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万坡

作品数:117 被引量:312H指数:9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4篇期刊文章
  • 29篇会议论文
  • 1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4篇农业科学
  • 13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2篇理学

主题

  • 51篇病毒
  • 37篇病理
  • 32篇病理学
  • 19篇免疫
  • 15篇流感
  • 15篇杆菌
  • 14篇病理学观察
  • 14篇雏鸭
  • 13篇禽流感
  • 11篇禽流感病
  • 11篇禽流感病毒
  • 11篇理学诊断
  • 11篇病理学诊断
  • 10篇基因
  • 9篇蛋白
  • 8篇链球菌
  • 7篇组织病理
  • 7篇组织病理学
  • 7篇小鼠
  • 7篇呼肠孤病毒

机构

  • 111篇华中农业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
  • 5篇湖北省农业科...
  • 5篇广西扬翔股份...
  • 4篇湖北三峡职业...
  • 4篇武汉大学
  • 2篇湖北省疾病预...
  • 2篇山西农业大学
  • 2篇湖北省动物疫...
  • 2篇湖北省畜牧局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海南省动物疫...
  • 1篇广东莱恩医药...
  • 1篇武汉科前生物...
  • 1篇湖北省食品质...

作者

  • 117篇张万坡
  • 102篇谷长勤
  • 100篇程国富
  • 97篇胡薛英
  • 41篇刘晓丽
  • 13篇谢长清
  • 9篇李美霞
  • 8篇毕丁仁
  • 7篇邵华斌
  • 7篇杨军
  • 6篇刘波
  • 6篇赵赫
  • 4篇李爽
  • 4篇庞代文
  • 4篇白家媛
  • 4篇蔡双双
  • 4篇陈品
  • 4篇胡思顺
  • 4篇钱平
  • 4篇王汉中

传媒

  • 24篇中国兽医学报
  • 14篇中国兽医科学
  • 8篇2013年中...
  • 7篇畜牧兽医学报
  • 6篇湖北农业科学
  • 6篇动物医学进展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中国兽医杂志
  • 2篇中国预防兽医...
  • 2篇中国畜牧兽医...
  • 2篇中国畜牧兽医...
  • 2篇中国畜牧兽医...
  • 1篇分析化学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畜牧与兽医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化学传感器
  • 1篇中国实验动物...
  • 1篇亚洲兽医病例...

