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丽
- 作品数:88 被引量:633H指数:13
-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配施有机肥调控农田土壤磷素有效性研究进展
- 2025年
- 综述了配施有机肥调控土壤磷素有效性的研究进展,总结了有机肥的利用现状及供磷潜力,探讨了合理配施有机肥提高作物高效利用磷的生物学潜力,重点阐释了配施有机肥调控土壤磷形态转化、提高磷素有效性的机制,包括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磷素固定和吸附、调节土壤化学计量比、改善团聚体结构及增强微生物活性等。针对目前中国有机肥利用率较低的现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 张银杰苗玉红盛开于晓娜张亚丽
- 关键词:有机肥无机磷有机磷
- “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分析与教学改革初探——以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为例
- 2017年
- “环境规划与管理”是培养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的主要课程之一。文章系统分析了该专业本课程的重要性、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议着重从优化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强化实践环节和修编适用的专业教材等几个方面,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 张亚丽王志颂黄珺嫦蔚霖
- 关键词: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方法改革
- 基于SRI指数的嘉陵江流域1982-2020年旱涝急转特征分析研究
- 2025年
- 以嘉陵江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北碚水文站1982-2020年月尺度径流数据,计算不同时间尺度的标准化径流指数(SRI),采用游程理论分析嘉陵江流域的旱涝急转事件特征,并结合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分析标准化径流指数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嘉陵江流域1982-2009年洪涝化趋势先减弱后增强,2010-2020年呈现短期增强趋势后又减弱.嘉陵江流域1982-2020年的1、5、6、8、11和12月份呈现不明显的干旱化减弱趋势;7、9和10月份干旱化趋势增强,2、3和4月份干旱化趋势显著减弱.北碚水文站旱涝急转事件共发生39次,旱转涝事件急转点集中在4月份,对应旱涝事件的强度也较高.旱涝急转事件近40年发生频率逐步升高,并呈现逐步加重的趋势,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 徐靖雯姬广兴张亚丽
- 关键词:嘉陵江流域旱涝急转
- 县域-市域耕地地力评价结果的对比衔接——以河南省漯河市为例被引量:3
- 2015年
- 实现不同尺度耕地地力评价结果的可比衔接是提高耕地质量评价工作成效的关键。在耕地地力评价的基础上,采用GIS技术、对比分析、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等进行河南省漯河市县域-市域耕地地力评价结果的对比衔接研究。结果表明,评价模型(指标体系、指标赋值及权重)的差异是导致同一研究区不同尺度耕地地力评价结果不一致的主要原因;漯河市县-市评价综合指数之间存在显著线性相关关系,以此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实现县级评价结果与市级评价结果之间的数据衔接与相互检验。
- 翟晓艺张亚丽周扬郭世界
- 关键词:耕地地力
- 建立和探讨新一轮规划编制体系和方法
- 2008年
- 在正确把握新时期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规划工作的发展趋势下,探讨了建立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体系、编制方法和编制手段,为更好地做好下一步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工作提供参考。
- 孟庆香曲晨晓张亚丽贺鹏飞
- 关键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 基于PLUS模型的河南省“三生空间”多情景模拟及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 2025年
- 基于2000年、2010年和2020年分辨率为30 m的土地利用数据,通过土地转移矩阵和生态环境效应模型分析河南省的“三生空间”分布和生态环境质量,并以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利用PLUS模型模拟河南省自然发展、生产优先和生态优先情景下的2030年、2040年和205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并计算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和生态贡献度.结果表明:(1)2000~2020年,生产空间面积缩减,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面积扩张;(2)2000~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由0.3646上升到了0.3665,又下降到0.3657,处于中等水平;(3)2030~2050年,“三生空间”的分布基本不变,且自然发展和生态优先情景下的趋势也基本不变;(4)3种情景中,生态优先情景下的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最高.“三生空间”的分布对国土空间未来的规划及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 刘佳楠姬广兴高红凯陈伟强张亚丽黄珺嫦郭宇龙陈轶楠
-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
- 黄土坡面退水及其氮污染试验研究被引量:3
- 2007年
- 坡面退水及其污染物负荷是研究坡地水文过程和污染物迁移机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室内模拟降雨试验,分析了黄土坡面退水情况及降雨因素、地形地貌和农业管理措施对退水的影响,同时从降雨-径流-土壤相互作用角度探讨了退水矿质氮的浓度和负荷量.结果表明:①黄土坡面退水以地表径流为主,退水时间、退水量和退水强度远小于降雨期地表产流;②降雨强度、地表覆盖(牧草和秸秆覆盖)和地形地貌(坡度和坡长)对坡面退水影响较大,降雨期和退水期的产流强度均与雨强呈对数增加趋势;③降雨停止后,坡面径流的流速减小,与土壤相互作用时间较长,致使退水矿质氮浓度普遍高于降雨结束时径流矿质氮浓度,坡长越长越明显;④坡面退水矿质氮流失以NO3--N为主,NH4+-N流失量较低.
