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巴胜超

作品数:75 被引量:94H指数:4
供职机构: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艺术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6篇文化科学
  • 18篇经济管理
  • 13篇社会学
  • 13篇艺术
  • 7篇文学
  • 6篇历史地理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6篇阿诗玛
  • 14篇文化
  • 7篇《阿诗玛》
  • 6篇旅游
  • 6篇景观
  • 6篇传承
  • 5篇艺术
  • 4篇遗产
  • 4篇人工智能
  • 4篇乡村
  • 4篇民族
  • 4篇纪录片
  • 4篇传媒
  • 3篇电视
  • 3篇叙事
  • 3篇文化遗产
  • 3篇乡土景观
  • 3篇民族文化
  • 3篇口述
  • 3篇非物质文化

机构

  • 60篇昆明理工大学
  • 6篇四川大学
  • 6篇云南师范大学
  • 5篇厦门大学
  • 3篇安徽理工大学
  • 1篇四川美术学院
  • 1篇中国艺术研究...
  • 1篇云南民族大学
  • 1篇云南财经大学

作者

  • 71篇巴胜超
  • 5篇赵明娟
  • 4篇马媛媛
  • 3篇彭兆荣
  • 3篇赵明娟
  • 3篇杜迪
  • 1篇闫伟
  • 1篇马伏波
  • 1篇王永健
  • 1篇吴兴帜
  • 1篇杜凌
  • 1篇王莹
  • 1篇唐婷婷
  • 1篇雷雨晨
  • 1篇袁超
  • 1篇余媛媛
  • 1篇王晓芬
  • 1篇蔡珺

传媒

  • 6篇民族艺术
  • 5篇昆明理工大学...
  • 5篇百色学院学报
  • 3篇云南社会科学
  • 3篇贵州社会科学
  • 3篇文学人类学研...
  • 2篇世界民族
  • 2篇中国电视
  • 2篇艺术广角
  • 2篇民族文学研究
  • 2篇广西师范学院...
  • 2篇重庆科技学院...
  • 2篇广西民族大学...
  • 2篇文化遗产
  • 1篇艺术与设计(...
  • 1篇戏剧之家
  • 1篇广西民族研究
  • 1篇诗刊
  • 1篇广西社会科学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年份

