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中林

作品数:57 被引量:231H指数:10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5篇切除
  • 14篇血管
  • 12篇肿瘤
  • 12篇细胞
  • 10篇切除术
  • 9篇血管生成
  • 9篇肝细胞
  • 8篇肝切除
  • 7篇外科
  • 7篇细胞癌
  • 7篇腹腔
  • 7篇肝癌
  • 7篇肝切除术
  • 7篇肝细胞癌
  • 6篇吲哚菁绿
  • 6篇腹腔镜
  • 5篇手术
  • 5篇术后
  • 5篇肝脏
  • 4篇血管生成素

机构

  • 57篇武汉大学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长江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黄梅县人民医...

作者

  • 57篇张中林
  • 39篇刘志苏
  • 30篇袁玉峰
  • 21篇何跃明
  • 11篇钱群
  • 9篇常磊
  • 9篇孙权
  • 8篇刘权焰
  • 7篇王海涛
  • 5篇潘定宇
  • 5篇袁玉蜂
  • 4篇江平
  • 4篇覃海泉
  • 4篇刘燕
  • 4篇李锟
  • 3篇吴云华
  • 3篇李震
  • 3篇沈维亮
  • 3篇孙江阳
  • 3篇唐胜利

传媒

  • 16篇腹部外科
  • 10篇中华实验外科...
  • 6篇临床外科杂志
  • 3篇医学新知
  • 3篇肝胆外科杂志
  • 3篇武汉大学学报...
  • 2篇中华肝胆外科...
  • 2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肿瘤防治杂志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华临床营养...
  • 1篇中华肝脏外科...
  • 1篇中国实验室外...