- 张亚丽李怀恩张兴昌肖波
- 关键词:模拟降雨黄土坡地影响因素
- 1961-2020年赣江流域月尺度实际蒸发模拟及归因分析
- 2025年
- [目的]探究赣江流域月时间尺度实际蒸发的变化规律和分配特征以及不同因素对实际蒸发量的贡献量,为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赣江流域外洲水文站1961-2020年径流量数据,结合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和Pettitt突变点检验法确定径流突变年份。其次利用ABCD水文模拟赣江流域基准期和突变期径流变化过程,计算得出月尺度实际蒸发量。然后利用去趋势预置白趋势检验法(TFPW-MK)分析实际蒸发的变化趋势和年内分布特征。最后采用月尺度Budyko模型对实际蒸发量变化进行归因分析。[结果](1)径流突变年份为1991年。(2)赣江流域2月、3月、4月、6月、9月的实际蒸发量呈现上升趋势,其余月份实际蒸发为下降趋势。其中2月、3月的实际蒸发量显著上升(p<0.05)。(3)赣江流域月尺度实际蒸发量呈现“单峰型”分布,在7月附近达到最大值。(4)气候变化会导致各月实际蒸发量的增加,人类活动会导致各月实际蒸发量减少。[结论]赣江流域实际蒸发量呈现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气候变化对实际蒸发量的贡献表现为正作用。人类活动对实际蒸发量变化表现为负作用。
- 姬广兴刘智培高红凯陈伟强黄珺嫦张亚丽郭宇龙陈轶楠
- 关键词:气候变化
- 褐煤基改良剂对石灰性土壤复合体镉赋存形态的影响被引量:6
- 2016年
- 为筛选和评估褐煤基材料对镉污染的修复效果,降低通过垂直入渗进入地下水或通过地面径流污染更大面积水土的镉通量,通过将3%各种材料均匀混入污染土壤并培养120 d,提取其胶散分组复合体并测定镉化学形态变化。结果表明:1)各改良剂处理的离子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镉质量分数在复合体中分布均为G0〉G1〉G2,而弱有机态、强有机态质量分数分布的顺序相反。残渣态镉质量分数具有G0组复合体低于G1组和G2组复合体内镉质量分数的趋势,除钙化处理,其他处理3组复合体中残渣态之间均无显著差异。2)施用褐煤基材料普遍提高土壤中弱有机结合态镉质量分数,主要提高水稳性复合体中弱有机态镉,G0、G1和G2中施用材料的比对照分别提高5.27%、20.74%和17.82%。褐煤、硝化褐煤、腐植酸显著提高水稳性复合体强有机态镉质量分数,平均分别提高27.26%、23.90%和40.05%,显著降低交换态镉质量分数和水稳性复合体碳酸盐态镉质量分数,平均降低幅度分别为14.63%~22.79%和14.31%~34.56%。硝化褐煤和腐植酸显著降低G1和G2中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镉的质量分数。3)褐煤改性后多数提高了交换态镉和碳酸盐态镉质量分数,以碱化、钙化、去矿化和活性炭在改性后提高交换态镉质量分数的幅度较大,较褐煤提高幅度最大值分别是29.41%、34.03%、33.82%和43.32%。改性后所有材料普遍降低土壤弱有机结合态镉的质量分数,除腐植酸外,强有机态镉质量分数均比改性前降低。残渣态镉质量分数有向易利用态转化的趋势。总之,非水稳性复合体主要由离子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等易效性镉赋存,水稳性复合体中主要由有机态和残渣态等难效性镉赋存。褐煤、硝化、腐植酸处理显著降低污染土复合体中离子交换态、碳酸盐态、铁锰氧化物态镉质量分数,显著提高水稳性G1�
- 赵珂杨秋云化党领王代长赵颖刘芳张亚丽刘世亮
- 关键词:有机改良剂石灰性土壤镉污染
- 县域-市域耕地地力评价结果尺度转换方法及应用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针对当前县际耕地地力评价结果不能直接对比汇总、市域评价不能有效利用县级评价成果的难题,以河南省漯河市为例,对县域-市域耕地地力评价结果的尺度转换方法进行研究。在县域耕地地力评价结果与市域耕地地力评价结果一致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概念性产量和标准样地县的县域-市域耕地地力评价结果尺度转换方法;实证研究表明现有漯河市各县(区)与市域耕地地力评价结果吻合情况存在差异,其中舞阳县一致性最好;以舞阳县为标准样地县,构建标准样地县耕地地力等级与概念性产量关系表,以此为标准,调整其它县(区)耕地地力等级,生成市域耕地地力评价结果;通过各县(区)粮食概念性产量与调整后耕地地力等级的变差分析验证调整结果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各县(区)概念性产量与调整后的地力等级均呈现显著的一致性,表明调整生成的市域评价结果符合实际,提出的尺度转换方法合理可行。
- 张亚丽周扬翟晓艺郭世界蔚霖黄珺嫦程道全
- 关键词:耕地地力评价标准样地