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希平
- 作品数:17 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东莨菪碱治疗重症手足口病169例护理体会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东莨菪碱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药物不良反应、护理要点及防治对策。方法通过观察重症手足口病微循环障碍的临床特点、东莨菪碱治疗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护理要点及措施,总结护理体会。结果重症手足口病微循环障碍临床发生率高,严重影响病情进展,及时应用莨菪类药物治疗能迅速缓解病情,改善预后,达到良好临床效果。结论东莨菪碱治疗重症手足口病微循环障碍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通过认真细致的护理,可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 张增梅贾翠兰孙希平
- 关键词:重症手足口病护理
- 乙型肝炎病毒职业暴露35例调查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和预防乙型肝炎病毒职业暴露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4年来发生乙型肝炎病毒职业暴露者的临床资料,职业暴露后的处置措施,随访12个月的HBV感染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乙型肝炎病毒职业暴露以护士和外科医师为主,针刺伤占74.3%。19例HBsAg和抗-HBs均阴性的乙型肝炎病毒职业暴露者,经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和乙型肝炎疫苗后,3、6、12个月均未发生HBV感染情况。结论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和乙型肝炎疫苗,可有效预防乙型肝炎病毒职业暴露者感染HBV。
- 魏锦兰孙希平
- 关键词:乙型肝炎
- 1780例手足口病的护理体会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总结手足口病的护理要点、隔离措施和预防对策。方法对1780例手足口病患儿采取相关护理及隔离措施,总结护理体会。结果通过采取相关护理措施达到了良好效果,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无一例院内感染发生。结论尽快掌握手足口病护理要点,可以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 王爱萍孙希平
- 关键词:手足口病护理
- 一起中小学生爆发EB病毒感染的调查
- 2003年
- 孙希平孙朝霞
- 关键词:EB病毒感染
- 高压氧辅助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神经系统后遗症62例被引量:2
- 2002年
- 孙希平周玉伟
- 关键词:高压氧流行性乙型脑炎神经系统后遗症临床疗效
- 血液灌流对重型破伤风患者血清肌酶的影响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对重型破伤风患者血清肌酶的影响。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住院确诊的15例重型破伤风患者施行血液灌流治疗,灌流前后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磷酸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5例型破伤风患者共进行45次血液灌流治疗,灌流前后CK、CK-MB、AST、LDH均值明显下降(P<0.05)。结论血液灌流治疗重型破伤风,可以显著降低血清肌酶,有利于恢复,是治疗破伤风患者行之有效的新方法,值得广泛推广。
- 孙希平曹显刚赵利
- 关键词:血液灌流重型破伤风血清肌酶
-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足细胞顶端膜蛋白podocalyxin的变化及拉米夫定的干预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足细胞顶端膜蛋白podocalyxin的改变及拉米夫定干预后的变化。方法将67例HBV—GN患者作为观察组;60例健康查体者为对照组,观察尿中足细胞计数和podocalyxin(PCX)的改变及拉米夫定治疗后的变化。结果67例不同病理类型患者尿中足细胞计数和PCX的含量均较对照组为高;与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拉米夫定治疗后尿中足细胞计数和PCX的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结论HBV—GN患者尿足细胞计数及PCX的变化与肾脏组织的损伤程度相关;通过拉米夫定的抗病毒治疗有利于损伤足细胞的修复;尿足细胞计数及尿PCX是反映肾组织病变的灵敏指标。
- 夏德全孙希平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PODOCALYXIN拉米夫定干预研究
- 外来妇女HIV感染及家庭内传播情况调查
- 目的了解本地区市农村外来女性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及家庭内传播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本市近年来的外来嫁入妇女及其家庭成员进行HIV感染检查。结果全市共调查外国或外省嫁入妇女1208人,有43人...
- 孙希平
- 关键词:家庭内传播HIV外来妇女
- 文献传递
- HIV/AIDS患者CD4+T淋巴细胞数的变化与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的变量的关系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研究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患者CIM+T淋巴细胞数的变化(△CD4+T)和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的变量(△TLC)的相关性,探讨用△TLC预测CD4+T在监测HIV疾病进展和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疗效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分析91例HIV/AIDS患者CD4+T和TLC及△CD4+T和△TLC的相关性,通过ROC面积、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析,寻找能有效预测CD4+T淋巴细胞数〈200个/μl,〈350个/μl,时TLC的范围;△CD4+T淋巴细胞数为50个/μl、100个/μl、200个/μl、300个/μl时△TLC的范围。结果91例HIV/AIDS患者CD4+T和TLC相关系数r为0.716,P〈0.01;△TLC和△CD4+T具有更强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为0.809,P〈0.01。用1300个/μl和1700个/μl TLC预测CD4+T200个/μl和350个/μl具有显著的预测价值。用△TLC 170个/μl、330个/μl、630个/μl、910个/μl分别预测△CD4+T50个/μl、100个/μl、200个/μl、300个/μl,各项预测指标基本上在90%以上,显著高于相同时间下TLC预测CD4+T的效果。结论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患者CD4+T淋巴细胞数的变化(△CD4+T)和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的变量(△TLC)具有直线相关性。在条件匮乏的艾滋病高发区,可以应用△TLC预测△CD4+T.比TLC更加直观、准确的反映HIV感染者疾病进展和评价AIDS患者HAART的疗效。
- 孙希平夏德全赵利
- 关键词:HIVCD4+T淋巴细胞计数
- 265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人资料分析被引量:7
- 2003年
- 孙希平冯爱芳
- 关键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人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