年份

  • 4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7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5篇2005
  • 4篇2003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反应停对人肝细胞癌生长侵袭的作用被引量:12
2005年
目的观察反应停对人肝细胞癌(HCC)血管生成和肿瘤生长侵袭的干预作用。方法建立高转移潜能人肝癌裸鼠肝原位移植模型,随机分成4组。各组模型自建立次日起分别经腹腔注射0.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反应停(200mg/kg体重)、紫杉醇(13mg/kg体重)、反应停(200mg/kg体重)+紫杉醇(13mg/d)。给药第30天处死裸小鼠,观察肿瘤生长、转移情况,分别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检测癌组织CD3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的表达并记录微血管密度(MVD)。结果反应停组肿瘤重量、体积均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药物处理组肺转移灶计数、MVD和VEGF均低于对照组,以联合用药组最为显著。结论反应停对HCC生长无明显抑制作用,但能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并降低肺转移。
张中林刘志苏孙权
关键词:反应停人肝细胞癌肿瘤生长肿瘤侵袭微血管密度血管生成
联合血管切除重建技术在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中联合血管切除重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9年12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收治的113例确诊为肝门部胆管癌的病人,包括行姑息治疗50例(姑息治疗组),行开腹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63例,其中行联合血管切除重建的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26例(联合血管切除重建组),行常规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37例(常规根治组)。比较常规根治组及联合血管切除重建组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是否术中输血、术后肝功能恢复情况、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等围手术期情况以及两组病人术后90 d生存率,同时亦比较姑息治疗组、常规根治组、联合血管切除重建组三组病人术后1、3、5年的总生存率。结果联合血管切除重建组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中输血率均高于常规根治性切除组(P<0.05),但在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术后90 d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根治组在术后第1、3、5天丙氨酸转氨酶(ALT)以及术后第1、3天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低于联合血管切除重建组(P<0.05),但在术后第7天的ALT值及术后第5天、第7天的AS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手术组病人术后1、3、5年总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病人术后1、3、5年总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姑息治疗组(P<0.01)。结论在仔细评估、选择合适病例前提下,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中联合血管切除重建是安全的,而且可获得与不需要血管切除重建的肝门部胆管癌手术病人相似的疗效,行根治性手术的病人疗效优于行姑息性治疗的病人。
张潇张中林李锟江平杨智勇何跃明孙权刘志苏袁玉峰
关键词:肝门部胆管癌血管切除重建安全性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167例外科治疗分析被引量:11
2003年
目的 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AGP)的合理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 167例AGP资料并将其分为重型组 ( 4 9例 )和轻型组 ( 118例 ) ,分析胆道梗阻情况、外科手术时机及术后并发症对死亡率的影响。结果 入院时有否梗阻病死率无差别 (P >0 .0 5 ) ,梗阻时间 >48h者病死率高于 <48h者 ( P <0 .0 5 ) ;重症AGP早期手术死亡率高于延期手术 ( P <0 .0 5 ) ;轻症AGP早晚期手术间病死率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术后胰腺感染和MODS是AGP的主要死因。结论 入院时壶腹部梗阻不是AGP手术指征 ,若梗阻持续不能解除 ( >48h)则考虑手术 ;重症AGP慎行早期手术 ;预防并及时处理并发症是降低AGP病死率的关键。
刘志苏张中林孙权
关键词:胆源性胰腺炎胆石症
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制备人血管生成素2单链抗体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用纯化的人血管生成素2(Ang2)蛋白,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从非免疫小鼠噬菌体展示抗体库中淘选、鉴定Ang2单链抗体。方法以纯化的人Ang2蛋白为抗原,对非免疫小鼠噬菌体展示抗体库进行富集和筛选,获得Ang2单链抗体,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Westernblot法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并测序。结果经过3轮富集和筛选,获得了1个能特异性识别Ang2蛋白的阳性噬菌体克隆,DNA测序表明其含有完整的单链抗体基因片段,大小约750bp,表达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33.7×10^3;通过SDS-PAGE进一步实现Ang2单链抗体(phage-Ang2-scFv)的鉴定。结论成功分离并鉴定人Ang2-scFv,为进一步的功能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张中林艾勇彪张吉发袁玉蜂刘志苏何跃明
关键词:血管生成素2单链抗体
鱼油脂肪乳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联合脾切除术营养支持应用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 探讨鱼油脂肪乳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围术期营养支持应用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201 1年9月~2017年9月接受开腹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联合脾切除术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等氮(低)、等热卡(低)全胃肠外营养支持(TPN),从术后第一天开始,连续5d.根据脂肪乳剂的不同分实验组(43例)为鱼油脂肪乳(10%尤文)+中长链结构脂肪乳(20% STG)和对照组(42例)为中长链结构脂肪乳(20% STG).比较手术前后肝功能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营养指标白蛋白、前白蛋白,炎性介质TNF-α、IL-6和IL-10的变化,观察术后的临床结果.