年份

  • 4篇2024
  • 3篇2023
  • 5篇2022
  • 6篇2021
  • 7篇2020
  • 8篇2019
  • 5篇2018
  • 4篇2017
  • 6篇2016
  • 10篇2015
  • 7篇2014
  • 9篇2013
  • 6篇2012
  • 8篇2011
  • 4篇2010
  • 7篇2009
  • 6篇2008
  • 6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1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针对鸡坏死性肠炎的融合蛋白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鸡坏死性肠炎的融合蛋白疫苗及其制备方法,该融合蛋白疫苗是将产气荚膜梭菌NetB毒素、α毒素的C末端以及C端截断的Tpel毒素通过接头片段“A(EAAAK)4A”进行串联,并在大肠杆菌<I>BL21(D...
谷长勤赵慧玲谢长清程国富刘晓丽胡薛英张万坡
湖北省禽白血病自然病例的病理学诊断及p53和Bcl-2基因表达情况的观察被引量:3
2007年
应用组织病理学和SABC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湖北省武汉市的2批14日龄和33日龄疑似禽白血病肉鸡进行了病理学诊断,并观察了病鸡肝肿瘤组织中p53基因和Bcl-2基因的表达情况。剖检可见病鸡肝、肾、脾均不同程度肿胀,组织病理学检查在肝、肾、心等脏器可见散在或聚集成团的骨髓瘤细胞,胞浆内充满球形的嗜酸性颗粒;在病鸡肝肿瘤组织中p53和Bcl-2基因均呈阳性表达,诊断为J亚群禽白血病(ALV-J),提示p53基因和Bcl-2基因与肉鸡J亚群禽白血病有关。
胡冬姣张丽娜李慧谷长勤程国富张万坡胡薛英周诗其
关键词:禽白血病病理学诊断P53基因BCL-2基因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对鸡肾组织的损伤作用被引量:2
2008年
为了探明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简称SEB)对肉鸡关节的损伤作用,将72羽肉鸡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从关节腔注射SEB(50μg/只),空白组同部位注射等量灭菌生理盐水。处理后第1d、3d、5d、7d、14、21d每组分别剖杀6羽肉鸡。分离血清并测定其尿素(Urea)含量,采集肾组织匀浆后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同时制作肾组织石蜡切片及超薄切片,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血清Urea含量在第7、14、21d极显著升高(p<0.01),SOD活性在第1d、21d极显著降低(p<0.01),肾组织MDA含量在注射SEB后第1d后即开始上升,且在整个试验周期内,试验组鸡肾脏的MDA含量一直高于对照组,肾组织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出血、淤血,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病变程度随处理时间逐渐加重。结果表明SEB能诱发肾组织内氧自由基的产生,使肉鸡肾组织渐进性坏死,导致血清Urea含量升高。
颜忠刘月姝朱志军谷长勤王德海胡薛英张万坡程国富
关键词:SEB肉鸡肾脏自由基
SPF级大鼠自发性乳腺肿瘤的流行病学与病理学特点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自发性肿瘤的研究是实验动物学的研究内容之一,对其流行病学和病理学的研究可为动物模型的开发、肿瘤发病机制的探讨提供有价值的线索。方法对SPF级大鼠生产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病理学观察。收集大鼠自发乳腺肿瘤病例,通过巨检与镜下观察对肿瘤进行定性并分类。结果SD大鼠自发乳腺肿瘤发生率为10.5%,其中良性肿瘤为8.5%,恶性肿瘤为2.0%;Wistar大鼠乳腺自发肿瘤发生率为2.0%,其中良性肿瘤为1.5%,恶性肿瘤为0.5%。SD大鼠、Wistar大鼠乳腺良性肿瘤自发率均高于恶性肿瘤,并以纤维腺瘤和乳腺腺瘤最为多见。结论丰富了封闭群SPF级大鼠生物学背景资料,并为人类相应疾病动物模型的建立提供了一种途径。
赵磊谷长勤张万坡张金明杨文祥张道宏唐利军
关键词:乳腺肿瘤流行病学病理学
自然感染鸭坦布苏病毒蛋鸭卵巢的病理学观察被引量:4
2022年
