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璇
- 作品数:7 被引量:59H指数:4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分泌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肥胖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血浆第八辅因子水平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7
- 2002年
- 目的研究肥胖病人与正常人之间体脂参数、代谢异常、胰岛素抵抗的程度及血浆第八辅因子(vWF)水平的变化,探讨肥胖病人的代谢特点、胰岛素抵抗与血管内皮损伤的关系。方法对59例肥胖患者和49例正常人分别进行血压、体脂参数、血糖、血脂谱、血浆vWF水平的测定;采用稳定模式评估法评价胰岛素抵抗的程度。结果肥胖组腰围、臀围、腰臀围比、血压、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低于对照组,空腹胰岛素和HOMA-IR明显高于对照组,vWF水平高于对照。结论肥胖病人存在明显体脂分布异常、胰岛素抵抗、血压改变及代谢紊乱,且肥胖病人有血管内皮损伤存在,而血管内皮损伤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结果。
- 刘铁迎高鑫江孙芳孙璇周庭川姚君厘余丹青雪怡
- 关键词:肥胖胰岛素抵抗内皮功能损伤代谢异常
- 中国上海人群中胆固醇7α-羟化酶基因多态性与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的关系研究被引量:5
- 2001年
- 目的 :探讨上海地区中国人胆固醇 7α -羟化酶 (CYP7)基因多态性与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间的关系。方法 :研究包括上海地区中体重指数大于 2 5的肥胖者 6 8例 ,健康体检的体重正常人 92例。以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RFLP)的方法进行分析CYP7基因翻译起始位点上游 2 78bp处C→A替换多态性 ,同时检测血清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脂浓度。结果 :肥胖和非肥胖者该多态性基因型分布无差异。CC纯合子较AC杂合子有较高的血清LDL -C水平和较高的高LDL -C血症的发生率。结论 :CYP7的基因多态性是决定血清LDL
- 陆志强高鑫胡予蒋小红孙璇孙蔚曹萍
- 关键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基因多态性
- 肥胖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血浆vWF水平的变化
- 目的:研究肥胖病人与正常人之间体脂参数、代谢异常、胰岛素抵抗的程度及血浆vWF水平的变化,探讨肥胖病人胰岛素抵抗与血管内皮损伤的关系.方法:肥胖组系上海市中山医院肥胖门诊就诊的超重和肥胖(BMI≥25kg/m)的男性和非...
- 刘铁迎高鑫江孙苏孙璇周庭川姚君厘余丹青雪怡
- 关键词:胰岛素抵抗内皮损伤肥胖患者肥胖病人VWF
- 文献传递
- 西布曲明治疗6个月可降低肥胖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水平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 观察用西布曲明治疗肥胖病 6个月对肥胖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 (FFA)水平的影响 ,并探讨FFA水平的改变与血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和胰岛 β细胞功能的关系。 方法 对 42例肥胖患者分别服用西布曲明和安慰剂进行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研究 ,同时结合低热卡饮食治疗 ,治疗 6个月后 ,观察体重和血清FFA水平的变化、体脂参数 (体重指数和腰臀比 )、血糖、血脂水平和胰岛素分泌代谢的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 ,西布曲明组体重下降幅度 7.80 (4 .80~ 10 .10 )kg ,明显大于安慰剂组 2 .90 (1.2 0~ 3.40 )kg(P =0 .0 0 0 6 )。西布曲明组空腹FFA水平下降幅度 0 .2 5 (0 .12~ 0 .35 )mmol/L ,(P =0 .0 0 2 5 ) ,大于安慰剂组 0 .18(0 .0 1~ 0 .44 )mmol/L ,(P =0 .0 171) ,(P =0 .76 41)。西布曲明组FFAarea减少了 0 .32 (0 .16~ 0 .5 0 )mmol/ (L·h) ,(P =0 .0 0 0 3) ,安慰剂组比治疗前减少了 0 .2 2 (0 .0 3~ 0 .5 8)mmol/ (L·h) ,(P =0 .0 0 45 ) ,但两组间FFA水平下降程度相似 (P =0 .90 71)。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血脂、胰岛素水平、HOMA IR和胰岛素原 /胰岛素比值 (P/I比值 )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减重治疗后 。
- 高鑫孙璇赵耐青潘柏申江孙芳余丹菁陆志强
- 关键词:西布曲明肥胖血清游离脂肪酸
- 肥胖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被引量:28
- 2002年
- 目的 比较肥胖患者急性期标志 -血清C 反应蛋白 (CRP)水平的变化并探讨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 选择 15 3例肥胖患者和 4 7例正常体重者 ,测定血清CRP水平 ,同时检测体重指数 (BMI)、腰围 (W )、腰臀比 (WHR)、血压、糖脂代谢参数、空腹胰岛素 (FIN)、胰岛素原 (PI)、胰岛素原 /胰岛素比值 (P/I) ,并对导致血清CRP改变的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研究。结果 ( 1)肥胖组血清CRP高于体重正常组 (P <0 .0 0 1) ,单纯肥胖组与肥胖伴糖代谢异常组之间无明显差异 (P =0 .4 13 ) ;( 2 )肥胖组相关分析显示血清CRP与W、WHR、SBP、TG、PI、HOMA IR、P/I呈正相关 ;( 3 )矫正年龄和BMI后 ,血清CRP与SBP、WHR和RI仍存在相关性 ,与其他变量的相关性消失。结论 1、肥胖患者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非肥胖者 ,与SBP、TG、HOMA IR呈正相关 ,提示肥胖患者血清CRP水平升高与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有密切关系 ;( 2 )血清CRP水平与P/I也呈正相关 ,提示血清CRP升高与 β 细胞功能缺陷可能也有一定关系 ;( 3 )BMI、WHR。
- 余丹菁高鑫赵耐青孙璇江孙芳蒋小红潘柏申
- 关键词:肥胖C-反应蛋白胰岛素抵抗
- 肥胖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血浆vWF水平的变化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研究肥胖患者体脂参数、代谢异常、胰岛素抵抗的程度及血浆vWF水平的变化,探讨肥胖患者的代谢特点、胰岛素抵抗与血管内皮损伤的关系。方法:测定59例肥胖患者和49例正常人的血压、体脂参数、血糖、血脂谱、血浆vWF水平;采用稳定模式评估法评价胰岛素抵抗的程度。结果:肥胖组腰围、臀围、腰臀围比、血压、TC、TG、LDL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HDL低于对照组(P<0.001),FIN和HOMA-IR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肥胖组vWF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肥胖组经性别分层后,除HDL男性低于女性、TG男性高于女性外(P<0.05),其余各项指数在男女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肥胖患者存在明显体脂分布异常、胰岛素抵抗、血压改变及代谢紊乱,代表血管内皮损伤的血浆vWF水平的增高,提示肥胖病人有血管内皮损伤存在,血管内皮损伤可能是胰岛素抵抗的一个原因。
- 刘铁迎高鑫江孙芳孙璇周庭川姚君厘余丹菁殳雪怡
- 关键词:肥胖胰岛素抵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内皮损伤
- 超重/肥胖患者的血清游离脂肪酸水平被引量:6
- 2002年
- 孙璇高鑫江孙芳潘柏申余丹菁赵耐青胡予
- 关键词:肥胖血清游离脂肪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