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手术
  • 1篇胆系
  • 1篇胆系结石
  • 1篇血糖
  • 1篇胰岛
  • 1篇胰岛素
  • 1篇手术方法
  • 1篇手术后并发症
  • 1篇手术治疗
  • 1篇输注
  • 1篇输注方式
  • 1篇输注途径
  • 1篇术后
  • 1篇术后并发
  • 1篇术后并发症
  • 1篇外营养
  • 1篇囊肿
  • 1篇结石
  • 1篇结石患者
  • 1篇巨大肝囊肿

机构

  • 4篇邢台医学高等...

作者

  • 4篇孙小康
  • 1篇高晓明
  • 1篇李少荣
  • 1篇王雪倩
  • 1篇甄勇
  • 1篇严鹏
  • 1篇王军静
  • 1篇朱培华
  • 1篇陈荣
  • 1篇陈永利
  • 1篇李会申
  • 1篇刘永京
  • 1篇陈瑞芳
  • 1篇陈娜

传媒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非寄生虫性巨大肝囊肿的手术治疗方法探讨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研究并探讨非寄生虫性巨大肝囊肿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本组39例巨大肝囊肿患者,按照年龄和囊肿大小分3组进行手术剖腹手术治疗、腹腔镜治疗、超声或CT引导下分步介入治疗。观察剖腹手术治疗、腹腔镜治疗、超声或CT引导下分步介入治疗,三种治疗方法的术后恢复站立的时间、15d后的肝功能指标以及15d后囊肿的消除情况。结果剖腹手术治疗、腹腔镜治疗、超声或CT引导下分步介入治疗3种手术治疗方法都可以有效治疗巨大肝囊肿,但是三种手术的术后恢复站立的时间、肝功能指标(除了胆红素之外)和囊肿的消除情况都有统计学差异。剖腹手术和腹腔镜恢复站立的时间较影像学引导介入长一些;剖腹手术和腹腔镜的患者15d后的肝功能指标恢复较影像学介入治疗差一些;影像学引导介入的术后囊肿比剖腹手术和腹腔镜大,且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巨大肝囊肿首选腹腔镜治疗。
孙小康
关键词:非寄生虫性巨大肝囊肿手术方法
肠外营养输注途径及胰岛素输注方式对血糖的对照研究
王军静李少荣朱培华陈瑞芳陈娜孙小康高晓明吴彦霞
该研究选择2014年输注肠外营养的非糖尿病手术患者,并将其分为两组:一组经外周静脉途径输注肠外营养液,将胰岛素直接加入肠外营养液中输注或静脉泵入胰岛素控制血糖;一组经中心静脉途径输注肠外营养液,将胰岛素直接加入肠外营养液...
关键词:
关键词:肠外营养液胰岛素
胆系结石患者行MRCP检查同时行MRI必要性的研究
2019年
探讨胆系结石患者检查MRCP同时行MRI的必要性。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97例因胆系结石检查MRCP的患者,将同时检查MRI和没有检查MRI的病人进行比较。结果 180例检查MRCP同时检查检查MRI,该组病人中发现肝周渗出10人,1人术后继发肝脓肿,MRI术前并未发现异常肝脏内异常信号;117例单纯检查MRCP患者,术中发现肝脏多发结节1人,取活检术后病理证实为慢性炎症,两组病人术后均随访6个月,6个月内患者因腹部症状再次住院的有3人,2人因继发胆总管结石再次入院,1人检查后未发现阳性检查,对症治疗后出院,没有因出现腹部占位性病变再次入院病人。结论 对于胆系结石病人常规检查MRCP时同时检查MRI并不能减少漏诊机会,也不能对患者预后提供有价值线索,因核磁有一定分辨率,并不能发现所有病变,检查反而会增加患者医疗负担,造成医疗资源浪费,使医患矛盾更加突出。
陈永利王雪倩陈荣孙小康
关键词:MRCP胆系结石MRI
自拟通润承气方剂防治腹部手术后肠粘连、肠梗阻的研究
孙小康苑淑尊刘永京严鹏李会申甄勇
肠粘连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病率较高。它的治疗一直备受医学界关注。该项目围绕这一临床课题开展深入研究。研究打破以往传统腹部术后患者治疗常规,以祖国传统中医理论为依据,辨证论治,用药合理。利用纯中药组方,无毒副作用,...
关键词:
关键词:肠粘连肠梗阻腹部手术后并发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