鸭坦布苏病毒(DTMUV)感染是引起蛋鸭产蛋下降的疾病,给禽类养殖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本研究对DTMUV感染病鸭卵巢的病毒定位及产生的病理损伤进行观察,以了解DTMUV对病鸭卵巢的病理损伤。主要运用病理剖检、常规石蜡切片及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等技术对自然感染DTMUV的病鸭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感染蛋鸭临床表现主要以产蛋量骤然下降为特征,严重病例站立不稳,倒地抽搐,最后衰竭而死。剖检眼观病变表现为卵泡充血、出血,破裂,组织病理学变化主要是生长卵泡和成熟卵泡的颗粒细胞增生、凋亡或坏死;卵泡周围有大量空泡状细胞和小动脉增生,增生的动脉平滑肌细胞坏死,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增生的空泡状细胞为上皮细胞,DTMUV主要位于卵泡的颗粒细胞内。综上表明,DTMUV主要分布在颗粒细胞内,颗粒细胞发生增生、凋亡或坏死,导致卵泡闭锁,进而引起蛋鸭产蛋量下降,为阐明DTMUV的感染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张羽晨雷亚萍农碧丹庞晓敏张苗苗刘晓丽谷长勤张万坡程国富胡薛英
关键词:自然感染蛋鸭病理损伤卵巢
乙型脑炎病毒感染小鼠后病毒在神经核团中的分布
本试验旨在确定JEV 感染小鼠后,病毒在神经核团中的分布,绘制病毒分布的模式图。通过建立 JEV 感染的小鼠模型,观察小鼠的临床症状和脑组织病理学变化,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技术结合小鼠脑解剖图谱对病毒进行定位。结果...
韩威张金花王旭刚程国富胡薛英张万坡刘晓丽曹胜波谷长勤
关键词:JEV免疫组化原位杂交神经核团
CXCR1和CXCR2在猪不同类型肺炎中的表达分析
为阐明趋化因子受体CXCR1 和CXCR2(CXCR1/2)在猪肺炎中的表达情况,探讨CXCR1/2 在肺炎中的作用.本研究表达了猪CXCR1/2 重组蛋白,制备了多克隆抗体,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HC)和荧光定量PC...
王雪卢婷焦哲刘晓丽李言川谷长勤胡薛英程国富张万坡
关键词:猪肺炎趋化因子受体原核表达荧光定量PCR
一株鸡源奇异变形杆菌的分离及鉴定
奇异变形杆菌属于肠杆菌科变形杆菌属的革兰氏阴性菌,该菌营腐生生活,属于条件致病菌.2012 年11 月,随州某鸡场送检10 只约150 日龄蛋鸡,处死剖检后,其中3 只有明显眼观病理变化,表现为腹膜炎,输卵管炎,并且腹腔...
方翟谷长勤李婷婷方羽张万坡程国富
关键词:细菌分离生化特性药敏检测
解没食子酸链球菌巴氏亚种对雏鸭致病性的动态研究
目的:本研究以7日龄雏鸭为动物模型,旨在建立动态疾病病理模型,观察解没食子酸链球菌巴氏亚种(AL101002菌株)对雏鸭的致病性.方法和结果:感染后5d,雏鸭表现出典型临床症状,发病率为100%,死亡率为52.38%(2...
李美霞杨军赵赫朱旭谷长勤张万坡程国富胡薛英
关键词:雏鸭感染病理模型
文献传递
鸭呼肠孤病毒人工感染SPF鸡胚的病理学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前人研究表明禽呼肠孤病毒可以经卵垂直传播,禽呼肠孤病毒能引起雏禽的病毒性关节炎、呼吸道和肠道疾病、肝炎、心肌炎、免疫抑制等。以实验室分离的鸭呼肠孤病毒HP080421株为研究对象,该毒株引起病变主要以鸭软脚为主要临床特征,病鸭肝脏和脾脏表面有大量的白色坏死灶、肾脏肿大、出血为主要病变特点。鸭呼肠孤病毒对鸡胚的致病性研究,旨在通过雏鸡的病理变化特点,探讨所分离的HP080421鸭呼肠孤病毒株是否也可感染鸡群,为鸡场鸭呼肠孤病毒感染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华中农业大学兽医病理学实验室分离鉴定的HP080421株鸭呼肠孤病毒通过尿囊腔接种SPF鸡胚,建立SPF鸡胚鸭呼肠孤病毒感染模型,培养鸡胚至雏鸡出壳,运用临床观察、病理剖检、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病理组织学检查方法,对鸭呼肠孤病毒感染SPF鸡胚进行病理学研究和致病性分析。【结果】研究发现病毒感染鸡胚孵化培养至22—23日龄均啄壳,但不能自主出壳,需人工剥壳。病理剖检可见雏鸡的肝脏、脾脏肿胀质脆,表面及实质分布有黄白色坏死灶;脑部组织肿胀,并可见出血点和出血斑。H.E染色的组织病理学观察可见接毒组雏鸡肝脏、脾脏的坏死灶周围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法氏囊的滤泡髓质部和胸腺的髓质部淋巴细胞减少、缺失;脑、肺脏、肾脏存在不同程度的淤血、出血和水肿;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病毒阳性信号主要分布于肝脏、脾脏、肺脏和法氏囊等器官,并且位于上皮细胞和巨噬细胞的细胞质和胞核内。【结论】鸭呼肠孤病毒株HP080421能够在SPF鸡胚中复制增殖,并使雏鸡主要器官发生明显的病理变化,病理变化主要集中在肝脏和淋巴器官,因此鸭呼肠孤病毒可通过垂直传播感染鸡群,还可导致雏鸡免疫抑制。本研究通过SPF鸡胚鸭呼肠�
刘晓丽刘婷刘波程国富谷长勤张万坡胡薛英
关键词:SPF鸡胚病理剖检免疫器官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