脂肪肝
FibroTouch检测脾脏与肝脏受控衰减参数的相关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6年
目的探讨Fibro Touch(FT)检测脾实质厚度>4 cm的慢性肝病患者脾脏与肝脏受控衰减参数(CAP)的相关性,并分析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方法纳入脾实质厚度>4 cm的患者274例。使用FT检测肝脏和脾脏的硬度值和CAP,采用Pearson相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本组肝脏检测成功率为100%,而脾脏检测成功率为77.4%;274例肝脏和脾脏硬度值分别为(10.07±7.04)k Pa和(21.34±19.41)k Pa,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性正相关(r=0.548,P<0.000);肝脏和脾脏CAP值分别为(235.90±54.40)d B/m和(245.45±66.59)d B/m,两者之间也存在显著正相关(r=0.443,P<0.000);在BMI<24 kg/m^2、24~28 kg/m^2、≥28 kg/m^2组肝脏CAP值分别为(217.0±45.8)d B/m、(251.6±52.8)d B/m和(299.2±46.0)d B/m,脾脏CAP值分别为(230.4±68.9)d B/m、(261.8±52.8)d B/m和(288.2±41.5)d B/m,两者均随BMI增加有增加趋势(P<0.000);在皮肤-肝包膜距离(SCD)≤20 mm、20~25 mm、≥25 mm组肝脏CAP值分别为(204.5±26.5)d B/m、(237.9±31.1)d B/m和(268.9±60.7)d B/m,脾脏CAP值分别为(229.8±68.4)d B/m、(262.2±54.3)d B/m和(258.4±60.2)d B/m,显示随着SCD的增加肝脏CAP值也增高(P<0.000),而在SCD<25 mm与SCD≥25 mm组间脾脏CAP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多元回归分析提示BMI是影响肝脏CAP检测的独立因素,而高密度脂蛋白(HDL)是影响脾脏CAP检测的独立因素。结论 FT可用于有效检测肝脏和脾脏CAP值,通过检测脾脏CAP值以判断肝病的价值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曾静陈光榆潘勤孙婉璐顾立飞颜士岩孙超徐正婕范建高
关键词:脂肪性肝病脾脏影响因素
进食对Fibroscan检测肝脏受控衰减参数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进食对Fibroscan检测肝脏受控衰减参数(CAP值)及其诊断脂肪肝的影响。方法使用Fibroscan测量10例志愿者【7名健康人和3名经B超诊断的脂肪肝患者,平均年龄29岁(21~39)岁;体质指数为(19.83~29.70)kg/m^2,平均为(22.7±3.13)kg/m^2)】空腹(CAP0)、进食后30 min(CAP30)、120 min(CAP120)和次日空腹(CAP02)肝脏CAP值的差异,并比较空腹与进食后CAP值诊断脂肪肝的准确性。结果受检者CAP0、CAP30、CAP120和CAP02分别为(227.8±59.5)d B/m、(244.9±42.1)d B/m、(241.1±51.4)d B/m和(245.7±49.4)d B/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0.62,P=0.89);空腹(空腹和次日空腹)与餐后(餐后30 min和120 min)CAP值差值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Z=-1.37,P=0.17),但空腹与餐后检测诊断脂肪肝的误诊率分别为5%和15%(x^2=0.28,P=0.59)。结论进食对Fibroscan检测CAP值的结果影响不显著,但或可增加诊断脂肪肝的误诊率。
陈光榆潘勤沈峰卢加发章瑞南朱婵艳孙婉璐曾静吴佳瑜范建高
关键词:脂肪肝进食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成人脂肪肝和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eGFR)水平减低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600例机关职员进行年度健康体检,使用B超检查诊断脂肪肝,使用瞬时弹性检测仪测定肝脏受控衰减参数(CAP),常规进行血生化检查并计算eGFR。结果在符合纳入标准的292例成人中,B超证实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154例(52.7%);与138例无脂肪肝组比,NAFLD组体质指数、腰围、血红蛋白、AST、ALT、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肽酶、白蛋白、甘油三酯、尿酸和CAP等指标显著增高,而eGFR(107.95±35.38 mL.min^(-1).per 1.73 m^2对122.95±66.19 mL.min^(-1).per 1.73 m^2)则显著降低(P<0.05);在292例研究对象中,eGFR与CAP值呈负相关(r=-0.137,P=0.020),并且eGFR随着CAP值的增高而降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性别、年龄、肌酐、CAP值是影响受检者肾功能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B超诊断的NAFLD患者存在亚临床型肾脏功能减退,肝脏脂肪含量增多与健康体检成人eGFR下降密切相关。因此,对NAFLD患者,需预防慢性肾病的发生。
孙长贵曾静孙婉璐陈光榆潘勤范建高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不同病理学类型肺癌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生率调查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代谢综合征(MetS)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患病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上海市肺科医院经病理学确诊的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日立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生化指标,使用美国GE公司高档Vivid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或美国西门子公司SONOLINE G5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诊断NAFLD。结果在675例肺癌患者中,男性391例(57.9%),女性284例(42.1%),平均年龄(59.7±9.71)岁。其中165例(24.4%)患者合并MetS;在148例鳞癌、456例腺癌、11例小细胞肺癌、60例其他病理类型患者中,分别有33例(22.3%)、117例(25.7%)、2例(18.2%)、13例(21.7%)患者合并MetS,不同病理类型的肺癌患者之间MetS患病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x^2=1.244,P=0.743);148例鳞癌与456例腺癌患者合并肥胖症、低HDL血症、高血糖和高血压百分比无显著性相差,仅腺癌患者合并高TG血症百分比显著高于鳞癌患者(25.4%对17.4%,P=0.046);456例腺癌与219例非腺癌患者合并MetS或NAFLD百分比均无显著性相差(P>0.05)。结论高TG血症和NAFLD可能与肺腺癌的发生相关。
