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梅
- 作品数:15 被引量:22H指数:2
- 供职机构:鞍山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高校开展感恩教育的必要性探究
- 2015年
- 感恩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工作和重要内容,高校开展感恩教育的必要性在于: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美德得以传承,做好德育工作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帮助大学生构建良好人际关系,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以及有助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开展。
- 宋梅
- 关键词:高校感恩教育
- 以“育人”为核心开展高校帮困助学工作的必要性探究
- 2015年
- 高校的帮困助学工作有服务与教育的双重属性,因此以"育人"为核心开展高校帮困助学工作,既是高校的核心使命,也是实现帮困助学最终目的的必然要求。不仅培养了大学生较高的综合素质,同时提升了"帮困"与"育人"的工作效果。
- 宋梅
- 关键词:高校帮困助学育人
- 高校实施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的必要性探究被引量:8
- 2015年
- 围绕探索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新途径,论述了高校实施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的必要性是改变高校辅导员工作现状的需要,是提高辅导员工作实效性的需要,是科学评价和考核辅导员工作的需要,是实现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需要,是实现高校全方位育人的需要。以"课程化"模式开展辅导员工作就能更好地兼顾辅导员的教育与管理职责,使辅导员工作更加系统化、长效化。
- 宋梅
-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
- 大学生公益实践活动对高校实践育人的意义及实现路径被引量:2
- 2017年
- 公益实践活动作为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参与社会、回馈社会的重要形式,因其自愿性、社会性、利他性、学习性和多方联动性的属性,它已经成为全面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的重要载体。大学生公益实践活动在承载和传递大学生公益精神,丰富高校实践育人内容,强化高校实践育人功能,促进高校实践育人的条件建设及将高校实践育人实效性推向新高度等方面有着积极意义。通过大力建设大学生公益实践活动共同体、努力开创专业实践与公益实践活动互利共赢的局面以及全力打造弘扬公益正能量宣传阵地等路径,实现大学生公益实践活动和目的。
- 宋梅
- 关键词:高校实践育人
-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现状调查
- 2015年
- 为了更好地开展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探索建立更加完善有效的学生资助体系,实现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1]的工作目标,基于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并结合笔者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实践,分析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及由此引发的思考。
- 宋梅
- 关键词:高校
-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初探
- 2022年
-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同样也面临着复杂多样的新形势、新挑战。在新形势下,以什么样的立场和态度对待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用什么样的思路和举措开展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用什么样的方向和目标推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等重大问题,十分现实地摆在了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面前。本文从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入手,结合作者在高校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探索出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
- 宋梅
-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工作对策探析
- 2010年
- 做好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工作,关系到学校乃至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本文通过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状况分析,进一步明确了高校资助工作的紧迫性,并阐述了开展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工作的对策。
- 宋梅
- 关键词:高校经济困难学生
- 新时代弘扬雷锋精神与大学生志愿服务相融合的实践探索
- 2024年
- 新时代需要用雷锋精神培育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大学生也应当主动担起传承雷锋精神的责任,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是新时代弘扬雷锋精神最根本有效的途径。本文分别剖析了新时代雷锋精神内涵和志愿服务精神内涵,阐述了新时代弘扬雷锋精神对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的意义,进而提出从深化理论学习、弘扬英雄模范的雷锋精神、借助新网络媒体平台、创新志愿服务载体、搭建学雷锋志愿服务平台等五个方面探索新时代弘扬雷锋精神与大学生志愿服务相融合的实践途径。
- 宋梅
- 关键词:雷锋精神大学生志愿服务
- 由高校国家助学金评定工作引发的思考被引量:1
- 2012年
- 为充分发挥国家助学金评定过程中"评助育人"的思想教育功效,避免"评助"过程中产生的负面影响,笔者依据多年的工作实践提出:应以"评助"为契机,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感恩教育、价值观教育和自立自强教育;通过全面提高辅导员工作能力和师德修养、建立完善的公示监督举报制度及关注学生心理问题等积极有效对策避免"评助"过程中产生的负面影响,让国家助学金评定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 宋梅陈彬
- 关键词:国家助学金
- 适宜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特征的资助体系建设被引量:9
- 2011年
- 为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更有利于高校"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的实现,针对现行资助体系中"物质"资助远大于"精神"资助导致的对经济困难学生心理援助匮乏问题,基于问卷调查结果分析,结合资助工作实践,提出加大经济资助力度、改变奖助学金评比发放方式、完善贫困等级认定和改变资助工作方式等措施,将经济救助与心理援助有效结合,构建适宜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特征的资助体系。
- 宋梅
- 关键词:高校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