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莉
- 作品数:7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卫生厅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更多>>
- 基于异双核Eu(Ⅲ)/Zn(Ⅱ)配合物的纯红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 王世民孙晓莉杜晨霞吴养洁
- 关键词:磷光材料铕配合物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 HL-60细胞内核干细胞因子抑制后全基因组表达谱的变化
- 目的:
构建针对核干细胞因子(nucleostemin,NS)基因的RNA干扰(RNAinterference,RNAi)慢病毒表达载体,并感染人p53缺失型白血病细胞株HL-60,确认其干扰有效后,进行基因芯片实...
- 孙晓莉
- 关键词:核干细胞因子白血病细胞慢病毒载体基因芯片
- 文献传递
- 抑制p53缺失和突变型白血病细胞PPP2R5A表达后细胞生物学变化
- 2012年
- 目的探讨在p53缺失和突变型白血病细胞内PPP2R5A表达量的下降与细胞生物学变化之间的关系,为寻找核干细胞因子(NS)的非p53依赖性信号转导通路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针对PPP2R5A的siRNA转染到p53缺失或突变型的白血病细胞HL-60、THP-1和Raji细胞内,沉默PPP2R5A基因。RT-PCR法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siRNA的转染效果并找出最佳转染浓度和时间。倒置显微镜观察转染组和对照组细胞的生长状态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瑞-吉染色观察转染组和对照组细胞的胞核、染色质及形态改变。流式细胞术AnnexinV/PI双染法进行细胞凋亡分析,PIDNA染色法进行细胞周期测定。结果倒置显微镜观察显示转染后细胞生长状态和形态均出现变化,瑞-吉染色显示转染后细胞有凋亡小体形成。细胞凋亡分析和细胞周期测定显示转染组凋亡细胞百分比率增高,G1期和G2/M期细胞百分比上升,而S期细胞百分比减低,表明细胞增殖减弱。结论抑制p53缺失或突变型白血病细胞PPP2R5A基因后细胞的凋亡、分化有一定变化,提示p53缺失或突变型白血病细胞中PPP2R5A在细胞分化、凋亡调控中扮演一定角色,为验证NS非p53途径的信号通路是否与PPP2R5A有关提供了依据。
- 付书贞孙晓莉Abdallah Dlykan贾宇魏园玉刘帅岳保红
- 关键词:白血病细胞核干细胞因子脂质体转染细胞生物学
- 核干细胞因子基因沉默的HL-60细胞在裸鼠体内致瘤性变化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核干细胞因子(NS)基因沉默的HL-60细胞在裸鼠体内致瘤性变化。方法体外合成两条短发夹状RNA(NS-shRNA),选择其中沉默NS基因作用强的一条,转染HL-60细胞后接种于裸鼠体内,另设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定期观察裸鼠成瘤情况,并取各组裸鼠的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切片及HE染色,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测定NS蛋白。结果 NS-shRNA转染HL-60细胞后接种于裸鼠体内长出肿瘤的时间长于对照组(18~19dvs.14~15d),瘤体肿块明显小于两对照组,肿瘤终体积小于两对照组[(1282.6±434.1)mm3vs.(2533.3±683.1)mm3,(2632.5±621.8)mm3],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转染组结缔组织及血管比阴性对照、空白对照两组少,肿瘤组织中细胞排列松散,留有很多间隙;HL-60细胞大小不均一更明显,核碎裂和小核细胞增多,核染色质致密程度不均一,瘤巨细胞减少。结论 NS基因沉默的HL-60细胞的致瘤能力减弱,可能与NS基因沉默后HL-60细胞的生物学性状改变有关。
- 岳保红付书贞孙晓莉王园园刘帅张钦宪阚全程
- 关键词:HL-60细胞致癌性试验核干细胞因子
- 正确认识流式细胞术在血液肿瘤诊断中的价值与作用被引量:5
- 2013年
- 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是在近代单克隆抗体技术、激光技术、流体力学和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基础上,结合细胞生物学、分子免疫学等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快速、高通量、可同时检测单个细胞多种参数的技术,在血液肿瘤的诊断和预后判断、微小残留病(mini-cal residual disease ,MRD)监测、造血干细胞计数、细胞内成分测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近几年来,FCM技术逐渐向大中型医疗机构推进和普及,按照WHO 2008年出版的新的血液肿瘤的分类方法,一些血液肿瘤的最终确诊必须要明确其病变细胞的表型特征和分化、发育阶段,这就要求从事该项工作的人员对FCM技术的内涵有深入的认识,特别要熟悉在血液肿瘤方面的应用和注意事项,正确、客观理解FCM技术在血液肿瘤诊断中的价值和作用。
- 岳保红孙晓莉
- 关键词:血液肿瘤流式细胞术肿瘤诊断CYTOMETRY单克隆抗体技术细胞计数
- 基于异双核Eu(Ⅲ)/Zn(Ⅱ)配合物的纯红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 <正>铕配合物的红色锐带发光以及高的发光效率在电致发光显示领域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1]。虽然中性过渡金属配合物能够成功地作为中性配体敏化稀土离子的近红外发光[2],但是
- 王世民孙晓莉杜晨霞吴养洁
- 关键词:磷光材料铕配合物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 文献传递
- 核干细胞因子RNA干扰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 2013年
- 目的构建核干细胞因子基因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慢病毒表达载体并对其在白血病细胞株中的干扰效果进行鉴定,为后期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针对核干细胞因子基因的序列设计RNAi有效靶点,合成含RNA干扰序列、Loop环、AgeⅠ和EcoRⅠ酶切位点,以及终止信号的单链DNA oligo,经退火形成双链DNA,与双酶切线性化的带有GFP荧光标记和嘌呤霉素抗性标记的GV248慢病毒空载体进行连接产生重组慢病毒载体,转化感受态细菌,挑取重组阳性转化子进行菌落PCR反应,并对PCR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将重组慢病毒载体及其两种辅助包装原件载体质粒pHelper1.0和pHelper2.0共转染293T细胞进行病毒的包装,收集、浓缩病毒液后测定其滴度,并转染HL-60、NB4以及K562等三种人白血病细胞株,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其转染效率,real-time PCR检测核干细胞因子基因的敲减效率。结果经测序证实正确构建出了核干细胞因子基因的RNAi重组慢病毒载体,包装、浓缩后其滴度为4×108TU/ml,荧光显微镜下显示其能有效转染进入HL-60、NB4及K562等白血病细胞株中,转染效率均在80%以上;real-time PCR显示转染后核干细胞因子基因mRNA表达水平较阴性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在HL-60、NB4和K562细胞中核干细胞因子基因的抑制效率分别为52.3%、80.5%、62.3%。结论成功构建出了核干细胞因子基因的RNAi慢病毒载体,其能有效干扰人白血病细胞株HL-60、NB4及K562中的核干细胞因子基因表达。
- 孙晓莉Abdallah Dlykan贾宇魏园玉刘帅岳保红
- 关键词:RNA干扰核干细胞因子慢病毒载体白血病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