朱婵艳瞿冀琛曹海霞陈光榆朱佩章瑞楠陈一铭孙婉璐杨蕊旭颜士岩范建高
关键词:肺癌代谢综合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高甘油三酯血症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脂质组学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通过血清脂质组学分析,研究CHB患者脂质代谢特征。方法在健康人(n=23)和肝活检证实的CHB患者(n=17),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测定血清脂质组学代谢产物;构建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模型,结合单因素分析筛选差异脂质。结果 CHB组与健康人脂质代谢轮廓有显著性差异[OPLS-DA:R2=0.775,Q2=0.518,P(CV-ANOVA)=2.81×10-4],筛选出64种显著改变的脂质(VIP>1,P<0.05)。其中包括游离脂肪酸(FFA)、二酰甘油(DAG)、三酰甘油(TAG)、胆固醇酯(CE)、神经酰胺(Cer)、鞘磷脂(SM)、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肌醇(PI)、溶血磷脂酰胆碱(LPC)、缩醛磷脂酰乙醇胺(Pls Etn)等;CHB组DAG、CE、LPC、PlsE tn、Cer显著降低(均值较健康人降低百分比分别为18%、17%、10%、32%和29%,P<0.05);TAG中含高碳原子数目、多不饱和键脂肪酸的TAG降低(P<0.05);饱和以及单不饱和键的PC升高,含多不饱和键的PC下降(P<0.05);CHB组游离单不饱和脂肪酸(F-MUFA)较健康人升高36%(P<0.05),且与METAVIR肝组织炎症活动和纤维化评分呈正相关(Spearman相关性分析:活动性r=0.527,P<0.05,纤维化r=0.540,P<0.05)。结论 CHB患者脂质代谢与正常人有显著差异,脂质组学分析可能为评价肝脏炎症活动和纤维化程度提供无创诊断依据。
杨蕊旭胡春秀陈国凤孙长贵孙婉璐陈光榆潘勤沈峰许国旺范建高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非酒精性脂腑性肝病患者血清脂质组学研究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通过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清脂质组学的分析,研究NAFLD的脂质代谢特征。方法受试者分为对照组(n=23)、经肝脏病理学证实的NAFLD患者组(n=42),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测定血清脂质组学代谢产物,构建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模型,结合单因素分析差异代谢脂质。对数据进行t检验以及Mann-WhitneyU检验。结果共检测239种脂质代谢产物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构建PLS-DA模型(R2=0.753,Q2=0.456),结合单因素分析显示,NAFLD患者血清脂质代谢与对照组之间有77种脂质存在明显差异(VIP值〉1,P〈0.05)。其中包括游离脂肪酸、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肌醇、溶血磷脂酰胆碱、溶血磷脂酰肌醇(LPI)、缩醛磷脂酰胆碱(PlsCho)、缩醛磷脂酰乙醇胺(PlsEtn)、神经酰胺(Cer)、鞘磷脂、甘油三酯(TG)等脂质。NAFLD组单不饱和脂肪酸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均值较对照组升高39%,t=-3.954,P〈0.05);NAFLD组TG较对照组升高(均值较对照组升高36%,Z=-2.662,P〈0.01);且以低碳数目和低不饱和键数目的TG升高为主,而高碳数目以及多不饱和键数目的TG下降;NAFLD组LPI、Cer较对照组升高(均值较对照组分别升高:223%,t=-3.858,P〈0.05;21%,t=-2.481,JP〈0.05),而多种缩醛磷脂(PlsCho、PlsEtn)在NAFLD中显著降低(均值较对照组分别下降:18%,t=3.184,P〈0.05;200/0,f=2.363,P〈0.05)。结论NAFLD血清脂质代谢轮廓与正常人有明显差异,通过NAFLD血清脂质组学的分析可进一步阐明NAFLD的脂质代谢特征。
杨蕊旭胡春秀宓余强孙婉璐陈光榆潘勤沈烽许国旺范建高
关键词:脂肪肝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上海市成人人体测量学指标与糖脂代谢紊乱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和比较人体学测量学指标与上海地区成人糖脂代谢紊乱的关系。方法利用2002年10月至2003年9月上海地区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中14336名成人的完整资料,分析体质指数、腰围、腰臀比和腰高比4项指标与血糖和血脂的相关关系,并比较该4项指标的糖尿病和高脂血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其最佳切点。以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4项指标对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的预测价值。结果体质指数、腰围、腰臀比和腰高比均与血糖和血脂指标密切相关(偏相关系数0.034—0.261,均P〈0.01),且不受性别和年龄影响;腰高比筛检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的最佳切点分别为0.51和0.49,ROC曲线分析显示腰高比的曲线下面积为最大(分别0.712和0.642);经多因素调整后,以腰高比≥0.5评估糖尿病、高甘油三酯血症和高胆固醇血症的OR值(1.67、2.04和1.53)为最大。结论人体测量学指标与上海地区成人糖脂代谢紊乱关系密切,其中以腰高比的预测价值为最佳,可作为筛查代谢紊乱的首要指标。
陈光榆李锐李新建朱蝉艳孙婉璐范建高
关键词:脂代谢障碍人体测量术腰围身高比值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