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红丹
- 作品数:16 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沈阳音乐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谢尔西《第八钢琴组曲(Bot-ba)》曲式分析及演奏提示
- 2014年
- 意大利著名现代音乐作曲家贾钦多·谢尔西被成为是"20世纪最有创造力的作曲家",他《第八钢琴组曲(Bot-ba)》是他的第一部"单一音"器乐作品,以"单一音"的分析方法为切入点,分析作品中"音"之间的内在联系,表现内容以及演奏要旨。
- 孙红丹
- 关键词:演奏提示
- 简析钢琴练习前的知识准备与综合效应
- 2007年
- 无论是高师钢琴教学还是表演专业钢琴教学,从技能训练上讲并无大的区别,只是标准不尽相同。在提高钢琴演奏技巧和能力上,练琴前的心理准备和音乐文化背景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样显得尤为重要,构建起科学化的练琴理念,可提高练琴综合效应。
- 孙红丹
- 关键词:钢琴练习知识准备
- 解析中国钢琴改编曲中的民族化特征被引量:4
- 2016年
- 近年来在我国钢琴音乐良性发展的状态下,钢琴改编作品作为其中与众不同的一类,不仅得到了非常迅速的发展,而且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与青睐,逐渐成为我国钢琴音乐作品中极具代表性的类型之一。本文即针对这类钢琴音乐民族性特征进行研究与观察,从而使其中的民族性元素更加清晰地呈现出来,不但有益于业内人士对于这类作品的演奏与学习,更有利于中国钢琴音乐作品中的中国特色与民族特征被大家所认识与掌握。
- 孙红丹
- 关键词:钢琴改编曲民族性民族器乐古曲
- 音乐历史的剪影——施尼特凯《第二钢琴奏鸣曲》“复风格”解析及演奏处理
- 2014年
- 20世纪中后期俄罗斯著名作曲家施尼特凯,以其开创并发展的"复风格"创作技法著称。《第二钢琴奏鸣曲》是作曲家晚期较为成熟的三首钢琴奏鸣曲之一,这首奏鸣曲中没有了早期生硬的"拼贴"引用,材料的选择到技法运用等方面都不程度的体现了作曲家晚期"复风格"较之早期作品由直接到隐晦、由简单到复杂的进化。本文从作品的"复风格"体现为切入点对作品进行分析,并从对"复风格"在钢琴演奏方面表现,提出一己之见。
- 孙红丹
- 关键词:施尼特凯第二钢琴奏鸣曲复风格演奏处理
- 钢琴艺术性演奏的要点
- 1999年
- 孙红丹
- 关键词:钢琴艺术性演奏
- 全文增补中
- 谢尔西《第八钢琴组曲(Bot-ba)》的“意向性”表达
- 2016年
- 任何一部优秀的作品都有它的魅力所在,只有认知它、剖析它、了解它、掌握它才能做到真正的意义上的表演。通过"单一音"的意向性表达,分析作品中"音"确立的内在联系,再由"音"所在音列的位置,通过"数字"的象征意义,从而诠释作品的主要内容及演奏上的要旨。
- 孙红丹
- 关键词:演奏提示
- 钢琴演奏发音释要
- 2008年
- 音乐是高雅的艺术,钢琴是乐器之王。如何使钢琴发出优美动听符合作品特点的声音是件很困难的事,也是众多演奏者研究的问题,钢琴演奏出好的发音不仅要对作品全身心的投入研究,而且要做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如:读谱、掌握技术、力度、速度、作品背景和基本练习等等。本文对于每个练习阶段都做了详细的阐述,并举了很多有典型意义的例子提供参考,以期提高演奏技巧和水平。
- 孙红丹
- 关键词:读谱演奏音阶
- 钢琴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被引量:1
- 2015年
- 钢琴精品课程建设就是要把传统钢琴教学模式加以改进、升华,充分利用舞蹈、诗歌、多媒体等的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把作品的风格、音乐语汇表现出来,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去探求、思考、创新、实现二度创作,再通过科学的课时安排授课内容及严格的教学管理,提高钢琴专业学科教学的综合水平。
- 孙红丹
- 关键词:钢琴精品课程教学实践
- 浅析钢琴集体课教学
- 2002年
- 钢琴集体课教学有独特的优势,可以集中有限时间,拓展课程内容,促进学习竞争,对品德修养和智力潜能开发具有积极作用。
- 孙红丹
- 关键词:钢琴集体课教学
- 中国钢琴改编作品中的多元化状况论析
- 2019年
- 中国钢琴改编作品的音乐形式极具欣赏性、艺术性和融合性。中国钢琴改编曲在我国现代钢琴音乐创作中独具魅力、独占鳌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钢琴改编曲从近代一直延续至今,期间不断吸纳、融合各个民族的不同音乐形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编创造,使其逐渐呈现了特色鲜明、风格迥异、精彩纷呈、变化莫测的多元化发展趋势。本文主要分析探索中国钢琴改编作品的多元化创作趋势,从而深入了解中国近现代钢琴改编作品的基本创作状态,进而认识当代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和发展历程。
- 孙红丹
- 关键词: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