  • 4篇2023
  • 8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5篇2019
  • 6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5
  • 9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5
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工业设计专业产品形态设计课程教学方法尝试与探索
2020年
产品形态设计是工业设计专业的一门很重要的课程,本文在产品形态设计课程的教学方面进行尝试和探索,着重从这几方面进行教学:理论知识,有重点讲解;教学中穿插大量优秀设计案例;重视课堂训练;边讲边做,理论和实践同时进行。
赵明娟张伟巴胜超
关键词:产品形态设计教学方法
心信的养育:以《亚鲁王》的传播与传承为例被引量:2
2013年
文化遗产传承的"生养制度"是遗产存续的重要理论。在"生养制度"的实践中,以《亚鲁王》的传播与传承为例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心信的养育"概念,既是对文化遗产"生养制度"的传承,也是对民族文化保护"心灵传承"概念的延伸,是在民族文化传承中,从对传承人、传承项目的政策保护、资金支持等外部力量的"援助",逐渐过渡到对传承人、文化持有者的文化自信、文化信仰和文化自觉等内部力量的"维护",对文化持有者的"心信"进行"养育"。
巴胜超
关键词:养育
人工智能技术与影视创作融合发展的问题与对策被引量:8
2021年
人工智能与影视创作融合是影视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下,弱人工智能技术与影视创作的融合,不仅为影视创作的创意、编剧、拍摄、后期制作等环节带来了新的可能,也使经典影视作品高清修复成为现实,呈现出对人的替代由技术范畴向脑力范畴过渡、人工智能语言缺乏多元思维和情感、人工智能审美难以媲美人的审美及可能存在失控风险的特点。但二者融合后,作品同质化与类型化严重、版权难以界定、演员职业素养缺失等问题悄然而至。面对人工智能技术,影视创作应坚持以人的艺术创作为核心,增强人工智能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强化演员艺术情感的塑造能力。
巴胜超姜佳娟
关键词:人工智能影视创作
淮南八公山豆腐文化的多维度开发被引量:1
2013年
一、八公山豆腐的历史渊源及现状 八公山豆腐历史文化深厚,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据记载,豆腐是西汉时期淮南王刘安在炼制丹药时发明的。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五代谢绰的《宋拾遗录》中也有记载:“豆腐之术,三代前后未闻。此物至汉淮南王亦始传其术于世。”八公山豆腐因其质嫩昧佳而闻名全国。豆腐制作是淮南当地人民的传统手艺,很多农民世世代代以制作豆腐为生,因此,淮南拥有一批豆腐制作技艺精湛的技术人才。淮南市的“豆腐传统制作技艺”曾入选安徽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赵明娟巴胜超
关键词:历史文化淮南王豆腐多维度《本草纲目》
“传媒人类学”辨析被引量:7
2012年
传媒人类学作为一门人类学与传播学研究中正在兴起的分支学科,从学科名称的命名,到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理论范式的确立,都还悬而未决。本研究从人类学、传播学的学术谱系中,梳理了学科交叉领域的研究成果,对传媒人类学的学科背景进行辨析,论述了人类学研究中的传播思想和传播学研究中的人类学思想,并对传媒人类学的学科概念、理论叙述和发展阶段进行讨论,以期对上述问题有所启示。
巴胜超
关键词:传播学传媒学民族志
文化交融理论视野下的认同叙事:以景颇族目瑙纵歌为例被引量:2
2021年
多民族共享的节日是促进多民族文化交融、增强民族团结感的核心场域之一。目瑙纵歌不仅在建构景颇族内部认同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因相关起源叙事与中华射日神话的内在关联,成为促进景颇族对中华文化产生认同感的历史证据和当代资源。目瑙纵歌节日实践的历史过程,经历了从“山官的”目瑙到“多民族共享的”目瑙的变迁,由片目瑙、布当目瑙、贡然目瑙、空然目瑙、苏目瑙、息目瑙、祝目瑙、祝木立目瑙等多种类型统一为“统肯目瑙”。在“统肯目瑙”的恢复与重建过程中,景颇族呈现出加强国家认同、凝聚民族精神的祈愿。“目瑙纵歌”通过景颇族神话、历史的视觉化表意和仪式化实践,表现出强烈的国家认同、民族团结和身份归属。
巴胜超
关键词:景颇族节日文化视觉景观文化认同
意象中国:《航拍中国》系列纪录片的技术美学
2023年
中国意象的塑造是中华文化传播的重要内容。纪录片所塑造的文化意象具有客观真实的特点且传播效果显著,拍摄以《航拍中国》系列纪录片为代表的影像作品,是中国意象塑造的有效方式。《航拍中国》俯瞰视角下的中国意象,呈现出色彩美、秩序美、空间美、奇观美等审美体验。依托于动静结合、虚实相生、诗意思维、声临其境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学理念,《航拍中国》带来了中国意象的“天眼”视角和视听语言的奇观。
巴胜超慈湘
关键词:纪录片技术美学
传播
2014年
在西方,"传播"进入公共话语空间后,诞生了传播的传递观、传播的仪式观和作为"展示和吸引注意力"的传播理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无论是中国人"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世俗生活,抑或中国人"琴棋书画诗酒歌"的雅致趣味,从国家大事到庶民小情,均能找到独具特色的传播表述,彰显着中国人"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
巴胜超
关键词:仪式大传统天人合一
人类学写作的温度被引量:1
2018年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在人类学写作的“言”中,通过美国人类学史上四场著名的争论,笔者表述了各种主观层面因素对写作的影响——形成写作者与文本做出“动情”解释的差异性。在田野与写作中,诗与学术交错的列维-斯特劳斯、“抵消偏见,精确而抛弃个人”的埃文斯-普理查德、在“我是我”与“我非我”之间纠结的马林诺夫斯基、在“彼岸写作”的本尼迪克特,他们的写作并不完全表述真理,而是双向构建了“他者”与“自我”文本。这些人类学写作既包含着冷静观察的“冰点”,亦包含热情感性的“沸点”,是“互镜理论”下的主体民族志。根据以上论述,笔者提出“两种温度交织,四种文本互动”的人类学民族志写作理念。
巴胜超
关键词:动情非我
人工智能时代的艺术革新探析被引量:2
2019年
随着人工智能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人类对未知世界和极限领域的探索也不断深入,人们的生活及生产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人工智能进入艺术领域,让以前必须纯手工完成的复杂的艺术作品能够通过科技简单完成,除此之外,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能够让人们足不出户,即可欣赏世界各地收藏的艺术品。人工智能在艺术领域,能够带来什么样的变革?是传统艺术难以抵挡的冲击,还是全新的艺术体验?这些问题,都需要重新进行考量。
陈俊岚巴胜超
关键词:人工智能艺术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