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肝功能和营养指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天炎症介质[实验组和对照组TNF-α、IL-6、IL-10分别是(225.54±54.78)、(74.94±6.36)、(77.53±11.4) ng/L和(229.26±62.15)、(77.23±7.83)、(73.89±7.97) ng/L]均明显高于术前[实验组和对照组TNF-α、IL-6、IL-10分别是(61.49±16.47)、(39.84±2.77)、(46.05±6.13) ng/L和(63.48±13.76)、(40.64±3.34)、(44.88±5.72) ng/L] (P<0.01);随术后时间的延长两组的促炎因子TNF-α、IL-6均明显下降,实验组[d4-d1和d7-d1分别为(-56.88±31.63)、(-13.52±5.20)ng/L和(-150.67±42.58)、(-27.04±8.97)ng/L]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d4-d1和d7-d1分别为(-35.96±20.02)、(-6.38±2.84)和(-132.79±53.35)、(-20.85±6.38)ng/L] (P<0.05);实验组抗炎因子IL-10 [d4-d1和d7-d1分别为(14.22±13.08)和(17.78±5.58) ng/L]的升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d4-d1和d7-d1分别为(5.64±3.58)和(-37.96±11.43)ng/L] (P<0.05).实验组术后的Ⅲ级并发症和总并发症发生率(分别是4.7%和23.3%)及住院时间[(10.12±1.48)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1.4%和45.2%),(12.33±2.04) ng/L] (P<0.05).结论 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采用鱼油脂肪乳围术期营养支持,可以通过其双向调节炎症介质作用,减轻全身炎症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快速康复.
玛丽亚何跃明刘权焰张中林潘定宇袁玉峰刘志苏
关键词:鱼油脂肪乳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
急性胰腺炎早期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双峰型变化的临床意义探讨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病人早期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双峰型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肝胆胰外科收治的230例AP病人资料,据病人发病2周内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水平变化,分为单峰组(160例)和双峰组(70例)。比较两组病人临床资料。双峰组病人分为感染性胰腺坏死(infected pancreatic necrosis,IPN)组(19例)和非IPN组(51例),对比两组病人白细胞计数第二峰期的临床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相关指标对IPN的诊断价值。对比IPN组与非IPN组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percutaneous catheter drainage,PCD)术后病人的预后。结果双峰组病人占全部AP病人的30.4%(70/230)。双峰组病人住院时间更长,病死率更高,与单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IPN病人相比,IPN病人更容易出现峰期发热、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升高、红细胞比容(HCT)降低、血清白蛋白降低、淋巴细胞百分比降低及Balthazar CT分级更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双峰组病人发生IPN的独立危险因素为:NLR>12.45[OR=1.943,95%CI(1.117,58.157),P=0.047]、发热(腋温>37.3℃)[OR=10.456,95%CI(2.520,300.206),P<0.001],Balthazar CT分级C级以上[OR=17.845,95%CI(3.114,65.435),P=0.005],3项联合诊断其发生IPN的曲线下面积为0.897。双峰后行PCD的病人较未行PCD病人住院时间更长;10例非IPN病人PCD后有4例出现继发感染,较未发生感染病人住院时间更长。结论白细胞计数双峰型变化在AP病人起病2周内比较常见,但只有少部分病人发生IPN。NLR、Balthazar CT分级联合发热对双峰AP病人发生IPN有很好的诊断价值。非IPN病人行PCD胰周引流可能导致继发感染,延长住院时间。
刘志程宋文静朱倩张中林江平江平刘志苏何跃明杨智勇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感染性胰腺坏死外周血白细胞计数
老年结石性胆囊炎病人围手术期处理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老年结石性胆囊炎病人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207例65岁以上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207例病人中保守治疗11例,手术治疗196例:有175例在发病后72 h 内接受手术治疗,其中直接开腹18例,成功实施腹腔镜手术146例,中转开腹11例,中转率7.0%;有21例在发病72 h 后行手术治疗,其中直接开腹4例,成功完成腹腔镜手术14例,中转开腹3例,中转率17.6%。有17例病人(8.2%)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除1例因术后突发急性广泛心肌梗死出现严重心律失常而死亡外,余16例病人经治疗后均痊愈。结论迅速完善术前评估、积极处理基础疾病、妥善把握手术时机和着重加强术后监护是老年结石性胆囊炎病人治疗的关键,早期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目前首选的治疗方式。
庄冰洁王海涛冯梦龙张中林刘权焰潘定宇何跃明袁玉峰刘志苏
关键词:老年病人结石性胆囊炎围手术期治疗
人血管生成素2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构建人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原核表达载体。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获取Angiopoietin2基因片段,然后将其克隆人pET32a质粒载体表达系统,实现Angiopoietin2在大肠杆菌BL21中的稳定表达,并通过凝胶电泳、SDS.PAGE及基因测序等对表达蛋白进行鉴定。结果从HUVEC中克隆出约1.5kb的Angiopoietin2基因,通过pET32a载体系统实现了Angiopoietin2蛋白的表达,SDS—PAGE、电泳及测序分析证实表达成功,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70×10^3。结论应用基因重组技术成功构建了人Angiopoietin2原核表达载体。
张中林张吉发艾勇彪袁玉蜂何跃明刘志苏
关键词:血管生成素原核表达载体
反应停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5年
肿瘤的生长有赖于血管生成,血管生成是肿瘤侵袭、转移的基础。抑制血管生成可使肿瘤萎缩坏死或使微转移灶长期处于“休眠”状态。反应停于上世纪中叶作为非巴比妥类镇静剂用于早孕反应,后曾因严重的致畸作用而被禁用。近年研究发现,反应停能明显抑制兔角膜血管生成,具有血管生成抑制作用,因而被应用于肿瘤研究。然而,实验研究中反应停对实体瘤的抗肿瘤效应并不一致,作用机制也未完全明了。我们对反应停药理作用、抗肿瘤效用、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张中林刘志苏孙权
关键词:酞胺哌啶酮肿瘤
紫杉醇对裸鼠人肝癌血管生成和肿瘤生长、转移的作用被引量:12
2005年
目的:通过建立高转移潜能人肝癌裸鼠肝原位移植模型,观察紫杉醇对人肝细胞癌(HCC)血管生成和肿瘤生长、转移的干预作用。方法:24只人肝癌裸鼠模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自模型建立次日始两组分别给予13mg·kg-1·d-1剂量紫杉醇和等体积生理盐水腹腔注射,给药第30d处死裸小鼠,观察肿瘤生长、转移情况,分别用免疫组化和RTPCR的方法检测癌组织CD34和VEGFmRNA的表达水平,记录微血管密度(MVD)。结果:紫杉醇组肿瘤重量、体积、肺转移灶计数、MVD和VEGF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紫杉醇对HCC生长有抑制作用,抑制肝细胞癌的血管生成并降低肺转移。
许俊刘志苏张中林
关键词:肝细胞癌血管生成紫杉醇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